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写作者的姿态:从鲁迅到王小波
写作者的姿态:从鲁迅到王小波
作者孙郁:当代著名学者。一丸山升先生来到北京,和京城友人交谈时一再谈到鲁迅,认为东亚的知识分子是不该忘掉这位前驱的。这让我想起大江健三郎先生,他讲到自己的写作时,也提到了鲁迅式的姿态。而且他喜爱的中国作家莫言,在残酷与冷峻里,好似也印有鲁夫子的气息,远远地
2023-05-30 23:35
许子东:一个惩罚说真话的社会,需要付更大的代价
许子东:一个惩罚说真话的社会,需要付更大的代价
来源:理想国imaginist 作者:许子东《立论》:如果鼓励说假话,这个社会就会腐化现代散文基本上是四个潮流,第一个方向是战斗的、批判的杂文匕首,鲁迅是最好的代表,讽刺或者骂人,非常辛辣。这个风格在鲁迅的杂文里体现得最好,后人很少能学。鲁迅的文章确实经久
2023-05-30 23:35
养老院的残酷真相
养老院的残酷真相
文 | 难得君我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是养一个孩子。同学聚在一起闲聊,谈到将来如何养老的时候,大多数都说,不给孩子添麻烦,住养老院呗!很多人以为,养老院就是每天有人伺候吃饭穿衣,伺候洗澡,甚至还有护工陪聊天甚至按摩,然后和一群老人们吹牛打牌的好地方。其实这都是
2023-05-30 23:35
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与韦伯的对话
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与韦伯的对话
作者:郑震转自:学术人与实践者来源:《人文杂志》,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韦伯与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精神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问题的焦点就在于对贪婪和禁欲这一对概念的理解不同。韦伯的思路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的发展方向,然而他有关资本主义精神的
2023-05-30 23:35
贫穷的本质不是懒惰(深度好文)
贫穷的本质不是懒惰(深度好文)
勤奋、毅力和节约创造财富。——本杰明·富兰克林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印度裔美国学者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出生的埃斯特·迪弗洛、美国学者迈克尔·克雷默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所提出的实验性方案”。获奖结果公布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委员托斯滕·
2023-05-30 23:35
建筑师们,来涨知识了!| 15本建筑人必读书单
建筑师们,来涨知识了!| 15本建筑人必读书单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同为“读书人”读书人,比如王澍。这位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籍建筑师常说:“我首先是个文人,然后才是建筑师。”对于他来说,每个好设计背后,都有一个知识体系,每开始一个新的设计,他总会先问自己:这个建筑是为怎样的生活搭建舞台?能不能
2023-05-30 23:35
惊人的“二八定律”:人和人的差距是如何一步步拉开的
惊人的“二八定律”:人和人的差距是如何一步步拉开的
作者:饼子 来源:十点读书有一个很有名的谚语:世界上80%的财富被掌握在20%的人手中。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在他看来,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大约占其中的20%,而其余80%却是次要的。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是接受
2023-05-30 23:35
王小波:人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
王小波:人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
我现在已经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来比喻人的一生,现在正是中午。人在童年时从朦胧中醒来.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清晨的软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时分,他的精力最为充沛,但已隐隐感到疲惫;到了黄昏时节,就要总结一日的工作,准备沉入永恒的休息。按我这种说法,工作
2023-05-30 23:35
梁启超:一位下沉时代拒绝躺平的精神贵族
梁启超:一位下沉时代拒绝躺平的精神贵族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面向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青年会等多种机构、社团,以当时的新青年为主要对象,先后做了三十余场通识性讲座,如今这些讲演被编辑汇集到一本别致的小书《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讲演》,配了导读与评析,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隆重出版。一百年后的中国
2023-05-30 23:35
易中天:中国男人的“软骨病”
易中天:中国男人的“软骨病”
忠臣孝子一类的“正派人物”,差不多一样地“不好色”或“无性欲”,甚至“无爱情”。比如诸葛亮就没有什么爱情故事,关羽、张飞也没有,甚至连潇洒英俊的赵云也没有。赵云和周瑜一样,都是少年英俊将军。但赵云既然是真英雄,身边就不能有一个小乔。结果周瑜短命,赵云善终。
2023-05-30 23:35
哲学对认知领域的影响和作用
哲学对认知领域的影响和作用
哲学到底对认知科学研究有哪些帮助?通过描述哲学家在认知科学研究中扮演的某些角色,我们可以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些角色包括拓荒者、建筑监理、禅师、绘图员、档案管理员、拉拉队队长等。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预先依据哲学家使用的论证、概念分析以及历史视角等主要研究方
2023-05-30 23:35
认知的四个层次,读懂改变一生
认知的四个层次,读懂改变一生
认知的四个层次,你在哪一层以一个简单的标准,可以把人的认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第二层,知道自己不知道——对未知领域充满敬畏,看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并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第三层,知道自己知道——抓
2023-05-30 23:35
«79379479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