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Windy Liu
如果回想我们的孩提时光 ,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简单。
妈妈告诉你说谢谢,所以你会说谢谢,收获别人的称赞;
爸爸让你打扫房间,所以你去打扫房间,得到了零花钱;
老师让你按时完成作业,所以你完成了作业,没有受批评;
……
这样的简单告诉我们,生活是有算法的——
你做X这件事情,就会得到Y这个结果。事情X总是清晰明确的,奖励Y也是非常可靠的,你可以指望它,期待它。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这样过的。
你的老师给你分配了作业,你知道以某种方式完成作业会为你带来特定的回报。
你的朋友告诉你什么很酷,什么很low,然后你也有样学样地也照做。
你的老板告诉你,上班不能午休下班必须9点,然后你早九晚九,力保自己不被开除。
事情就这样:做事情X,期待结果Y。
一切都是可预见的,一切都感觉很合理,每当你做某事时,你总是知道会得到什么结果。
我称之为「生活算法」。
我们经常使用这套简单易行的「生活算法」,是因为在生命的头二十年里,你已经把这个算法融入进了你的生活习惯里,这个算法已经写入了你的「自动导航系统」。
所以,你会期望生活里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被预知,这样看起来简单粗暴也很高效。
但是,随着年龄渐长,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我们所处的常常不是一个完全可靠或者公平的世界——
- 有人告诉你,上了大学一切就好了,你会不愁吃不愁穿,孰不知毕业之后面临失业的尴尬,更加让人焦头烂额;
- 有人告诉你,换个发型,让自己变得帅一点美一点,就能收获幸福,孰不知爱情里除了外表,还有势均力敌,是否同频这回事;
- 有人告诉你,勤勤恳恳地工作,对领导毕恭毕敬,就可以安然度过职业生涯,孰不知一种新型病毒的流行打破了这种幻想。
你会渐渐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算法」开始崩溃,它不仅会崩溃,而且还会在此过程中引发意外问题。
- 当你只能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去做事的时候,你将变得只能做别人想做的事情。
- 你会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让外部力量来确定自己的身份——你所从事的工作,追求的理想,关心的话题,却从来不是根据内心真正的喜好来决定自己的生活
- 你会更希望从利己的角度去看待人际关系(无论是朋友,同事,甚至是伴侣),而不是更健康的无条件欣赏。你的关系本质上是有条件的,你以一定的期望进入他们,当这些期望落空时,你会感到失望或生气。
大多数生活问题是由于人们陷入「生活算法」的陷阱,就像有人结婚了,期望在婚姻中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却适得其反,生活中的很多突如其来不曾预料的琐事和观念矛盾,让他们很痛苦。
许多被「生活算法」迷住的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期望太高。
所以他们会选择降低自己的期望,甚至采用一种消极的信念来对抗生活的变化——“一切最终都会变得糟糕,生活只会越来越烂”,但这种低期待并不能完全改善他们的生活,甚至会让他们过得更惨,因为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信念,终将成为你生活的阻力。
那「生活算法」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生活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虽然它是一种小时候我们烂熟于心的有用工具,但成年人最好还是放弃它。
一个人在自身生活中可以发展的最重要技能,是如何在没有期望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起初听起来有些古怪而抽象,但是当你将其应用于现实世界时,你会发现它可以解决许多内部冲突和矛盾:
- 工作/冲突
你是出于好奇和热情从事一项职业,而不是为了寻求外部可以预期的奖励。
如此,你不再简单通过可预期的固定薪资和高大上的办公室来选择工作,而是可以从自身性格特质和兴趣来寻求长足的职业发展。
- 关系
你愿意无条件地欣赏对方,而不是期望去改造别人成为你期待的样子。
改变别人是最难的,不如先做好自己,让自己成长进步,并借此接受喜欢的人做他自己。
任何有压力地控制和改变,都将适得其反。
- 创造力
于过去期待成功不一样,你更愿意去自由探索新想法,而不必担心失败或尴尬。
- 冲突
你会慢慢放下内心想要控制的欲望,而会更擅长去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并消除误会。
- 焦虑
与追求预期结果不一样,你会专注于行动的过程,而不是着迷于结果的成败。
焦虑也许依然存在,但你却会变得更从容更淡定。
- 领导力
你能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并激发其他人遵循。
当然,在没有预期没有期待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一开始它会让你感觉到恐惧。
像任何其他技能一样,这是需要实践的。
你将面对自己的各种防御机制,包括思想和情感,你会感受到前方不确定带来的恐惧,会感受到他人给你的异样眼光,甚至是亲密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
但是,随着你不断尝试,探索,并且开始变得更好,除了上面的所有好处之外,你还会注意到一些更微妙和更有力的东西——自由,那种接受可能发生的一切的能力,以及对自己正确对待它的信心。
实际上,我们的期望束缚了我们的思想,而让「生活算法」来主导人生,终将让你活成别人。
太多时候,面对人事物,我们都喜欢加上自己的判断,揣测和期待,然后形成一种既有的认知和执念,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怎么样,什么必须如何,可这样的认知往往是片面而武断的,容易造成内心秩序的失衡,也就是精神熵。
选择在没有期待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不是假装无所谓,结果内心纠结死了,而是彻底明白与其纠结,执着于得到一个预设的结果,不如就此算了,放下内心的期待,把纠结和焦虑的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
你可以给自己许一个美好的愿景,但你最好不要期待事情完全照你的设想前进。
在这个世界里,问题总是层出不穷,麻烦总是来去不绝,而生活,就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
因为生活总是会不断地向我们发问,所以,你完全可以选择过一种无期待的生活,全然地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做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放下对于周围人事物的控制,如此,你才会有机会去认识自己,重构自己,然后成全自己。
你要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来你认为非此不可的人,事,物,到后来也就聊无所谓了,而只有那些沉浸于生活的体验,才会真正地让我们释放自己,过上富足而自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