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清华教授格非说《金瓶梅》:西门庆的“经济型”人格
清华教授格非说《金瓶梅》:西门庆的“经济型”人格
历来评论《金瓶梅》者,论及西门庆形象,大多以“淫主”、“奸恶”目之。以传统道德立场而论,这本身并不错,但却不能充分解释西门庆这个人物身上复杂的人格构成,也无力解释这种人格的出现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政治、法律、价值观以及社会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水浒传(201
2023-05-31 09:56
​霍克海默丨内心生活的消失
​霍克海默丨内心生活的消失
与艺术相关的私人领域一直持续不断地受到威胁。社会倾向于取消艺术。自从加尔文派①把人在尘世的职业奉为神圣以来,与公认的见解相反的是,贫穷实际上已成为只要通过劳累就可被洗刷掉的一个污点。使每个人从奴隶制和农奴制中解放出来并使之回归自身的过程,同时也把人分成个人
2023-05-31 09:56
康德丨从婴儿到成年的自我认识能力
康德丨从婴儿到成年的自我认识能力
从婴儿到成年的自我认识能力康 德论对自己的意识人能够在其表象中具有自我,这把他无限地提升到其他一切生活在地球上的存在者之上。由此,他是一个人格,并且凭借在其可能遇到的所有变化时的意识统一性而是同个人格,也就是说,是一个由于等级和尊严而与人们能够随意处置和支
2023-05-31 09:56
西方文明的基因,全都藏在这幅画里
西方文明的基因,全都藏在这幅画里
拉斐尔在26岁那年,朱力阿斯二世邀请他为梵谛冈宫的签字大厅画壁画。拉斐尔与教皇、学者们交换意见许久以后,决定依据诗人德拉·欣雅杜尔的诗来配画,以歌颂神学、哲学、诗歌、法学为内容:神学的“圣礼的辩论”、哲学的“雅典学院”、诗歌的“帕拿巴斯山”、法学的“三德”
2023-05-31 09:56
吴敬琏:国家养那些只会“整词儿”的专家有什么用?
吴敬琏:国家养那些只会“整词儿”的专家有什么用?
国家养那些只会“整词儿”的专家有什么用?文 / 吴敬琏 来源:时代观察周刊中国经济研究中的“整词儿”现象值得注意。什么框架、重构、供给侧、需求侧等等,过一段时间就出现一堆新词儿,但问题还在那摆着。为什么是这样?这与中国经济研究的肤浅密切相关。我注意到,中国
2023-05-31 09:56
英国诗人雪莱唯美抒情诗: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英国诗人雪莱唯美抒情诗: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走在大街小巷,不论男女老少,估计绝大部分人都知道这句名句——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则出自雪莱笔下。雪莱的文字影响着众多后辈诗人,其中不乏徐志摩等等我国大名鼎鼎的人物,当然也深深地影响着广大读者。在他短暂的30年的一生中,雪莱的人生熠熠生辉,是当
2023-05-31 09:56
发自内心的反感直播电商!有没有同感的?
发自内心的反感直播电商!有没有同感的?
,书呆子,崇尚理性刚看到中国经济网发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从今以后互联网,都来赚电商的钱》,我没有细看文章,所以不对文章的观点发表看法。我想谈谈电商这件事。完全是个人感受和看法。现在电商特别火,身边很多人都说是一大商业风口,也就是说,是个赚钱风口。尤
2023-05-31 09:56
王阳明:人所有的智慧,不过是找回自己的心
王阳明:人所有的智慧,不过是找回自己的心
回头看内心世事惊涛骇浪,心是定海神针今天,心为物役似乎已是常态,外界的物左右了我们内在的心,以至于人们普遍感觉,物与幸福的增长不成比例。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心脆弱,而是我们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将其迷失了。王阳明的心学正是让我们看到了,心本来具有的不可动摇的力
2023-05-31 09:56
世界经典短诗18首,最短的只有一个字
世界经典短诗18首,最短的只有一个字
《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与我之间》希梅内斯你与我之间,爱情竟如此淡薄、冷静而又纯洁,像透明的空气,像清澈的流水,在那天上月和水中
2023-05-31 09:56
胡适: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胡适: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胡适,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胡适论学近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各位朋友,同乡朋友:今天我看见这么多朋友来听我说话,觉得非常感动。无论什么人,见到这么多人的欢迎,都一定会非常感动的。我应该向诸位抱歉,我本来应该早一
2023-05-31 09:56
王朔评白岩松:骨子里的做作
王朔评白岩松:骨子里的做作
作者:王朔一天早晨,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换了几个台,大约是湖南卫视,看到白岩松在接受访问,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暖昧,仍能直观到他的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
2023-05-31 09:56
杨振宁经典演讲:《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杨振宁经典演讲:《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本文原载《自然》杂志2005年第1期演讲 | 杨振宁我的题目是“《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下几十分钟要讨论许多观念:精简、比类、天人合一、联想、取象、汉语汉字之形成、归纳等(见图1)。这么多观念很短时间不能讲得清楚,主要讨论的集中于三点。第一,《易经》
2023-05-31 09:56
«979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