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中国好家风: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的的教育之道
中国好家风: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的的教育之道
纵观历史,为官也好,经商也罢,“富不过三代,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和富裕人家难以打破的魔咒。在中国历史上,范仲淹家族800年兴旺不衰,堪称道德传家的典范,有《家训百字铭》流传于世;王阳明是历史上少数几个完成了立身、立功、立德、立言的圣人,王阳明96
2023-05-31 00:15
幽默笑话:烫死活该
幽默笑话:烫死活该
1、一个健身教练拿了张名片给我,我一字不差地念了出来:“张东亚,健康终结者~”他幽幽地说:“先生,我叫张东~”2、表姐家的小女儿5岁问:“妈妈,你有姥姥么?你姥姥哪去了?我怎么没见过?”老人家已经去世了,表姐不想说死了,想了下说:“去西天了。”小女儿大惊:
2023-05-31 00:15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
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人生的闪光点,无一不是在困境中锤炼而成。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说:越是磨难处,越是修心时。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在稻盛和夫看来,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人生的闪光点,无一不是在
2023-05-31 00:15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这些深情的古诗词,你最爱哪一首?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这些深情的古诗词,你最爱哪一首?
01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年岁大了,记忆力也减退了,过往的许多事都不记得了,但你我之间那些相处的场景却始终历历在目,不曾忘却。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友人皇甫朗之。所谓“相思”并不单单用于爱情,亲情也好,友情也好,不忘记便已是岁月最大的
2023-05-31 00:15
信息过载是个天大的问题
信息过载是个天大的问题
作者蔡冲信息过载是个大问题,天大的问题。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这个问题,会对你的生活状态、工作重心、注意焦点、机器运转以及内心世界等,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个体的人生路径……而其中的伤害,都是以极隐蔽方式发出的。温水煮青蛙,润物细无声。 这个问题,在人类
2023-05-31 00:15
梁文道:人是烹饪的动物
梁文道:人是烹饪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政治的动物」,所以每一本政治学教科书都会引用这句话,以示先贤的远见。然后社会学家有意见了,他们说古希腊文里的「Polis」不只是政治那么简单,更有社群的意思,所以这句名言的准确翻译该是「人乃社会的动物」。「且慢」,都市学家说,「P
2023-05-31 00:15
梁实秋:流行的谬论
梁实秋:流行的谬论
梁实秋有许多俚语俗谚,都是多少年下来的经验与智慧累积锻炼而成。简单的一句话,好像含着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在言谈之间,常被摭引,有时候比古圣先贤的嘉言遗训还更亲切动人。由于时代变迁,曩昔的金言有些未必可以奉为圭臬,有些即使仍在流行,事实上也已近于谬论。如要举
2023-05-31 00:15
知乎高赞:12条简洁有效的人生建议
知乎高赞:12条简洁有效的人生建议
1改变自己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2杀掉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凡事先做三分钟再说。3赚钱是保护自己和身边人最高效的手段。4经济独立是思想独立和行为独立的基础,脱贫比脱单更重要。5世界是由早睡早起的人推动的,清晨的粥比深夜的酒好喝。6坚持阅读并学会独立
2023-05-31 00:15
叔本华:如何提升生活的境界和乐趣
叔本华:如何提升生活的境界和乐趣
大家都能看出,行为越是高尚,所能收获的乐趣就越饱满。乐趣总是涉及个人力量的使用,幸福就存在于一连串的乐趣的重复中。比起另外两种基本的生理的乐趣来说,感觉的能力带来的乐趣占据了更高的位置——同样是存在于世,人类的感觉能力远远大于动物,使得人有别于其他动物,存
2023-05-31 00:15
美国总统杰斐逊写给女儿的信:凭借信念和创造力克服一切困难
美国总统杰斐逊写给女儿的信:凭借信念和创造力克服一切困难
托马斯·杰斐逊写给玛莎·“佩茜”·杰斐逊我们一生的命运全取决于是否充分利用了青少年时光托马斯·杰斐逊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亲爱的佩茜:真高兴一到法国就收到你的来信,了解到你的健康状况以及你在忙些什么。我几乎一直在路上,因此未能及时回复。 安排这次旅行是希望本地富
2023-05-31 00:15
孟郊:人世间的苦难,我要吟着诗歌来细品
孟郊:人世间的苦难,我要吟着诗歌来细品
《落霞与孤鹜图》丨明·唐寅以下文章来源于诗词天地鉴赏会 ,作者张建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大文学家元好问称他为“诗囚”。他和骑驴反复念叨“推敲”碰瓷韩愈而出名的和尚贾岛一起代表着苦吟派诗人。苏轼用“郊寒岛瘦”来评价他和贾岛的诗歌风格。他写了一
2023-05-31 00:15
梁实秋:旅行是一种逃避
梁实秋:旅行是一种逃避
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的时候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乡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之后,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寝。至于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以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
2023-05-31 00:15
«899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