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勋: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
文/蒋勋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一首诗?在现实生活这么多的压力下,文学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文学不是现实,文学是照进单调贫乏的现实生活的一束阳光,一种向往。台湾的歌谣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一种奇怪的流浪感。你可以在《港都夜雨》里感受那种漂泊不定、前途未卜的命运
2023-05-31 11:20

高晓松写在五十岁:半生倏忽而过
五十岁之际,先要和诸位“汇报”两件喜事:一是我们的南京晓书馆开幕了。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建造一座图书馆,如今这个愿望不仅实现了,还做了不止一家。晓书馆未来还会开到其他几座城市去。二是今天收到了一封来自我很喜欢、也很尊敬的学校的校长来信,要授予我荣誉博士的学位。
2023-05-31 11:20

怎样判别是非,远离谬误的七种方法
生活中读一点逻辑学挺好的。严肃的逻辑学著作,我们一般人没必要看,因为逻辑学跟数学一样,是种可以完全摆脱现实世界而存在的学问,所以逻辑学家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外行人看也看不懂。不过,建议大家都去读一点通俗的逻辑学著作,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世界上的是非黑白,避
2023-05-31 11:20

最聪明的为人之道:与人为善,点到为止
古人说,响鼓不在重锤敲。有时他人犯错,与其怒发冲冠,不如点到为止。1点到为止,就是留有余地《菜根谭》中言:“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意思是说:指责别人的过错时不要太刻薄,要考虑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但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揪着别人的错误不放,来宣泄自己的情
2023-05-31 11:20

林清玄:你可以等一下吗?
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喇嘛的传说。在一次围战中,当一个士兵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喇嘛时,喇嘛对那个士兵说:“你可以等一下吗?” “早晚都是死,为什么要等?”那个兵说。 他的话还未说完,喇嘛已腾空而起,飞上数丈,霎时又坠落下来,落地时竟是盘腿而坐,原来他已经进入
2023-05-31 11:20

人为什么离婚,回答的简直太透彻!
婚姻的本质是一场合作,只要是合作,就存在资源匹配的问题。你飞的太快了,你就会把对方甩掉;你飞的太慢了,你就会被对方甩掉。为什么农村的婚姻如此的稳固?因为夫妻俩都进步不明显,基本一辈子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越是企业家越是明星,越容易离婚,不是因为他们变心了,而
2023-05-31 11:20

当自己无路可走,信任你的感觉和直觉!
现在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的人,与自己、内在、精神都是疏离的。我们企图抓住外在世界的一切,来填补内心的空虚。看看你的周围: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和你一样,都在不断的挣扎着,寻找着一个微小而短暂的快乐来支撑下去——即使你明明知道这些快乐是那么的转瞬即逝,可除此之
2023-05-31 11:20

一则经典微小说:《我的父亲母亲》
我上大二时,父亲突然住院了,得的是肝癌,发现时已是晚期,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都傻了,第二天我就从武汉坐火车回了北京。这一次,母亲破天荒地去了医院,不再读书写作,而是陪在父亲的病床前。 看到母亲时,我有些恨她,虽然她比父亲的知识多,虽然许多生活的道理都是母亲告
2023-05-31 11:20

弗洛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病得很严重
文:弗洛姆图: Joseph Lorusso我们精神健全吗?01生活在20世纪西方世界的人精神十分健全。这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观念了。虽然事实上我们之中很多人患了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但是,这并没有使我们怀疑我们精神健康的整体标准。我们深信,通过引入一些更好的
2023-05-31 11:20

典故九则,妙趣横生,读懂人生!
《凿井得一人》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需要到河边打水。因此,家里必须有个人经常出去挑水。家里打了一口井以后,他告诉别人说:“家里打了一口井,就等于多了一个人啊。”有人听说了就传开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宋国人都在传
2023-05-31 11:20

鲍鹏山老师说《论语》的三个体系:文明,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
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两千年以前的东西了。这么问的,实际他已经预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读《论语》有用吗?考试有用吗?找工作有用吗?对比一个信仰基督教的人,他为什么不会问为什么要读《圣经》这样的问题?首先,他读《圣经》不会想到有用的问题。其次,他即
2023-05-31 11:20

狗狗为求主人不杀, 寒风中下跪一小时!
狗狗为求主人不杀, 寒风中下跪一小时!重庆晚报1月4日有一篇关于狗的报导,被很多地方转.载了,看了内心很有感触。报导说,1月3日凌晨,在重庆文化宫后门租赁房前,面对一门心思要把自己杀了下酒的主人,一只土狗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了眼泪汪汪向主人下跪乞命。跪了
2023-05-3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