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75岁老人凭一己之力,拦下悬崖边700个想自杀的人
文章来源于东京新青年 ,作者石霖日本是个自杀率很高的国家。根据最近通过的2020版《自杀对策白皮书》,去年日本自杀总人数为20169人。其中,在15-39岁的年龄段,死亡原因最多的是自杀,超过了癌症等疾病和意外事故。这在国际上也是很严重的问题。日本厚生劳动
2023-05-30 23:47

余秋雨:我的仇人名单
二十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到南方一座城市去访问一位著名画家。这位画家比我年长十岁,并不长期居住在这座城市,却在这里有一间画室。那个夜晚他不作画,只是与我长谈,一直谈到深夜。临告别时,他说还要给我看一样东西。他从旅行包里取出一本很旧的画稿,快速翻到最后一页,出现
2023-05-30 23:47

冯唐:我理想的房子,有十个要素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要有十个要素。第一,房间面积要小。一卧,卧房不超过十平方米,乾隆帝的卧房也不过十来平米,平常人王气更弱,不僭越。一厨。如今的女性喜欢平等,做完饭不洗碗,所以要有洗碗机。要有烤箱,没女人做饭的时候可以烤鸡翅和羊肉。一起居室。一桌,吃饭、喝茶
2023-05-30 23:47

柴静:什么叫气质
01小时候,我想过一个问题“什么叫气质?”有个同学很严肃地回答我,听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有气质,我找了个磁带,听了半天,没听见什么叫气质。当时《读者》上有个台湾的“傻大姐信箱”,经常回答各种人生困惑,有一次有人也问“什么叫气质?”大姐回答得很抒情,“气质就是春
2023-05-30 23:47

林清玄:一生一会
我喜欢茶道里关于“一生一会”的说法。意思是说,我们每次与朋友对坐喝茶,都应该非常珍惜。因为一生里这样的喝茶可能只有这一回,一旦过了,就再也不可得了。 一生中只有这一次聚会,是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会沉入一种疼惜与深刻,不至于错失那最美好的因缘。 生命虽然无常,
2023-05-30 23:47

荀子:读书治学,修身成人
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劝学》开篇即提出明确的主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将学习设置为全篇甚至全书的第一个问题,这与荀子的人性观紧密相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通过学习来完善。学习,也就成为人成就自己、利用自然界、造福于人的根本方法。“学习,不可以
2023-05-30 23:47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世俗智慧
1,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2,诸葛亮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前途。3,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有老板敢用你。4,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一定直接影响你的应聘效果。5,马谡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
2023-05-30 23:47

成年人自我提升的十大习惯
作者:洞见muye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当别人都在一步步向成功迈进,而你却碌碌无为时,你该怎么办?”高赞回答只有一句话:“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彷徨、焦虑、沮丧,都不如行动起来做出改变。无论任何时候,当你不知从哪里出发时,不妨先从这10件事开
2023-05-30 23:47

为什么要将鲁迅搬出课本?“去鲁迅化”已10年多,到底在去什么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或许没有任何一个文人,能够对中国文学产生如此重大的转变,尤其深刻地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精神内核,就好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于鲁迅的见解
2023-05-30 23:47

叔本华:人们最常做的一件大蠢事
01一般来说,人们最常做的一件大蠢事就是过分地为生活未雨绸缪——无论这种绸缪准备是以何样的方式进行。为将来做详尽的计划首先必须以得享天年作保证,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可以活至高龄。就算一个人能够享有较长的寿命,但相比订下的计划而言,时间还是太过短暂了,因为实
2023-05-30 23:47

想别人理解你,先学会理解别人
想别人理解你,先学会理解别人胡适01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我的母校康耐儿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我们谈到英国文学大师阿克顿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完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
2023-05-30 23:47

人为什么会恐惧自由?
人为什么会恐惧自由?文丨吕峥来源 | 节选自《你不必向这个世界证明什么》《房间》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乔伊的女孩被变态男子诱骗,囚禁在一间十平方米的带密码锁的房子里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她遭到强奸,生下了儿子杰克。杰克长到五岁
2023-05-30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