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
作者:吴军
已故的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有一次和我谈到他的老师杨振宁教授对他的帮助。张教授其实只上过杨先生开的一门课,那就是文献阅读课,当时杨先生年纪已大,只传道,不教具体的知识点了。
但是张教授觉得那门课对他的帮助特别大,因为杨先生讲的是如何培养阅读物理学文献的品位,品位不够,了解的知识点再多,终成不了大学问家。
杨振宁先生讲,你习惯于读什么样的物理学论文,就决定了你在物理学领域能走多远。能够在众多论文中迅速找到那些品位高的,是成功的第一步。满足于随便拿来一些论文就读,看到一个热门的课题就去研究,论文再多也是二三流。
听上去,物理学论文离普通人有点远。但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境呢?
你要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当然,能找到行家给自己讲讲是最省力的办法,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剩下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阅读了。
如何省时省力地通过阅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现实的需求。
但问题是,今天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同时,很多领域的信息也非常庞杂,我们在进入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时,不光时间少,而且选择困难。
这个时候该读什么呢?就让我想起了杨振宁先生所说的品位。
单说“品位”有点虚,我会用三步阅读法,来跟你分享我快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的方法。
进入一个陌生领域,首先要从阅读“正统”文献或者作品开始。
所谓“正统”,是指在那个领域或者行业里被主流认可的。正统的东西不一定正确,事实上过去认为是正统的观点,今天大部分都被证明不准确,被修正了。但是我们依然要从当下正统的观点入手,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基准线。后来的阅读,都是在基准线上做修改。
基准线思维,是个很有用的方法论。
比如,地外生命在今天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很多人就讲了,为什么天体物理学家们总是按照地球的标准寻找外星生物,什么宜居带、固体行星和液态水,都是我们地球生物必须的条件,宇宙那么大,完全可能有不同形态的生命。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道理,但是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我们已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知识,并非只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整个宇宙,它们是我们对生命理解的基准。如果我们抛弃掉这些基准,不限制搜索的条件,成本太高,成功率太低。
说回正统。
也许你觉得这些经典,啃起来太费劲。但是如果你这么想就不一样了:
建立知识体系这件事的成本其实不是花钱多少,主要是要考虑时间成本和收益比。无论是对已知的还是未知的领域,建立知识体系从正统的观点出发,恰恰是效率最高的做法。
那应该看哪些正统的学习材料呢?
今天想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一个人如果有时间,有能力,第一步就应该是读教科书,尤其是中美两国普遍采用的教科书。当然也可以学习名牌大学开的MOOC课程,包括听得到上的通识课。
如果你想学习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的电学方程,焦耳等人的热力学理论就是正统的,这些理论今天看起来不完美,但是从那里入手了解物理学是最为便捷的。
如果你对金融领域想有比较完整的了解,我推荐美国高中的AP课教材《经济学》(McConnell等人著)。
对于人文学科,基准线也许不容易找,但是依然需要有。
比如你想了解世界史,在我看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说实话,这本书在细节上有很多错误,但是,即便如此,它依然是一本不错的正统读物,它能让你从全球的角度来观察学习人类的整个历史。
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也是找到基准线。
至于今天很多人获取信息的互联网,我不是说没有用,问题是,从那里寻找好内容的成本太高,特别是当一个人在入门之前,无法判断优劣的时候,一旦把旁门左道的内容当作主流的来读,品位就很难提高了。
当然,这些只是让我们站在了一根基准线上,远没有能构建出知识体系,更何况很多正统的知识可能已经过时了。那要怎么对基准线进行修正呢?
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读权威的综述文章。
所谓综述文章,基本上会把一个领域最近十年的成就概括了。
比如我了解世界上最新的研究进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综述类文章。
- 科学类读著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它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核心会刊,非理工专业的人未必读得懂,不过它会定期推送一些综述,涵盖科学的各个前沿领域。
- 医学进展,看美国医学会的《展望(Perspectives)》在线杂志,这本杂志可以在网上免费订阅(网站:https://nam.edu/,提供自己的姓名和邮箱即可),它也会定期刊登通俗的综述报告,比如我最近看了一篇《人工智能在保健中的应用》,这是一份近300页的报告,读完以后,就有把握和别人谈这个话题了。
- 工程类看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频谱(Spectrum)》杂志。
- 金融领域比理工和医学更受大众关心,也有不少非常通俗的好杂志,我更信赖《巴伦》和《经济学人》。至于名头很响的《福布斯》和布隆伯格的《商业周刊》,其实水平很一般,我觉得不能拿它们的内容作投资指导。
如果对某一类知识感兴趣,这一类综述文章读5篇左右,就有大致的了解了。虽然到不了科研的水平,但已经有足够的判断力,别人想忽悠我就很难了。
我知道有人会反感我说权威、正统这两个词。但没有办法,要有效地建立起知识体系,这是捷径。走正统道路的好处在于,便于和专业人士交流。这一点很重要。
今天很多人对学习知识和从事专业领域的工作有误解,以为大学学什么专业就是那个专业的行家,没有学那个专业就是业余的。
这是一种偏见。我们区分民间科学家,或者民间高手和专业人士的差别,不在于他们过去所学的专业,甚至不在于是否供职于一个研究机构或者专业机构,而在于他们是否和专业人士经常交流,融入了专业人士的圈子,并且被专业人士认可,比如参加相应的会议和活动,有专业人士背书等等。
举个例子,因发现大脑中海马体的定位作用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奖的约翰·奥基夫博士,原本是学古希腊语的,做过华尔街的投资人,后来用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了大学学业。
在很长的时间里他都不是终身教职的教授。但是他一直身处学术界,和各种顶级科学家有交流,之后才成为了神经科学领域世界级的专家。
好,你读了正统材料,也看了很多权威综述的文章。这时候就该进行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三步了,也就是读一些有趣的专著。
今天的学者发表的学术论著,大部分是专著。既然是专著,讨论的课题范围一般都比较窄,而且观点会非常鲜明,甚至偏激。
注意,鲜明而且有新意的观点并不等于正确,有时恰好相反。在专业领域,常常只有不同的声音,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人云亦云是没人听的。
因此,在读这些书之前,我们需要对正统的知识有所了解,不要把标新立异当作主流意见。
很多人对历史感兴趣,今天也有很多非常好的历史通俗读物,比如《人类简史》《丝绸之路》等等。
这些书的观点都有新意,但很多只是一家之言,你如果没有对人类的早期的历史,或者欧亚大陆的历史有所了解,很容易被误导。但如果你有了对于历史的基准线,它们对你的帮助就很大。
通过以上三步——正统文献、权威综述和学术专著阅读,我敢肯定,你在每个领域的阅读品位,就已经比较高了。
之后,如果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可以把上面书中或者材料里使用的参考文献再拿来读读。当然也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意找一些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读一读。但是,读这些内容,一定要留心信息的准确性和中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