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尼采的心灵睿语 | 我们只与自己交往,一直如此

Nietzsche's Whispers Of The Soul | We Only Communicate With Ourselves, Always

2023-06-03 00:23
尼采的心灵睿语 | 我们只与自己交往,一直如此

自我本位

自我本位是感情上的透视法则。根据这法则,近处的东西看上去大而重,远处事物的尺寸和分量则渐次缩小。

我们只与自己交往

我的一切本性都在对我说:赞美我吧,推动我吧,安慰我吧。其余的,我一概不听;或者,即使听见也立刻忘却。

我们只与自己交往,一直如此。

尼采的心灵睿语 | 我们只与自己交往,一直如此

一个病人

“他的情况不妙!”——他哪儿不好?

“他患贪心病,贪图别人的赞美;但此病还是无药可救的。”——简直不可思议!整个世界都在恭维他,人们不仅用手,而且还用嘴巴在抬举他!

“是呀,可是他听觉不灵呀。朋友赞美他,他听着好像还是朋友在自夸;敌人赞美他,他听着好像是敌人要求得到同样的赞美;最后,余者之一——余者不多,也不像这位有名——赞美他,他竟然感受到了侮辱,因为这人既不愿意把他当朋友也不愿意把他当地人看待。他常说:既反对我又乔装正人君子,这样的人我才瞧不起呢!”

公开之敌

在敌人面前表现出勇敢,实际上是为了自己。因为面临敌人总有人怯懦、优柔寡断、思绪混乱。由此可知,公开之敌对某些人是必不可少的,倘若这些人要抬高自己并获取美德、显示阳刚之气和欢悦情愫的话。

从众

他至今一直随大流,赞美大众;不过有朝一日他将沦为大众的敌人!他之所以从众,是因为懒惰,殊不知众人还不至像他所希望的那么懒。他们总是要前进的!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停滞不前!——可是他呢,喜欢呆在原地不动!

深奥和故作深奥

知识深奥者致力于明晰;当众故作深奥者致力于晦涩,因为众人以为凡见不到底的东西皆高深莫测,他们胆小如鼠,极不情愿涉水。

尼采的心灵睿语 | 我们只与自己交往,一直如此

贫穷

他现在穷了,原因并非别人剥夺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抛弃了一切。缘何如此?——他惯于寻觅。

所谓穷人,正是那些对他甘愿受穷做了错误理解的人。

询问动机的习惯

存在着一种询问我们动机的习惯,它不仅使我们忘记自己最佳动机,而且使我们滋生对动机的违抗和反感。此乃愚不可及的询问习惯,但也恰是专制者的诀窍和诡计所在。

通往幸福的途径

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像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城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了,自我欣赏就足够了!”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

牺牲

牺牲者对于牺牲和奉献的看法与旁观者是不同的,但是人们从未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最危险的观点

我现在做的或叫他人做的事,对未来至关重要,届时将作为过去发生的最伟大事件。若以这样巨大的效应观点看问题,一切行为都是一样的伟大和一样的渺小了。

心灵的健康

在医学领域,有一个受人喜爱的道德公式:“道德即心灵的健康。”为了让这公式适用起见,不妨稍做改动:“你的道德即是你心灵的健康。”因为健康本身并不存在,所以,一切界定某个东西是健康的图谋无不遭到可悲的失败。

确定你的身体是否健康,关键要看你的目的、视野、精力、动力、错误,尤其是心灵的理想和想象力。如此,便会有形形色色的健康。越是让不同的个体昂起头来,越是忘却“人是相同的”这一教条,那么,我们医学家该抛却的概念就会越多,诸如正常健康的概念,正常的病人饮食,正常的病患过程等。然后,才对心灵的健康和疾病作进一步思考,并且把每个人各具特点的道德摆到他的健康中加以考虑。自然,在某人那里是健康的,在另一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不健康的。

末了,尚有一大问题悬而未决:我们可否不患病而发扬道德呢?我们求知和求自知的渴望是否特别需要患病的和健康的心灵呢?简言之,一味追求健康的意志是否是一种偏见、怯懦。或许竟是高雅的野蛮和落后呢?

尼采的心灵睿语 | 我们只与自己交往,一直如此

道德乃是个人的群体直觉 

我们不论在何处面临何种道德,总发现人们对人的欲望和行为作出评估,并划分等级。这实际上代表着一个群体的需要,什么东西对他们有益,何者为先,何者居次,何者第三……这也是一切个体的最高价值标准,个体受道德的教导,要成为群体功能的一部分,个体的价值就存在于群体功能中。

由于保存群体的条件因群体而异,所以便有迥然不同的道德。时下,各种群体、国家和社会处于巨变之中,故而可以预言,将会出现种种走火入魔、旁门左道的道德。道德乃是个人的群体直觉

意愿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机制 

大凡没有思想的人总认为意志是唯一起作用的东西,而愿望则是简单的、现成的、不可转移的、不言而喻的。比如他实施一个打击,他以为他就是打击者;他打了,是因为他决意要打。对于一个问题本身,他根本发现不了什么,而意志则是足以使他接受因与果,而且还使他相信,他懂得了因果关系;对于所发生的之事的机制、对于一件必须完成的复杂纷繁的工作的机制,以及意志本身对实施这工作几乎无能为力,他却一概不知。在他,意志就是魔幻力量,相信意志就是相信后果的原因,就是相信魔幻的力量。

于是,人们不论在何处,观察事情总相信意志是在背后起作用的原因,而远离必然和自动的运行机制。因为人很久以来只相信人(不相信物质、力量、事物等等),故而,相信因果就成了人的基本信念了。不论何处发生何事,他一律运用这个信念来观察。——这在当今仍然是十分本能的行为,是一种返祖现象。“没有原因的后果是不存在的”,“凡后果又必成原因”,这些话从表面似乎把下列较狭义的话一般化了:“凡后果均为意志造成”,“只对有意志的人才产生后果”,“从来不存在纯粹地、无后果地遭遇某种后果”,一切遭际均系意志造成(行为、防卫、复仇、报复等)。在人类远古时代,这所有的说法都是同一个意思,前面的句子并非是后面的句子的一般化,只能说后者是前者的解释。

叔本华有一个假设:凡存在的只是意志罢了,于是把一个古代神话捧上了王位。他似乎从未对意志做过分析,因为他和每一个人一样,只相信一切意志的单纯性和直接性;而意愿只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机制,故容易逃脱眼睛的观察。我们要对叔本华提出以下的看法:

 第一,为了形成意志,必须要有兴趣和不感兴趣的观念。

 第二,感受作为某种强烈的刺激,亦即感受到兴趣和不感兴趣,这是对事物进行阐释的思考能力,她是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工作的;这刺激可以解释为对某种感兴趣或不感兴趣。

 第三,只是具有思考能力的生物才有兴趣、非兴趣和意志;绝大多数有机体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