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不安现状才有更多可能|隐藏在小职员中的文学大师们

Uneasy Status Quo Is More Possible|Literary Masters Hidden In The Small Staff

2023-06-02 23:32

编者按:

卡夫卡•保险公司职员

不安现状才有更多可能|隐藏在小职员中的文学大师们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受的是德语教育。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供职。

职业与写作的矛盾长期困扰着卡夫卡。大学毕业时,卡夫卡对选择职业的要求是:“这个职位不得与文学有任何联系;以文学为挣钱的职业在他的心目中是剥夺文学创作的尊严。挣钱职业和写作应该绝对分开,二者的‘混合’,比如记者的行业,亦为卡夫卡所否定。”在这一点上,卡夫卡的朋友布罗德曾经深受卡夫卡的影响,这使布罗德也经历了一阵非常痛苦的时刻,不过,后来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卡夫卡的观点。“我(像他一样)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在最可厌的、远离艺术的、枯燥乏味的法律职业中折磨自己,直至很久以后才走上了戏剧评论和音乐评论的道路。今天我认为卡夫卡在这一点上的严格态度是一种高尚的迷误。我后悔我自己像卡夫卡那样在办公室里任由成百上千个毫无乐趣的时辰在几乎是绝望的心情中流逝,从而亵渎了上帝崇高的造物——时间。”卡夫卡却没有像布罗德那样随机应变,自1907年10月他进保险公司供职后,一直到 1922年退休,他均在保险公司工作。保险公司里无所事事的无谓工作同他热烈而执着的创作生活简直是令人绝望的对比。

卡夫卡还说过,“写作和办公室相互排斥。写作位于内心深处,而办公室漂浮在生活的表面。这种永远的忽上忽下必然将我撕成碎片。”卡夫卡的生存就是为了写作,而要生存首先得工作。工作带来不幸,不幸刺激写作,写作耗尽了生命。

卡夫卡为他的职业工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也因而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资料,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写作上的真正自由,而后者对于作家来讲也许是最重要的。

佩索阿•外贸公司翻译

不安现状才有更多可能|隐藏在小职员中的文学大师们

佩索阿是位险些被埋没的文学天才。像不少天才人物一样,佩索阿生前一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去世若干年后才为世人所“发现”,并显示出他对葡萄牙现代文学的巨大影响,确立了他在葡萄牙现代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且渐渐在整个西方文学界受到推崇。

中等身材,略显清瘦的脸上一副浓眉大眼,嘴上一撮小胡子。他,总是穿戴整齐,通常是一套深色西装,配上一枚端庄的领带或领结,再加一顶薄呢帽子。他的生活也是那么清楚规律,每天准时上下班,坐在办公室里为外贸公司翻译各类商业书信。

他终身未婚,虽然有过一次短暂的罗曼史。他极少出门,17岁以后,基本上只呆在首都市内。他沉默寡言,没有什么亲人或亲近的朋友。除了酗酒,他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虽然“杯中物”是他47岁就离开人世的罪魁祸首。

谁会想到,这个孤独的现代单身上班族,不但是葡萄牙语诗歌史上的佼佼者,而且在他辞世半世纪后,被公认为全世界最杰出的现代诗人之一?更令人惊讶的是,相对于他平淡规律的生活,他透过文学创造了一个可能是人类诗史上最丰富多元的虚构世界。

胡安·鲁尔福•推销员

不安现状才有更多可能|隐藏在小职员中的文学大师们

现实生活中的胡安·鲁尔福跟卡夫卡一样,从来只是一名谨小慎微的小职员,他是一边报考公务员,一边开始其艰涩的文学创作的。鲁尔福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移民处当一名管理档案的职员,后来又当过旅社业务推销员,而在1953年、1955年分别出版短篇小说集《燃烧的原野》与巅峰之作《佩德罗·巴拉莫》后,鲁尔福亦并未投身全职作家的行列,照旧继续他轮胎推销的职业生涯,这其中的玄关可谓让人费解。

