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游最深情的6句诗,全是写给唐婉的,最后一句让人泪奔
陆游一生的遗憾,可能和唐婉有关。唐婉是陆游的表妹,两人情投意合,十分恩爱。可是陆游的母亲却看不惯儿子因为沉溺于儿女之情,而荒废了学业。在陆母的干涉下,陆游与唐婉被迫分离,起初,陆游把唐婉安置在别处,可最后,还是被母亲发现了。两个有情人最终还是劳燕分飞。唐婉
2023-05-31 10:51

金庸小说里,最哲理的25句话,读完后一声叹息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金庸先生曾给自己14部中、长篇小说写过的一副对联。如果有什么词句能够写尽他的一生,这14个字是最好的解释了。在金庸小说中,不乏金庸先生对人性的洞察,对人生的感悟,下面这25句颇具哲理的话,哪一句打动你?1、那都是很好
2023-05-31 10:51

王维:青年看远,中年看开,老年看淡
盛唐时期,有一位才情足以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提并论的大诗人,他就是诗佛王维。他不似李白放达,不似杜甫沉郁,更不似陶渊明超脱,却以一种圆融的人生态度,半官半隐地生活在风起云涌的大唐,在朝不保夕的官场中,一路从小吏修炼成诗佛。观其一生,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青年
2023-05-31 10:51

为什么说缺少深度阅读,读再多书,也没有用?
阅读的重要性近五、六年来不断提升,几乎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潮涌。尤其自“新课标”推出,无论是家长还是一线老师,都能感觉到课外阅读必须得重视了!一个有阅读习惯、涉猎广泛的孩子,和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接下来的差别可能不止体现在“人文素养”上,还会直接体现在分
2023-05-31 10:51

葛兆光:我非常担心有些人奇怪的“中国文化优越感”
葛兆光: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禅
2023-05-31 10:51

不曾索取,只盼你万事顺利
被人惦记是种什么感觉呢?是在病痛缠身时,有人守候在一旁,轻声安慰你;是你出门之前有人会细细叮嘱你,今天有雨,记得带伞;是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打来一通电话,问你近来可好?秋凉了,记得添衣。被人惦记,是一种福气。如果你惦记的人同样也在惦记你,那就是莫大的幸
2023-05-31 10:51

茶与酒,中国人的两种性格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说到饮品,必然以茶与酒为代表,见于寻常百姓家,又凝结着中国的文化,折射出中国人的两种性格。“茶类隐,酒类侠”,茶使人清醒,酒让人迷醉。然而,饮酒与饮茶,喝的都是一种心境。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1喝酒,总是在
2023-05-31 10:51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好文)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被人看在眼里,所体现的正是我们的修养,是我们灵魂的模样。有修养的人,不以地位、金钱、容貌来衡量,他是一个真我的人,一个自律的人,一个宁静的人,一个挑战自己的人,一个自省的人;是一个具有宽容
2023-05-31 10:51

所谓优秀,就是再多努力一点
作者:彦辉,教育硕士。一个喜欢读书,写文的北方女子。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简单,纯粹。本文首发百草园书店优秀,从来都不是上天慷慨的赠予,也不是某些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它从未偏袒过任何苦心孤诣想得到它的人,也从未没有原则地降临到某个想走捷径的人的身上。 孟子两千
2023-05-31 10:51

漫画打油诗:生动有趣,逗人一笑,又充满哲理
打油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这些打油诗不求对仗平仄,但求出语俚俗,小巧有趣,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当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又蕴含人生哲理的打油诗,配上别具一格的漫画,读来更有乐趣!最近,大曾老师的漫画和打油诗又更新了!生动又有趣,充满哲理,绝对值得一
2023-05-31 10:51

当人老了,千万别低头,很有道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年轻人喜欢挑战、刺激、冒险,人老了则更愿意过平静、安稳、有规律的生活。但是无论是哪种活法,我们都要记住一点,永远别低头,一直昂首挺胸地走下去! 01 不向疾病低头人生病很正常,不要因为生病了就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忘记了生活的美好。忘记疾
2023-05-31 10:51

为什么很多名著大多人都看不下去,却仍被称为名著?
这几年有一个现象,知识付费大行其道,网络小说改编热火朝天,但名著却越来越少人问津了。甚至还有一些新的声音出来批判名著三观不正。我们从小被教育读名著,但是为什么要读名著呢?以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思考——本文来自豆瓣用户@百里初灵因篇幅缘故,本文有删减0
2023-05-31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