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单|英国经典文学9部
英国篇《月亮和六便士》作者:毛姆《月亮和六便士》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在小说中,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
2023-05-31 19:02

舒生:没有整洁,高质量的生活就无从谈起
六点过起床。找昨晚睡觉时穿的白袜子和电动剃须刀的充电线大约花了八九分钟,这使我很恼火。昨晚穿的袜子,无非就扔在床上或床的周围,咋就找不到了呢?电动剃须刀的充电线也是,平时都和剃须刀一起放在盒子里的,今儿咋就不见了?在这种芝麻大的事上浪费时间,真是无语。不过
2023-05-31 19:02

经典微小说:《 最深的爱 》
作者:江峰 01 从我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对面床上的那对夫妻便一直小声地争吵着——女人想走,男人要留。听护士讲:女人患的是胶质细胞瘤,脑瘤的一种,致癌率极高。从他们断断续续的争吵中,一个农村家庭的影子渐渐在我面前清晰起来:女人46岁,有两个孩子,女儿去年刚
2023-05-31 19:02

幽默短篇故事:酒喝多了
01 抽 烟一大爷,咳嗽厉害,让大夫给看看。大夫说:回去少抽点烟吧。回去一个多月大爷又来找大夫了,咳嗽更厉害了。大夫就问:让你少抽点烟,你抽多少啊?大爷说:一天不到半盒啊。大夫又问:那你以前抽多少啊?大爷说:以前我不会抽啊……哈哈,可见沟通不到位,一切都白
2023-05-31 19:02

中国老人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
据《快乐老人报》报道,最近有一份老年消费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96位老人日常花费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这,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 01 给子女几十万,却没买
2023-05-31 19:02

古人这两幅对联,写尽了人生!非常经典
第一幅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是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 “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就是要格局远大,眼界开阔,“志当存高远”。我们做人立志、发愿要高远,要有大志、远志。 唐
2023-05-31 19:02

真实的幸福,来源于平淡的生活
平淡的生活中,全是人间温暖的烟火气 虽没有一下子让人沉浸在欣喜之中,但正是这些平淡的温暖中最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幸福。 繁华过处皆如烟,淡淡人生静静过。在生命的长廊中,平淡如水、静静流逝的生活里,有你、有我、有好友、有美景,足矣!平淡生活中,爱的人陪伴在身旁
2023-05-31 19:02

刘伯温的旷世奇文,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卖柑者言》明·刘伯温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卖者笑
2023-05-31 19:02

名著中的68个金句,提高你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
名作之所以是名作,不仅是因为立意、构思的出众,也离不开随处可见的经典金句。常读名作,能让人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中国文学1.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可以服人。——罗贯中《三国演义》2.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
2023-05-31 19:02

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名著——法国篇
1.《小王子》作者: 圣埃克苏佩里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2.《异乡人》作者: 加缪加缪形塑的“现代荒谬
2023-05-31 19:02

舒生|哲学:通往至善之路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哲学也变得越来越专业了。但哲学仅仅是一个专业或一门科学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既可以把哲学当成一门充满抽象概念的、只在小圈子里发挥余热的科学,也可以把哲学作为我们生活的智慧指南。早期的哲学大师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伊
2023-05-31 19:02

苏格拉底:我一生都在为审判做准备
苏格拉底在被人提醒要为审判早做准备时,回答道:“你不认为我一生都在为此做准备吗?”“怎样准备?”“我保持了在我掌握之中的事物。”“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无论是私人还是公共场合,我绝不做任何错误的事。”
2023-05-31 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