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在追求一种理想的君主,那就是“哲学家与皇帝”相结合的君主。庄子认为,最理想的君主应该是“内圣外王”。所谓内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外王”就是“治国、齐家、平天下”,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而在古希腊,哲学家们也认为,应当以哲学家为最高统治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
因此,无论东方、西方,都没有停止过对于“内圣外王”和“哲学王”的追求。在东方,儒生们曾捧出王莽。然而,儒生们的“乌托邦”并未建成,王莽不仅没有成为圣人,反而被唾弃为乱臣贼子。
王莽死后一百多年,西方的罗马帝国也同样开始了“哲学王”的试验,而这一次他们似乎“成功”了。马可·奥勒留,罗马帝国皇帝,乃是罗马“五贤帝之一”。马可·奥勒留于121 年4 月26 日出生于罗马贵族之家。
奥勒留从小就被视为神童,,在他6 岁的时候,就被哈德良提拔到骑士阶层。8 岁时候,哈德良让他进入萨利圣学院学习。天资聪慧的马可颇有“学霸”的风范,广泛涉猎文学修辞、法律、绘画,尤其钟爱斯多葛派哲学。
从小,奥勒留就立志效仿希腊先贤,成为一名“斯多噶派”的哲学家。斯多噶派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学派,它十分强调理性,追求道德的完美。孟德斯鸠说:“只有这个学派懂得如何培养公民,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人物,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帝王。”
在罗马帝国,主要流行“养子继承制”。哈德良皇帝思考再三决定收养奥勒留的姑父——安东尼·皮乌斯为养子。不过哈德良再三强调,安东尼·皮乌斯死后,必须以奥勒留为继承人。
161 年3 月7 日,重病缠身的安东尼在睡梦中安然离世。安东尼皇帝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但他仍然遵从哈德良的遗旨,让优秀的奥勒留执掌帝国。马可·奥勒留顺理成章地即位,同时让卢修斯·维鲁斯加冕为皇帝,两人共治天下。
奥勒留继位后,整个罗马帝国都欢欣鼓舞,在他们看来,柏拉图“哲学王”的梦想实现了。而奥勒留也深孚众望,他仁慈而英明,懂得以清心寡欲的方式治国。中国人说“天无二日,人无而亡”。奥勒留却以非常智慧的方式与维鲁斯共存,两人分工良好,合作紧密。
一开始,奥勒留使维鲁斯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天赋,让他攻打波斯帝国。很快,维鲁斯大胜,攻破波斯都城泰西封,虏获无数奴隶。然而不幸的是,维鲁斯不仅带回了大量战利品,也带回了致命的瘟疫,导致罗马数以百万计的百姓病死,同时也包括维鲁斯。
就这样,奥勒留被迫独自承担帝国,他不仅要解决国内窘迫的财政问题,还要亲自领兵剿灭日耳曼人的持续入侵,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与明朝哲学家王阳明一样,作为文人的奥勒留初次领兵就大获全胜。随后他恩威并施,瓦解了日耳曼联盟,帮助罗马获得了全胜。
在“立德”“立功”的同时,奥勒留也在立言。在戎马倥偬之际,奥勒留抽空写了一本笔记,而这本笔记便是不朽的《沉思录》。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时常谈到一个人身外和身内之神,讲到身外之神把自身的一部分分给了人的理性灵魂,人凭内心之神 就能认识身外之神,就能领悟神意。说白了,奥勒留就是讲究自省,讲究“知行合一”。
如今《沉思录》早已成为世界名著,发行量早就过了三亿。此书在中国也很流行,据说温家宝总理曾阅读此书100遍。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说,除了《圣经》,对他影响最大的书就是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然而,奥勒留皇帝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此人性格过分温柔,太容易相信他人,导致许多假装淡泊名利的奸人趁虚而入。同时,奥勒留也太过妇人之仁。
奥勒留的妻子名叫福斯蒂娜,此人以容貌艳丽而著称,性格奔放,名声极为败坏。当奥勒留领兵在外时,福斯蒂娜豢养面首,为一些情人加官晋爵。很多人都知道皇后给皇帝戴了绿帽子,而奥勒留却浑然不觉。相反,奥勒留还在《沉思录》中大赞福斯蒂娜的德行。福斯蒂娜死后,奥勒留甚至追封她为神,几乎所有罗马公民都对这个“女神”嗤之以鼻。
同时,奥勒留还刻意栽培自己的儿子——康茂德。奥勒留曾与福斯蒂娜生了11个孩子,而康茂德是唯一存活到成年的儿子。此人自小便品质败坏,性格暴躁。因此当时人认为,康茂德根本不是奥勒留的儿子,而是福斯蒂娜和角斗士鬼混的产物。
对于这些讥评,奥勒留却毫不在意,仍然将康茂德立为自己的继承人,最终酿成了大祸。康茂德当上皇帝后,他沉迷酒色,倒行逆施,把国事搞得一团糟。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认为,康茂德乃是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第一人,而他的父亲奥勒留是难辞其咎的。
吉本认为,奥勒留传位于亲儿子是以私害公。他将罗马民主制的最后一件遮羞布——“养子继承制”也给丢了,从此以后罗马帝国成为了东方式的专制帝国,民主已经成了笑话。
无论是王莽还是奥勒留都证明,无论是“内圣外王”还是“哲学王”,都不能带来太平盛世。即使是圣人也会私欲,也会有人性的弱点,而这个弱点往往成为国家万劫不复的根源,而这也是人治体制的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