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2023-05-30 23:35

林语堂: 我的图书室
我在《人间世》杂志,曾登载过姚颖女士一篇布置书房的文章,凑巧与我的见解相同。如果我也发表过一篇同题的文章,或是曾经遇见过她,那我一定会诬她有抄袭我的见解的嫌疑。因此我在她的文章末尾,写了一篇长论——表明她的理解如何近似我的理论。兹将她的原文略述如下:大学公
2023-05-30 23:35

我们的文明处于长期危机之中了吗?
作者|约翰·拉尔斯顿·索尔(John Ralston Saul)加拿大作家、政治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加拿大公民协会联合创始人兼联合主席有一种普遍的感觉:我们的文明处于长期的危机之中。从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都可以看到这一点。从每个角度出发,同样的危机都可以
2023-05-30 23:35

陈平原:我们太多强调知识广博,很少强调思维深度
本文为陈平原先生2023年3月20日在暨南大学的专题演讲,原刊于《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3月24日。【正文】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看重实际利益,越来越看重物质需求,越来越看重欲望,但是精神生活越来越少。每天睁开眼睛,打开电视、网络,或者上街,都会被塞入一大堆
2023-05-30 23:35

余华: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正文】我们一边丧着,又一边燃着的马不停蹄。走着走着,时常忘了自己。有一天,突然停下回望,看到一个人,在“正确”的年纪娶了“合适”的女人,干着“稳定”的工作,过着“美满”的生活,咦,怎么是自己?我的笑容怎么那么客套?肢体怎么如此僵硬?噢,原来我的心在这里,
2023-05-30 23:35

葛剑雄:文化断裂的真正原因
文化断裂的真正原因文:葛剑雄在讨论中国是否应该继续使用简体字时,有人提出了一个使人不得不重视的论点——简体字的推广导致了文化断裂。要真是这样,简体字就成了中国文化的罪人。而推广简体字岂不是加剧或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灭绝?历史事实并非如此。▌“人”是文化最重
2023-05-30 23:35

欧阳辉:马克思是怎样读书的?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是世界公认的大学者。他的生平著作极富,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都是其著名代表作。在马克思一生的革命生涯和学术生涯里,他始终与书为伴,好学不辍。这是2018年2月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拍摄的白
2023-05-30 23:35

三毛:读书与恋爱
读书与恋爱三 毛如果人生硬要给它分割,那么谁的半生,也是一座七宝楼台,拆来拆去便成碎片,所见的无非只是一些难以拼凑的颜色和斑纹而已。不拆的话,的确是一座宝塔,我的自然也是,只是那座塔上去不容易,忘了在里面做楼梯,倒是不自觉地建了许多栏杆。二十岁,刚刚由一重
2023-05-30 23:35

中科院教授:从49年到现在,举国上下始终不懂尊重科学!
本文为中科院教授谈庆明写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张森根的书信,经二位前辈授权同意后,在网络上发表。摘要:“自从1949年起,直到现在,我们国家从上到下,始终不懂什么是科学,特别是不懂什么是工程科学(国内习惯称为“技术科学”);始终不尊重科学
2023-05-30 23:35

审美的绝症:丑得整整齐齐,丑得一塌糊涂
我们的社会是低美感的,太多人患有审美匮乏症。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奇葩景观和奇葩街道;连看看最高段位的复制网红脸;病毒性侵袭的土味视频和广告;烂不忍睹还簇拥者众的拍烂片烂剧......是谁,将它们轮番送到我们眼前?谁动了审美的美感?是掌握审美话语权的人,
2023-05-30 23:35

30张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告诉你真相才是最好的摄影
摄影作品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载体,奇妙地跨越了空间、时间的物理限制,唤起观众内心深层的情绪,引人进入思考。镜头背后的摄影师通过一个特殊的角度,将其所看到的画面定格下来,虽然仅仅是一瞥,却可以清晰地传达出整个故事。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也是全世界
2023-05-30 23:35

至乐莫如读书,15位文化大家的读书之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有人把书籍比作人生的旅伴、心灵的挚友,有人视书籍为成长的导师、引路的明灯,还有人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值此“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摘编了部分文化大家的读书心得,品读他们的书之味,撷取他们的书之
2023-05-30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