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安娜·卡列尼娜》为何成为经典名著?我终于明白了
《安娜·卡列尼娜》为何成为经典名著?我终于明白了
整理作者芊里尧羽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他描绘了俄罗斯民众广阔的生活场景,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
2023-05-31 00:15
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儿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树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时时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
2023-05-31 00:15
改变一个人,有时候一句话就够了
改变一个人,有时候一句话就够了
作者明心君1说话容易,会说很难。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口无遮拦,容易伤人又伤己。古人有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温和地与人沟通,常给人一种比穿上布帛还温暖的感觉;但如果恶语伤人,那可比长矛利戟刺人的伤害还要严重。不知分寸的指责会打击一
2023-05-31 00:15
老舍:一辈子很短,要么有趣,要么老去
老舍:一辈子很短,要么有趣,要么老去
01一辈子很短,要么有趣,要么老去。—— 老舍《把日子过得有趣》02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多一分经验便少一分幻想,以实际的愉快平衡现实的痛苦。—— 老舍《离婚》03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怜。—— 老舍《骆驼祥子》04人是活的,要见机而作,不能先给自己画好了白线,顺着
2023-05-31 00:15
《西游记》故事的前世今生
《西游记》故事的前世今生
在中国,这古老的国家里,有一则古老的故事,经过老祖父在豆棚瓜架下、说书人在瓦舍街市中,一年一年、一段一段地讲述之后,竟讲出了一册旷世奇书来。这本奇书,写的不是纷扰龌龊的人事,也不是缠绵悱恻的爱情,那里头只有四个奇奇怪怪的和尚和一连串奇奇怪怪的事物。这本书就
2023-05-31 00:15
刘瑜:道理的意义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回应现实中的真问题
刘瑜:道理的意义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回应现实中的真问题
贵族范儿文/刘瑜时不时和朋友讨论,为什么很多颇有学识的人,甚至有欧美留学经历的人,那么敌视自由民主制呢?不少朋友断言:利益呗,哪有什么真诚的观念,不过是逐利而动而已。  我倒不这么看。我向来不愿假定与我观念不同的人道德水准在我之下,总觉得这个解释过于轻松—
2023-05-31 00:15
还有比阅读更好的事,那就是重读
还有比阅读更好的事,那就是重读
作者遆存磊 博尔赫斯曾说最令其快乐的是阅读,而“还有比阅读更好的事,那就是重读,深入到作品中去,丰富它,因为你已经读过它。我要劝大家少读些新书但要更多地重读”。老书安然躺在书架上,而无数的新书在妖娆地招着手,未免使人目眩神迷,一时又趋新起来。在这行行复行行
2023-05-31 00:15
最大的逃避,是你从不让自己停下来
最大的逃避,是你从不让自己停下来
佛陀说有三种怠惰第一种怠惰是我们都知道的——不想去做任何事情,我们宁愿多待在床上半个小时,而不愿起床禅修。第二种怠惰是找到一些借口,好让自己不去行动,诸如:“我无法做这个。其他人能,但是我做不到,因为我太愚痴了。”“我一直是个愤怒的人”,“我这辈子老是一事
2023-05-31 00:15
观点 |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观点 |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一、“文明的冲突”论与“新帝国”理论1993年夏季号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我于1994年撰写了《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刊于《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批评了以亨廷顿为代表美
2023-05-31 00:15
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提升幸福感的小事?
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提升幸福感的小事?
01 每天闹钟响就立刻起床。反复赖床并不会让你更有精神,干脆利落地起床吧。 02 收拾卧室。回家看到整齐的床铺心情也会舒畅。 03 起床后喝一杯水。补充水分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精神许多。 04 吃早餐。早餐是一日之魂,一定要吃。 05 在阳光好的时候晒晒被子。
2023-05-31 00:15
俄国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最动人的 10 首诗
俄国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最动人的 10 首诗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白银时代”诗歌代表有“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之美誉早期诗作具有“室内抒情”的特点致力于传达内心与周围世界的秘密接触和碰撞诗歌语言细腻、简洁、准确、优美后期作品更加开阔和立体化在对个人命运的书写中充满了时代感和历史感体现
2023-05-31 00:15
清华大学教授: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博士吗?
清华大学教授: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博士吗?
图片来源:张建伟(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与人欢饮。入席时初次谋面的人照例被隆重介绍。介绍到我时,说:“这是政法大学的博士。”对面立即有人热情响应,端起酒杯,做敬羡不已状。 听到“博士”两个字,忽然感到一丝气馁,觉得这两个字颇为羞辱。 在中国,博士早已车载斗量
2023-05-31 00:15
«899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