如果说《佩德罗·巴拉莫》在1955年遭到冷遇的情况一直未变的话,鲁尔福的选择最为顺理成章,然而当两年后此书被伯乐所识、并奉为经典后,鲁尔福仍然甘心于小职员的生涯,便是让后人难解的一个谜题。对此,《燃烧的原野》译者张伟劼说他了解到的有两种说法,一说鲁尔福在写出《佩德罗·巴拉莫》后意识到自己江郎才尽,于是主动退出文坛;二说他活在《佩德罗·巴拉莫》的巨大阴影下,终日嗜酒消沉。

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而第二种说法则比较无稽,像鲁尔福这样游历丰富的坚韧角色,岂是说垮就垮?要想寻觅鲁尔福悄然隐退文坛的线索,也许只能回到他那篇《回忆与怀念》,也许鲁尔福并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样,在写完《佩德罗·巴拉莫》后便金盆洗手,因为在《回忆与怀念》里,他写道:“不是我缀笔不写作了,我仍在写我没有完成的东西。在整个那种局面下,我觉得有点孤独”,也许鲁尔福并没有金盆洗手,他只是如博尔赫斯所说的,从来不认为出书是一个作家的本命,相反,他可能认为被遗忘与被冷落才是作家的本命,而那些追逐斗转星移的文学花招的新秀,鲁尔福形容他们为“狼群”,他本人却只是沉默耐劳的金牛,用最低的姿态开拓最苦的文学之路,那是一种惧怕聚光灯的性情。

1952年胡安·鲁尔福失业,导火索是他向公司要求提供一部收音机,以稀释荒凉旅途上的孤寂,这个不擅自剖的人到底要从收音机沙粒似的杂音中获得怎样的藉?可能是那“沙沙……”声所提示的遥远过去。他没有办法回到过去,最后只能把自己的沉默融化成童年小镇的烟雾,恐怕是连八卦先师毛姆大叔都无从穿透鲁尔福的沉默了。

布鲁诺·舒尔茨•中学美术教师

不安现状才有更多可能|隐藏在小职员中的文学大师们

舒尔茨1892年出生于波兰的德罗戈贝奇小城。父亲是个藏书家,经营一家衣料铺。这个铺子后来为舒尔茨的作品中成为储藏幻想的仓库,存放神话的密室。他学过三年建筑,自学绘画,最终成了一名中学美术教师。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萌生写小说的念头,想用文学创作调剂枯燥的生活。

布鲁诺.舒尔茨一生居住在这个漂移不定的家乡小镇,如同寄居于一块浮冰之上。他虽然很少离开故乡,但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故乡却先后归属于四个国家。在大地上没有固定的国土,只有生活在无边的时间和想象中。这就是犹太人的命运。

年轻的时候,布鲁诺.舒尔茨曾短期在维也纳和省城利沃夫学习过建筑,后来回到家乡在一所中学做美术和手工课教师。他的学生、战后成为指挥家的阿尔弗雷德?施赖尔回忆说,舒尔茨总是穿着一件法兰绒外套,脖子上围着围巾,走路的姿势像一只鸟。他喜欢在课堂上讲故事,在他讲述中,一支铅笔,一个不显眼的水罐或者一个砖炉都有自己的历史以及与我们相似的生活方式,就像人类一样。

布鲁诺·舒尔茨生性害羞,从小体弱多病,被人称为“纳迪恩加”,意思是:倒霉蛋。这是他的“驼背小人”。尽管他六岁时就画出成熟得令人吃惊的画,但笨拙和孤僻使他无从立身。布鲁诺•舒尔茨和本雅明都属于不可归类的天才,他们同样复杂、深刻、格格不入,同样敏感、忧郁、自怜,同样一生平淡无奇,死的惊世骇俗。“熟悉各种命运的人,有一种命运熟悉他(西川语)”。

