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一位北大学生的留学感受:美国的大学很应试!
一位北大学生的留学感受:美国的大学很应试!
也许受美国校园电影的影响,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大学充满free的感觉:开放式的课堂、各种社团活动、没有通宵学习的压力、各色社交party。也许真正去到美国融入校园生活才能体会到,美国大学生活也不是很轻松的。来,听听亲历者怎么说。在去美国读研究生院之前,我想
2023-05-30 23:35
钱钟书|陶渊明属于道家还是儒家
钱钟书|陶渊明属于道家还是儒家
一而今人论西方浪漫主义之爱好自然,只引道家为比拟,盖不知儒家自孔子、曾皙以还,皆以怡情于山水花柳为得道。亦未嗜胾而谬言知味矣。譬之陶公为自然诗人之宗,而未必得力于庄老。罗端良愿始发此意,《鄂州小集》卷三《陶令祠堂记》尝谓陶公“言论所表篇什所寄率书生之素业,
2023-05-30 23:35
北大教授吴小如:拜师之前我都读完了他们写的书
北大教授吴小如:拜师之前我都读完了他们写的书
吴小如(1922—2014),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我从小爱杂览。六七岁时,第一部寓目的旧小说是《施公案》,接着读金批《水浒》。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翻阅了“三国”、“西游”、“封神”、“说唐”、《七侠五义》(包括正续《小五义》)……然后开始读近、现代武侠
2023-05-30 23:35
王阳明:五种不明智,有作为的人抛弃,无作为的人当宝
王阳明:五种不明智,有作为的人抛弃,无作为的人当宝
一、太在意得失王阳明曾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要减少自己的欲望,不要太在意得失。在这个世界上,功名利禄是身外之物,生不
2023-05-30 23:35
卓越人士身上的11个特质,第一条就让人受益终生!
卓越人士身上的11个特质,第一条就让人受益终生!
著名演讲家拿破仑希尔研究了全球500多位富豪,发现这些各个行业的大佬都有一些非凡的特质,主要包括11种,看下你有没有:1、对自己以及所从事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清醒的自我认识是成为自己的基础。坚定的信念犹如灯塔,穿越惊
2023-05-30 23:35
增强读书力的十个技法,学会读书比埋头苦读更重要
增强读书力的十个技法,学会读书比埋头苦读更重要
叔本华如是说:“光是不停地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读书的精髓在于为己所用,怎么读才是重要的。读会书和会读书是两个概念,掌握一定的读书技法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代先圣孔子早就告诉人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2023-05-30 23:35
《刺猬的优雅》:阅读,抵达灵魂高贵的最美通道
《刺猬的优雅》:阅读,抵达灵魂高贵的最美通道
作者介绍妙莉叶·芭贝里1969年,芭贝里生于摩洛哥,曾在诺曼底教哲学。她的第一部小说《终极美味》获得2000年最佳美食文学奖以及2001年酒神巴库斯奖。《刺猬的优雅》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小说热销的同时也获得评论界的赞誉。在法国,2年半的时间里,这册小说卖掉了
2023-05-30 23:35
日常生活中的8种批判性思维
日常生活中的8种批判性思维
善用归纳法人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归纳推理,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断地遇到不熟悉的情境,这时就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断。比如,你想为孩子选择一家托儿所,三个朋友分别向你推荐了同一家,他们的孩子都在这家托儿所上学,感觉很不错,那么就可以推断自己的孩子可能也
2023-05-30 23:35
三个姐妹,三位作家,三名诗人,隐于书后的勃朗特家族
三个姐妹,三位作家,三名诗人,隐于书后的勃朗特家族
1847年是英国文学史中举足轻重的一年。这一年,《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妮丝·格雷》相继在世人前亮相。单论任何一部作品,都足以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得一席,而这样的著作一次性就出版了三部,堪称奇迹。用“一夜成名”来形容《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妮
2023-05-30 23:35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维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摘录1.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溅。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2.物质对于创作力的重要性:归根结底,不是物质本身在起作用,而是物质能给予的一定程度的“心智自由”。3.“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4
2023-05-30 23:35
关于读书的10本好书(非常值得收藏)
关于读书的10本好书(非常值得收藏)
我们通过书籍得到包罗万象的知识,却未必了解关于书本身的知识。书籍将历史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却常将自己的历史隐藏其中。书是怎么来的,如何发展的,我们应该怎样去选书、读书?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关于读书的10种好书,关于读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关于读书的喜怒哀
2023-05-30 23:35
整本书阅读如何操作?美国教师的这份作业设计值得借鉴
整本书阅读如何操作?美国教师的这份作业设计值得借鉴
1.整本书阅读课题为了让孩子们多读书,新课标规定了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可是,教师如何指导,才能把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确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国外在这方面已作一定程度的研究。比如美国一位加州教师设计的小说《蝇王》阅读作业,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参考。2.小说《蝇王
2023-05-30 23:35
«737738739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