
先刚:苏格拉底的“无知”与明智
一苏格拉底的“无知”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议题。在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以下简称《申辩》)中,苏格拉底以一种明确的口吻宣称,他之所以被德尔菲的神钦点为“最智慧的人”,是因为他——相比那些自诩掌握了智慧,实则并不具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不是智慧的”
2023-05-31 00:15

沈从文:随波逐流容易见好,独立逆风需要魄力
沉默//沈从文读完一堆从各处寄来的新刊物后,仿佛看完了一场连台大戏,留下种热闹和寂寞混和的感觉。为一个无固定含义的名词争论的文章,占去刊物篇幅不少,留给我的印象却不深。我沉默了两年。这沉默显得近于有点自弃,有点衰老。是的。古人说,“玩物丧志”,两年来我似乎
2023-05-31 00:15

阿兰·德波顿:我们最容易爱上的,往往是这类人
1/30“我们最容易爱上的人是那些除了从他们脸上看到的、言谈中听来的之外再很少吐露自己的人” 2/30“就成熟的爱情而言,人们不会在第一眼就跌入爱河只有当弄清水的深浅,才会跳入其中。这是一个在互相理解和肯定的基础之上的决定而非想象中的共鸣与吸引。对成熟的爱
2023-05-30 23:52

经典小说|老婆的使用说明书
参照国药标准说明书解释:【品 名】 媳妇【通用名】老婆【化学名称】 已婚女性【成分】水、蛋白质、脂肪、核糖核酸、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矿物质,气味幽香。【理化性质】 酸性;易溶于蜜语、甜言【性状】本品为凹凸状,表面光洁,涂有各种化妆品;对钻石、铂金有磁性;遇名车
2023-05-30 23:52

当我要去养老院的时候
这是微信里看到的一篇文字,也是在网上引起众多反响的文字,我拜读了,确实挺好!作者大体是一位退休作家,即将去养老院时发出的感慨,无论我们会如何养老,这文章里观点都值得我们看看,也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当我要上养老院的时候》作者:紫金山人当我要上养老院的时候,我
2023-05-30 23:52

梁实秋: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封面图、头图|清凉地儿-了琹 ©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33年前的今天,梁实秋病逝。33年后,我们仍然记得他说过的那句话:“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许多人,或逐名追利,或求生存,忙碌在霓虹灯下,拖着疲躯,面无表情地穿梭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图片|
2023-05-30 23:52

基辛格: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
本文节选自[美]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中信出版社中国多次警告美军越过“三八线”会产生严重后果,但美国充耳不闻。令人不解的是,艾奇逊认为中国的警告不是通过官方渠道发出的,因此可以置之不理。也许他自以为能够镇住毛泽东。迄今为止,各方发表的许多文件中没有一
2023-05-30 23:52

鲁迅散文名篇:希望
鲁迅 (作家)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这以前,我的心也
2023-05-30 23:52

关汉卿: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作者论古说今在中国,窦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好像谁受点委屈,都能搬出“窦娥”来比比惨。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窦娥”之所以能“惨”得这么深入人心,是因为她背后有个憋着一肚子故事的老编剧——关汉卿。关汉卿,《窦娥冤》的作者,元杂剧奠基人,
2023-05-30 23:52

玛格丽特:只写一部《飘》就奠定她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00年出生于美国南部的新生代城市亚特兰大,她一生都生活在这里。三四岁时,她就喜欢听大人讲亚特兰大的历史故事,还有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故事。亚特兰大所在的佐治亚州是南北战争中南军据守的最后防线,她的外祖母时常坐在房前的门廊上,给坐在自己膝
2023-05-30 23:52

所有西方法律只不过是卡夫卡的注脚
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审判」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法及其混乱与矛盾。主人公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遭遇的折磨。读罢寓言,你想要的可能不是一场思辨,而是一个简明的答案,因为寓言的含义是混沌的,逻辑上也不甚明晰。但在法的门前这个
2023-05-30 23:52

史上最经典的82首短篇古诗,首首经典,美到极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一边劳动一边高歌,创作出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时间的浸润下,诗歌一再发展,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唐宋时就已达到顶峰。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82首经典的短篇诗词,虽然每首都不超过40个字,却首首经典,美到极
2023-05-30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