理查德·耶茨•文案

不安现状才有更多可能|隐藏在小职员中的文学大师们

耶茨1926年出生于纽约扬克斯市,幼年时家庭生活并不安稳,三岁那年父母离异,在大萧条时代,母亲带着他和姐姐在曼哈顿艰难度日,母亲酗酒、容易歇斯底里,“当他们饥饿难耐或等着被人再一次轰走时,”母亲却对着他们高声朗读《远大前程》。1944年从埃文中学毕业后,他没有读大学,原因之一是他受海明威的影响,认为作家应该融入生活的洪流中,通过斗争在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参军去了法国,像许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家一样,他经历过战争,但不幸在军队中染上肺炎,治疗康复后,从德国退役,回到纽约,在此结婚。1951年,他带着军队发给他的肺炎补偿金举家迁到欧洲,在欧洲的几年中,除了写作他什么也不干。他坐在租来的房间里,不停地抽烟,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写,一篇又一篇,但都不成功,《纽约客》拒绝了他的每一篇投稿 。1952年对他来说具有特别意义,这一年,他终于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小说,那是他旅欧一年后写下的十五篇小说中的一篇。

耶茨在用文字建筑他的文学之家时,现实中的家倒塌了,与妻子的关系破裂,妻子带着他们的女儿从伦敦回到美国,暂时分居,1959年正式离婚,两个女儿的抚养权归了妻子。

从欧洲回来后,他先后在合众国际社、雷明顿-兰德公司工作过。为付账单,他为人捉刀,代人写作。1962年在布雷德洛夫作家创作班上,他绕场裸跑,宣称自己是弥赛亚;他走了菲茨杰拉德不成功的老路,去好莱坞写剧本。1963年他为时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撰写发言稿,在约翰·肯尼迪遇刺后,他接受了依阿华大学作家创作班的教职,但那一段经历并不愉快。

此后许多年,他都是孤单一人生活。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在波士顿。居住条件极为寒酸。

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的健康状况极度恶化,由于肺结核,他呼吸困难,不停地咳嗽、气喘,但他仍抽烟抽得像在烧炉子,即使在最后一年里他得借助氧气面罩来呼吸时,抽烟也没中断过。喝酒是他又一个狂热的嗜好,美国文学史与酒的关系异乎寻常地密切(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哈特·克雷恩、海明威、伯里曼、契弗),但没有几个作家能像耶茨那样全身心投入酒精之中。他白天不喝酒,他要写作,一到晚上却总是烂醉如泥,不醒人事。有一段时间他精神崩溃,几次住院,他自己也说,“是的,我不断进出精神病院。”仿佛他想尽快透支完自己的身体,1992年11月,耶茨死于肺气肿及并发症,年仅六十六岁。

亨利·米勒•多种职业

不安现状才有更多可能|隐藏在小职员中的文学大师们

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为了逃避德国的兵役而来到纽约的。亨利·米勒出生后不久,全家从曼哈顿搬到东河对岸的布鲁克林,居住在工厂和小商小贩中间。成长中的亨利·米勒所处的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并不优越,他也没有受过很高的正规教育,1909年他进入纽约市立学院学习,两个月后即放弃学业,然后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水泥公司的店员、陆军部的办事员兼不拿薪水的《华盛顿邮报》见习记者、他父亲裁缝铺的小老板、电报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以及洗碗工、报童、垃圾清理工、市内电车售票员、旅馆侍者、打字员、酒吧招待、码头工人、体校教师、广告文字撰稿人、编辑、图书管理员、统计员、机械师、慈善工作者、保险费收费员、煤气费收费员、文字校对员、精神分析学家等等,有的工作他干了甚至不到一天 。

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侧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亨利·米勒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怪杰,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少数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世界文学殿堂中的大师艾略特、里德、庞德、贝克特和达雷尔等公推米勒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是最具独创性的作家,认为他为时代的文学做出了最有意义的贡献。西方文学界盛赞他的叛逆,甚至封他为欧美现代文学的另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