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健三郎:面对巨大灾害,文学何为?
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了对抗即将到来的新威胁,需要告诉人们如何从巨大的悲惨中恢复过来以及如何重建遭到破坏的文化,这种教育当然是必要的。 即便作为正确进行这种教育的教科书,文学也是人们行之有效的经营活动。我还要说起我的另一个记忆,那
2023-05-31 11:20

熊培云:这个时代需要温和而坚定、悲悯而宽恕的力量
当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这两点对你将来都有用。个人如何改变社会?这话听起来有些雄心壮志,因为它暗中断定“个人可以而且能够改造社会”。通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个人势单力薄
2023-05-31 11:20

不会读书的人只活了一次,会读书的人,活过一千次人生
每当我们和朋友碰面,总会打招呼问:“最近在追什么剧?”、“新发现了哪家餐馆?”,或者:“去了哪里旅游?”很少有人会问:“最近在读什么书?”而这句话,却是美国作家威尔·施瓦尔贝最爱提出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但能帮助彼此找到共同话题,拉近距离,更能
2023-05-31 11:20

双语励志视频:唯有投资自己,才能成功
视频加载中...《有一种努力叫投资自己》双语稿See whatever you are doing, however you spend your time that tells who you are.无论你现在正做什么事情,怎么使用你的时间决定了你是怎
2023-05-31 11:20

你喝你的鸡汤,我熬我的砒霜——一代诗圣杜甫的其人其诗
作者:少年怒马(ID:numa0827),撩拨历史、借古喻今,一个穿越过来的迷途小书童。01、 751年的冬天,杜甫心情很丧。 来长安四五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他的公众号“老子很美”更新不断,但阅读量还是没几个,昔日的好友们也各奔东西了。 高适因为有超级大
2023-05-31 11:20

俞平伯:人到中年,不过如此
什么是中年?不容易说得清楚,只说我暂时见到的罢。 当遥指青山是我们的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或者不很轻微更是人情。)可是走得近了,空翠渐减,终于到了某一点,不见遥青,只见平淡无奇的道路树石,憧憬既已消释了,我们遂坦然长往。所谓某一点原是很难确定的,假如
2023-05-31 11:20

台湾诗人杨牧去世:让风朗诵,那最后的诗篇享年80岁
3月13日午后,在台北国泰医院,著名诗人及散文作家杨牧走完了自己80岁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 杨牧,1940年生,本名王靖献,台湾花莲县人。中学时代起使用“叶珊”作为笔名,在现代诗、蓝星、创世纪等诗刊发表作品,1972年后改用“杨牧”作为新笔名,标志着创作风
2023-05-31 11:20

演员陈冲:急着把半生不熟的想法发到网上,我们还需要更多偏见吗
3月18日,演员陈冲在微博撰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讲述了近期新冠病毒疫情发展以来,她和家人在美国的生活和心态上的变化。温柔又有力的文字,传递着一种岁月沉淀下的从容。《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陈冲 上星期三我丈夫从旧金山飞去凤凰城打高尔夫球,那是
2023-05-31 11:20

读书是暗功夫,汪曾祺先生的书单。
01、传统文化类 汪先生书画兼擅,古典诗文随手拈来,语言雅致精确,有“最后一位士大夫”之美誉。这源于幼年的积淀。他说自己是在“温柔敦厚的诗教里长大”(《认识到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十一二岁时跟祖父读《论语》、背唐诗;跟韦子廉先生学桐城派古文,对他所
2023-05-31 11:20

不懂管理就自己累到死!带团队2思想、5准则、9目标、10方法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性化管理。美国罗森布鲁斯旅游公司甚至将“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确定为企业宗旨,短短十余年时间便
2023-05-31 11:20

普通人追求安全感,高手拥抱不确定
人生的本质是不确定性。 从头到尾,它都充满了无常。 不论是全球性突发的大事件,如东南亚海啸、911恐怖袭击、金融风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还是每个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的事情,都是无常。 但同时,人的本性却是追求“确定性”,只有“确定”才能让我们感到
2023-05-31 11:20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取决于底层能力
有句话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对于部分人来说,一场疫情,会吃光家底。 直到危机来临,很多人恍然惊觉:足够的存款是支撑生活的底气。 一场疫情,其实也是一个分水岭。会产生极度的危机意识,从而开始积极“自救”和改变。 什么是底层能力?
2023-05-3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