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个烧脑的悖论,看看你的智商够用不?
1、我知我无知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悖论,展现了自我参照的表述(self-referential statement)的复杂性。而这也是西方哲学先贤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你得问你以为你知道的一切。越是问东问西
2023-05-31 19:17

莫言:比鬼更可怕的是丧尽天良的人!
比鬼更可怕的是丧尽天良的人作者|莫言在我的童年生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饥饿和孤独外,那就是恐惧了。然而我们恐惧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恐惧从何处来,一直像是一个怪圈问题。我出生在一个闭塞落后的乡村,在那里一直长到二十一岁才离开。那个地方直到上个世纪八十
2023-05-31 19:17

徐兆寿:中国人丧失了多少文化基因
中国人丧失了多少文化基因作者| 徐兆寿 内容提要:伏羲文化、墨家学说以及五行、阴阳、名家等先秦时期民间学说的丧失与遗忘,致使中国文化失去了互相激活的能力和嫁接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丧失了认识世界的多种可能性,失去了应该拥有的哲学、民主、科学的基因。还有一种辩论
2023-05-31 19:17

池莉:每临大事有静气
与1923年的周作人先生不一样,我并不是“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也不是陶渊明的桃花源里可耕田。还不是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诗渴佳话“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八风,就是“名利苦乐毁誉衰荣”了,四顺四逆,都容易使人激情狂热奋斗竞争,被历代名士和佛门禅宗
2023-05-31 19:17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见识与格局(好文)
办大事,以识为主曾国藩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凡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并以才能作为辅助。识指的是见识、内心的格局,也就是面对问题时的思维高度,必须有足够的认识高度。遇到大事,首先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是方
2023-05-31 19:17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同样的禅诗,不同的境界
淡定从容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唐·鸟窠聚散随缘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唐·龙牙以退为进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南北朝·契此
2023-05-31 19:17

叶嘉莹:在古典诗词中读出生命与感动
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意志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我所知有限,不是一个很好的学者,但有一份感情,愿把自己体会的诗词里的东西让年轻人知
2023-05-31 19:17

钱钟书:不必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这是民国才子钱钟书的人生哲学。他留给世人惊艳的作品《围城》,他留给世人一段称颂的爱情传奇,更留给世人最有趣的生活哲学。今天,我们通过钱钟书的语录,来了解钱老的生活哲学,了解这个有趣的灵魂。过奖必招骂
2023-05-31 19:17

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人有三不交
一、话有三不说1、揭人之短的话不要说《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养德,亦可远害!”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 不要攻人短处,揭人疮疤。揭人疮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
2023-05-31 19:17

关于刘备、孙权、曹操的三个历史小故事
刘备抛妻 刘备这主或许是三国里的“老黑”,最黑的五件事有四件是与他有关的。 刘备对部下不错,史书记载他先后与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食则同桌,寝则同床”,简直有同性恋的倾向。带兵打仗的时候,却经常把老婆丢下不管,与吕布有天壤之别。 刘备有一名言,“古人云
2023-05-31 19:17

电影语录:如果注定孤独,我愿意去爱全世界
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子,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境, 茫茫无际。 ——《海上钢琴师》 如果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月光照到我的门口,我希望月光女神能满足我一个愿望,我想要一双人类的手。我想用我的双手把我的爱人紧紧地拥
2023-05-31 19:17

电影《海街日记》:经历的事,就慢慢地来
很多人说生活没那么简单,可是生活本就是一餐一饭,一生专心做好一件事,守着亲人留下的宅院,缝缝补补,在四季风物的更替里缓缓前进的。快点找一个啊,你的世界会变得不一样哦。就连无聊透顶的工作也能忍受。活着的东西都是很费功夫的。要有什么烦恼,就都说出来吧。 你肯定
2023-05-31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