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现代人为什么会空虚和迷茫?

Why Do Modern People Feel Empty And Confused?

2023-08-27 01:30
现代人为什么会空虚和迷茫?

作者陈林 22教原硕士

引言:为什么现代人会更迷茫?

古代时候,鉴于交通的不畅通,人活动的范围有限,通常来说,很多人一辈子或许都没有出过县城,甚至听过县城以外的事情,资讯的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的双重减持下变得异常困难。相比之下,18世纪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大大地拓宽了人在自然界中的足迹和领域。短短的300年以来,在理性和科学的帮助下,人类所获得的发展超过了十几万年的总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今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甚至网上预言2025年将全面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网络技术和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加持下,人们不仅能在时间上实现快速精准地获得成千上万的资讯,还能实现在空间上七大洲四大洋的畅通无阻。

然而,当时空的壁垒被打破,理性成为必要的工具,随之而来的便是迷茫,因为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拥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以职业的选择这一条,古代仅仅是三百六十行,现在怕是三千六百行都远远不止了。面对如此多种多样的选择,人们无法确认哪个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现代人内心陷入了孤独,迷茫和空虚。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人工智能发展如此之快的时代,这种过度理性化的生活,把价值理性连根拔起的生活真的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吗?本书中马克斯·韦伯对此进行了反思。

一、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社会理性的反思

马克斯·韦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我非常喜欢他的理论,原因在我看来韦伯是一位广泛介入公共生活,面向社会和现实的学者,而不是一个常驻在象牙塔中远离大众的学究。对于现代社会科学快速的发展,韦伯洞察到了其中的奥秘:过渡的理性化。

(一)科学理性做不到什么?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以来,在科学与理性的帮助下,人类进行了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地理大发现等等,韦伯发现这些大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动力:理性主义。

当时的人们都会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过去的不幸都是由于无知和蒙昧造成的,如果用理性去除掉这些蒙昧与无知,走向真理,人们会越来越幸福。但是,马克斯·韦伯认为其中有一些问题,甚至是极其重要的问题,科学也无能为力。

韦伯举了一个例子:假如现在在你的面前有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只要把她送到医院,就可以通过医院的医学技术来拯救他的生命,我们要不要去抢救这个病人?大部分人的回答估计一定会选择救这个病人。但假如这个病人只能维持生命,根本无法好转,而且还会耗费大量的金钱,拖累他的家庭,你认为又该做怎样的选择?假如你知道病人在这种状况下非常的痛苦,生不如死,但他是你的亲人,你又会做如何选择?对于这些问题,即使医院拥有高科技的设备,医生拥有丰富的医学技术,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韦伯认为,这是生命意义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边界。科学永远也无法回答: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的生命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科学也许能够给予我们最优的“方案”,但永远也无法教会我们一个最优的“选择”。这就是理性主义带给我们的麻烦。

(二)“世界的祛魅”

“世界的祛魅”,有人也会翻译成“除魅”,从字面意思上看,指的是世界被除去了神秘感、魅惑性,从而使得人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在前现代社会,人对自然的认识具有一种神秘感,相信万物都有灵。这种神秘感使得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可以与神灵沟通互动的联系。比方说,靠海的人出海打鱼前会祭奠一下妈祖;生活不顺便到寺庙祈福等等,虽然未必有用,但心求安稳。

当今时代,世界的祛魅意味着人类用理性的力量驱散了神秘的魅惑,人们开始不信宗教,用理性去除了那些装神弄鬼的事情,现代科学是理性化活动最典型的体现,依靠环环相扣的逻辑、冷静的观察和严谨清晰的论据得出的结论,这根本上抵制了一切神秘和超越的事情。直到尼采喊出“上帝死了”的时候,对宗教精神主导地位的挑战基本完成。当今世界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世界被祛魅,命运便是人类那些终极、最高贵的价值包括宗教信仰,逐渐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自然世界被客观化,不再拥有神灵,物理世界可以用冷冰冰的因果规律解释,人类精神世界似乎失去了方向,宗教不再是人类寄托生命意义的默认选择,这里要注意的是,世界的祛魅并不是指宗教消亡了,而是说它不再是共同默认的信仰了,失去了默认选择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世界的祛魅”,一方面,对于许多人来说,在精神上是格外荒凉的,信仰失去了以往神秘的根基,而理性主义的科学又不能为生命的意义提供根本的依据。另一方面,世界的祛魅又是现代性的真相,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性的新境况,我们必须直面这个事实。回望古代世界,来自古代的迷雾似乎被理性化的光芒驱散,人在这时会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科学理性能让人从古代的魅惑中苏醒,梦醒后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带来的后果就是韦伯所说:诸神的战争。

