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读书笔记|苏格拉底的申辩

Reading Notes|Socrates' Apology

2023-05-31 17:20
读书笔记|苏格拉底的申辩
  • ​作者美玉于斯,鸣谢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身前亦如中国的孔子,述而不作,关于他的言行主要由弟子柏拉图记录在各篇对话录中。

苏格拉底生活在2500年前的雅典民主时代,《申辩篇》记录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自我辩护,当时雅典法庭的陪审团成员在投票中以280:220判他有罪。

自知其无知

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古希腊有位叫凯瑞丰的人,他非常崇拜苏格拉底,有一天他去德尔菲神庙祈福时问了一个问题:“世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女祭司回答说:“没有谁比他更聪明。”

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知道实际上我一无所知。”

这个因为“智慧”而遭人嫉恨的苏格拉底为什么这么说呢?是不是太矫情了?

其实苏格拉底听到神谕之时也一样困惑,经过苦思冥想,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如果我能找出一个比我聪明的人,就掌握了驳斥神的证据。

于是他遍访雅典城的各种聪明人,结果呢?

一个官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聪明,然而他却自以为聪明;

一群诗人,不是靠聪明智慧,而是靠天分灵感进行创作,实际上却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一位工匠,因为手艺精湛,自认为在其他许多事情上也无所不知;

……

陷入困惑的苏格拉底后来慢慢领悟,只有神才是智慧的。而凯瑞丰所获得的神谕,暗指人类的智慧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智慧的。

苏格拉底被认为是雅典城最智慧的人,只是因为相较于其他人,他“自知其无知”。

那么苏格拉底的话是不是透着一种反智主义倾向呢?就像当年以交白卷为英雄的人一样?

当然不是!

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早已出现过一大批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像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等。苏格拉底年轻时也追随他们的步伐,慢慢的他发现这些研究关注的只是自然,人们更需要把目光转向自己的日常生活——人应该怎么活?

穷其一生苏格拉底思考着人生和道德、善和恶,他的“自知无知”本质上是对智慧抱着谦卑和敬畏的态度。

读书笔记|苏格拉底的申辩

灵魂的完善

像苏格拉底这样,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整日穿梭在雅典城的大街小巷拜访各路“智者”。因为“自知其无知”,在对话中不断采用“反诘式”的提问法,限对方于尴尬的境地,自然会遭人嫉恨。可是他为什么不“从众”,知难而退呢?

他说:当我发现一个人不聪明,就协助神揭示出他不聪明。我乐此不疲,因为我在为神服务。

他说:雅典城像一匹身材高大、尊贵的马,由于形体庞大而行动缓慢,而我像是一只牛虻,不时地来刺激一下他它。我告诫你们,唤醒你们,指引你们。

他说:一个好人不应该花精力盘算生死这件事,而应该考虑所做的事情正确与否。

他说:我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我不会带他们来到法庭以求大家判我无罪,因为那样太作践自己。

他说:那些控告我的人,尽管恬不知耻,但却没有证据说我曾经收取过报酬。

他说:不要只注意你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应该首先考虑你们灵魂的完善。

他还说:奴隶不见了,人们四处寻找;美德不见了,人们却撒手不管。

无独有偶,孟子曾经说过:“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里的“放”是“丢失”的意思。

看来,生活在轴心时代的古圣先贤们不约而同的在社会失序之时,把问题的思考引向了人类自身。

苏格拉底身前一贫如洗,是他没有获取财富的能力吗?如果他愿意像同时代的其他智者那样向学生收取费用,他早已富有。

然而他知行合一,以“灵魂的完善”为人生目标,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探索真理,启迪民众。

读书笔记|苏格拉底的申辩

“不信神”和“蛊惑青年”

苏格拉底是因为上述两项罪名被控告的。

苏格拉底说,早上出门上法庭,发表观点时神都没有什么暗示,而以往谈到某些观点时会被神打断,说明神认为发生在我身上的是好事。我去死,你们活着,哪个更好呢?

从辩护词来看,苏格拉底是信神的,只不过他所相信的不是城邦信奉的神。

关于另一项罪名,苏格拉底辩护说,每一个雅典人都帮助了青年,帮他们提升了自我,唯独我这个不断向青年发问的人是个“蛊惑青年”的腐败分子吗?我教青年不信城邦信奉的神,这就是带坏他们吗?

用现代文明社会标准来衡量,苏格拉底的两项罪名根本就是“莫须有”——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是个体不言而喻的权利。

对于这种直接民主制度造成的“多数人的暴政”,柏拉图深恶痛绝,老师过世后他就出走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