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观点 | 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观点 | 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作者潘岳引言:相似的历史条件为何形成不同的结果?今天,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在科技和制度层面,我们大体上相互了解。但在文明层面上,彼此的了解却远远不够。现代文明蕴含着古典文明的精神基因。欧美和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文明;伊朗
2023-05-31 09:56
物质时代结束,精神时代来临
物质时代结束,精神时代来临
为生活做减法,为生命做加法。足够少,足够好。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比起金钱和物质,人们更加从内心深处重视精神层面的持久满足感。物质时代向精神时代发展的三大特征:一、人们追求更少、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加重视物质的品质,有温度的品牌精
2023-05-31 09:56
书单 | 54个国家100位一流作家选出了100部最伟大的文学经典
书单 | 54个国家100位一流作家选出了100部最伟大的文学经典
虽然每个作家趣味喜好、选书标准各不相同,但几乎毫无例外的,他们都选择了经典阅读。卡尔维诺更是明确提出14个标准,来确定“经典”的概念,以及阅读经典的诸多好处:1.经典能让我们一读再读2.无论何时阅读它,都会是对自己的一种宝贵经验3.总是无意识地隐藏在深层记
2023-05-31 09:56
科特勒:好的品牌需要差评
科特勒:好的品牌需要差评
任何特色鲜明、基因独特的品牌都可能会不受某些人群欢迎。但这些品牌应该关注的是它们最终的销售对象:一支愿意抵抗差评者的粉丝大军。——菲利普·科特勒《营销革命4.0》对企业而言,品牌是一张对外的名片,它代表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为顾客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是顾客体
2023-05-31 09:56
朱永新:今天教育的模样,是明天中国的模样
朱永新:今天教育的模样,是明天中国的模样
我在今年的手记中写道,“今天教育的模样,是明天中国的模样”。我想从三个角度来阐述这句话。01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大家前一段时间听到任正非讲这句话的时候,都觉得很有道理,其实这句话并不是任正非的原创,但是他讲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教育是投入最少,但产出最高、最
2023-05-31 09:56
5种弱者思维,当心它慢慢毁掉你
5种弱者思维,当心它慢慢毁掉你
文丨插坐学院作者丨王书哲斯蒂芬·金说:“地狱从来都不是立即让你掉下去,而是一点点吞没你。” 弱者思维就是如此,一旦习惯,就会被它慢慢吞噬。 它吞噬的并不是你的能力、你的财富这些有形可见的东西,而是你的灵魂本身。也许有人要说,听起来很吓人,但弱者思维到底是什
2023-05-31 09:56
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
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
一盗墓一般要两个人,比方说打一个地洞,其中一人下去取珠宝玉器,另一人上面用绳子把宝物和人拉上来,这样一来,经常发生了拉绳人见财起意,抛弃下面同伙而去的事。于是演变为盗墓团伙以父子居多,但也发生了几次儿子扔下墓里亲爹的事。最后行成行规:儿子下去取货,老子上面
2023-05-31 09:56
《周易》:中国文化传统价值之源
《周易》:中国文化传统价值之源
作者李曙华文化是一整体自洽的生命性系统,其发展不是机器式的更新换代,而是生命式的遗传变异,即一种连续且有突变的演化过程。最早提出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道”与“德”的《周易》,在历史的变迁中,始终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之源与创造的源头活水。“乾坤,其易之门邪!”
2023-05-31 09:56
卢梭:年轻时追逐梦想和远方,年老时学会淡然与从容
卢梭:年轻时追逐梦想和远方,年老时学会淡然与从容
年轻时追逐梦想和远方,年老时学会淡然与从容◈ | 卢梭我自己也走到了暮年,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句话也可以用在我身上。不过,二十多年经历教会我的,是一门相当悲伤的学问;相比之下,还是一无所知比较好。毫无疑问,逆境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但是它要求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
2023-05-31 09:56
形如乞丐,气似帝王,你见过吗?
形如乞丐,气似帝王,你见过吗?
人们发现有这样一个乞丐,他叫道然,常来往于北京几大宫观道场间,时而东岳庙,时而娘娘庙,时而白云观。下面是这个乞丐与游客之间不同寻常的一段对话,通过这段对话,我们不难看出,真正的智者,不分贵贱,无处不在。01. 游人问: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找份工作,靠自己能
2023-05-31 09:56
在喜马拉雅山闭关12年,她悟到了什么?
在喜马拉雅山闭关12年,她悟到了什么?
独居,与世隔绝,并不容易,坎初仁波切独居在洞穴,在海拔13,200尺的喜马拉雅山雪洞,为期长达12年,更显得是匪夷所思。一个英国的女子——丹 津·葩 默 (Tenzin Palmo)完成了这项不寻常的闭关修行。她18岁皈依成为佛教徒,20岁到印度,21岁出
2023-05-31 09:56
《纽约时报》整版刊登千人讣闻悼念美国病死者:他们曾是我们
《纽约时报》整版刊登千人讣闻悼念美国病死者:他们曾是我们
这个国殇日,有些人值得我们记忆。5月23日,《纽约时报》通过其社交媒体账号提前公布了将于24日出版的报纸头版。他们将在5月24日以全版刊出千人讣闻。而这个头版版面非常特殊,其大标题为“美国死亡人数近10万人,无法计算的损失”(U.S. Deaths Nea
2023-05-31 09:56
«60560660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