(这里要注意的是,韦伯所指的“世界的祛魅”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并不带有好坏价值的判断。)

(三)诸神的战争

世界的祛魅用科学理性驱散了自然世界的神秘感,人们开始用理性去认识世界,科学理性成为现代社会主导思想,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人们价值观的冲突。“诸神之争”是个很好的隐喻,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价值观的冲突如同古代的神灵之争,很大程度都不可调和。在价值领域中,是没有一把通用的尺子可以衡量的,于是无数个不确定的选择让我们进入一个价值多元的选择困境。社会层面上,价值多元化让公共生活中产生了许多激烈对立的议题,带来了价值观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比方说,美国政治对堕胎的合法化有着持续不断的争议,有人认为,堕胎等于谋杀生命,是不合法的。但有的人认为,怀孕女性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这是个人的基本权利问题。两种观点都有它存在的道德依据,这种价值冲突是很难用理性来进行化解的,终极态度彼此互不相容,价值观之间的斗争也不会有任何的结论。个人层面上,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人的困惑和迷茫。选择的多样性促使人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更为糟糕的是,我选择了,但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不对,这种长期存在自己内心的动摇和不确定感,是现代人最显著的精神特征之一,几乎成为一种“时代的病症”。科学理性打败了传统的价值规范,但没有树立起新的价值标准,造成了一种“价值真空”,这种迷茫空虚的不确定性,使现代人很容易产生焦虑,产生无意义感。

科学理性至上的现在社会思想下,上帝已死,人的精神该何处安放?人空虚迷茫后,又该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我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寻找到了答案。

二、存在主义哲学的解决之道

(一)尼采人精神三段变化的寓言

在人的生理上,我们有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等几个成长阶段。事实上,在精神上也分有几大成长阶段,尼采在其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把人一生中可能发生的精神变化归纳为三种,分别为:骆驼、狮子、孩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21页)。

尼采认为人生精神上的第一个阶段是骆驼阶段,如同现实对骆驼的印象当中,骆驼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条件服从权威和传统,当人处于这一个阶段的时候,他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外界的标准,包括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师长的严格要求、父母的命令、周围朋友的建议,被我这些外在的要求牢牢捆住,像是背负着沉重行囊的骆驼,从不质疑自己身上的重担。比如你也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你已经快30岁了,应该结婚了”“你看你同学,跟你一个年纪都生二胎了,你也应该了”,在这些疯狂输出的语句中,都蕴含着一句话“你应该”。人之所以会陷入这种“应该”的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在外界的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人生中,绝大多数人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甚至是一辈子,都一直处在骆驼的精神状态当中。所以,在下次我们遇到“我应该”这个句式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所谓的“应该”是我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外在的影响呢?还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渴望?

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开始蜕变到第二个阶段——狮子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变成了狮子,狮子代表的是反抗者、代表的是一种具有主动精神的力量,这时要展现的是自由的精神,扳倒心中所有既有的观念,挑战一只名为“你应该”的巨龙,这条巨龙正是你自己,你要超越的就是你自己,这个阶段是从“我应该”转变为“我要”的阶段。生活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曾经火爆全网的57岁苏阿姨决定离家出走,开着一辆polo车,开始全国自驾游,这便是从“我应该”转变为“我要”的阶段。但现实中更多人的精神状态是:毕业了就找工作,谈恋爱了就结婚,那结婚后就生小孩,这一辈子一直在随大流,没有想过自己真正想要过的生活,一直处在骆驼的精神阶段中。所以骆驼蜕变为狮子的过程是不容易的。但只要这种意识一旦生根发芽,总有一天会有蜕变的时候。

精神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孩子阶段,即破坏后的自我憧憬,变成了一个小孩,变成了对世界看法归零的角色,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简单地说,孩子阶段指的就是“我是”阶段。尼采说,孩子是纯洁的,是一个自转的车轮,一个神圣的肯定。这代表的是婴儿,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希望。重建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也许就是德尔菲神庙第一条箴言“认识你自己”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吧。

综上所述,在尼采的哲学中,在尼采的“精神三变”理论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掌控自己的生命意志来实现真正的自我。人生本无意义,所以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人生的意义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去寻找,去思考,去领悟。

(二)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首先要理解的一个词“此在”(being there),这个词并非一个东西在另外一个东西之内,例如,水在玻璃杯之内或者衣服在壁橱之内,而是如同海德格尔说的那样:“我们不能通过引用属于(一个对象)的‘什么’种类去定义此在的本质……我们选择把这个实体(个人)叫作‘此在’,‘此在’这个词纯粹是个人的存在的表达。”因此,此在是海德格尔为了区分人的概念和传统哲学而造出来的一个词。花草树木虽然有其生命意志,但是它们无法自我觉醒,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意志,但人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我们也必须对我们自己的决定负责。

为了进一步理解“此在”,我们还需理解一个词“操心”。海德格尔认为,操心的基本性质有三种成分,每一种都在我们内心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第一,我们完全是被抛到世界中来的。我们的出生,父母从未咨询过我们,我们也并没有要求出生,但我们在这世上了。海德格尔称我们过去的这种特点为“实际性”。第二,我们有选择的自由,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出恰当的决断来成就真实的自己。海德格尔把这涉及我们将来的特点称之为“生存性”。第三,在丧失我们的“真实”性这一意义上,我们沉沦了,这是一种当下的处境,我们陷入了一种非本真的生存当中,我们成了一个非个人的“常人”,人们期望常人如何行动,我们就如何行动,而不是成为一个具体的“我”,即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海德格尔说,是什么影响了人从“此在”的沉沦状态走向“本真的状态”呢——是对死亡的畏惧。

海德格尔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能永远回避本真的自我,“畏”会闯进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死亡不可避免。因此,海德格尔说过一句名言“向死而生”,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此在”走向沉沦的过程,这是死亡畏惧的消极一面,因为死亡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所有,包括选择的自由。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我们对死亡的畏惧,逼我们达到本真的自己。因为当我们畏惧死亡的时候,会陷入短暂的虚无,周围空无一切,没有人能替你死亡,只能一个人独自面对。所以当面对这种状况后,你才会重新思考自己的处境,鼓起勇气,独自前行。这个时候,你就不是一个陷入沉沦的存在者,而是一个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生命意识、自己选择、积极行动的存在者。概括地说,也就是对死亡的畏惧逼出了自己本真的状态,这是向死而生的积极一面,也是向死而生的正面意义。

海德格尔说:“人只有经历过‘死亡畏惧’的时刻,只有经历过‘虚无’的瞬间,才会对当下的生活有所领悟,本真的生存才能成为可能。”

(三)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在其著作《存在与虚无》中表达了他的观点“存在就是虚无”。他认为一张桌子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先了解了桌子的本质。比方说,桌子是用来放东西的,那桌子需要一定承重能力;桌子是用来写字的,那还需要配合椅子高度。一个杯子只有倒进了什么东西,才能说它是一杯酒或者咖啡?这取决于倒进的是什么东西。但人不一样,人的意识本身就是空无一物,只有当什么东西填充进来之后,人才会获得自己的本质。因此,人并没有什么预定的本质,所以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原本就是虚无。简单地说,我们被光溜溜地丢到这个世界,我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所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都不存在于我们身上,这些观念是在我们人生的过程中,慢慢地让自己的存在出现了本质,慢慢地由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变成某种人。从这里也看出,存在主义是唯物论的、经验论。

卡缪在神话故事中,用薛西斯弗的故事比喻了我们的处境。在神话里,薛西斯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宙斯惩罚,降到人世间受苦。宙斯让薛西斯弗永无停息地将巨石推上山顶,到达山顶后石头又会因自己的重量而落回原处。于是,薛西斯弗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一件事——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薛西斯弗推石上山顶的故事精辟的类比出我们人生面临的种种困境,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一份体面的工作?得到了,然后呢?一段婚姻,得到了,然后呢?养个娃娃,传宗接代?得到了,然后呢?我会有无限的追求,然后大石头又会从山顶上滑落,最终我们还是要面临虚无(死亡)。但我觉得我们应该想象薛西斯弗是快乐的,因为他在无意的过程中创造了自我的意义,每天搬石头上山,经过的道路一草一木都是他人生中独有的意义。

萨特说,存在主义是绝望的哲学,但他又说,存在主义也是希望的哲学。希望在于我们能够自由地选择,在无限的可能性中,我们有改变自己的潜能,不必服从任何命运的安排。在我看来,存在主义更是行动哲学,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自由选择,积极行动。我们最根本的自由和可能性都需要在行动中实现。人生无意义,但人仍然可以成为强者,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我带来的启示可以八字概括:看清真相,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