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现代公民最常见也往往是最强烈的一种集体情感,我们是如此熟悉它,以致于它像空气一样是自然而然、不言自明的存在。
爱国,不就是爱自己的国家吗?
当我们不假思索地如此认为的时候,就陷入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陷进中,对于国家的内涵没有任何揭示。
国家的内涵,看似是小问题,实质是大问题。许多围绕“国家”的争论,都是由于各自对国家的不同理解造成的。虽然许多人都觉得自己是爱国的,但实际上,不了解国家,爱国就只能是盲目的。下面我通过阅读与思考,整理一文,供大家认识国家参考。
国家是理性统一的行为体
对国家最简单的认识是根据行政划分,打开地图,看看国家的疆界,就知道了。这种认识简单粗暴,但未揭示国家的本质。
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是一个政治的、阶级的范畴,国家是一种政治组织,是统治阶级的权力组织,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的核心是政权。 这是我国的主流国家观。
在国际政治学界,国家被认为是政治体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制度化的力量。它拥有主权,基于被认可的自决权、对特定领土内之人口所拥有的独立的合法权威,决定着权力归属与分配。
国家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理性的、统一的行为体,像理性的个体一样行事,有能力评估同自身安全相关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的利益并致力于实现它。
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强权即公理”,权力自身就是意欲的目标,因而是国家行为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与之对立,现代现实主义者认为,权力不是目的,而只是国家安全与生存的手段,保障公民生活的工具。
国家影响国内和国际环境,同时也受到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国家政治体系接受来自这些环境的输入,同时也通过自身的输出影响着环境。政治体系的边界是根据人、领土和财产来界定的。大多数人只能在一个国家享有公民权利,这一公民身份意味着与国家相联系的一组权利和义务。同样,国家的领土也是相互分割的,特定的一块土地应当且只能属于一个国家。关于其他财产权的权利也同样如此。
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对其内部主权和外部主权的约束。例如,随着法国整合到欧洲联盟之中的程度越来越高,法国政府事实上不得不向欧盟放弃部分主权,如放弃本国货币,采用共同的货币欧元,这种主权的丧失已经成为政治争论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国家通常不仅具有大而连续的疆域,还有为其公民所共享的民族认同。民族是一个高度紧密联系的群体,通常居住于共同的领土之内,拥有共同的认同。在民族国家中,对民族的认同和对最高政治权威的认同大部分是重合的,也就是说,现代国家往往是由拥有共同民族认同的个体所组成的。譬如中华民族与中国,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重叠的。
人们逐渐认为民族—国家是组成国家的自然方式,且通常也是一种理想方式。民族自决权的理念(即每一个民族都有权依照自己的意愿而建立自己的国家),已被写入国际条约中。
民族—国家最早诞生于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逐渐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欧洲转变为明确的民族—国家,并不是偶然的,它与新兴民族国家的政府关系极大。政府有意识地向治下的民众灌输共同体意识和共同的民族认同。这种做法非常严格,甚至采用大量强制手段,来促进共同语言、共同教育体系、通常还有共同的宗教信仰。这种共同体的熔铸过程有时是灾难性的,但它还是缔造了一个欧洲,其中许多国家的居民都有很强的共同体意识。
如今,许多国家都面临民族认同危机,尤其在非洲,许多新兴国家的民族认同非常低,导致国家建设困难重重。
百度:印度种族冲突
当前国家面临的挑战还有全球化的发展,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等影响。各国主权可能因此受到侵蚀,但是,国家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体系。
如今,独立的国家遍布全球,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近两百个。随着持续的独立运动,还可能产生更多的国家。
在国家的规模、历史、制度、文化、宗教、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国家间各有差别,这些差别又反过来塑造着各自的政治。但所有这些国家,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它们都拥有对其领土和民众的合法权威;大多数国家都拥有陆军、空军,有些还拥有海军。它们既征税又花钱;它们调控经济又维持公共秩序。国家都派遣驻外使节,又接受别国的大使;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一些国际组织。
随着政治、经济、信息等各方面全球化发展,国家间的共同特征将会进一步扩大。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政府、党派及利益集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将几者等同。
国家不等于政府、党派或利益集团
国家的范围比政府、党派和利益集团更为广泛。国家涵盖了所有公共领域内的制度机构以及所有的共同体成员(就其能力而言是公民),而政府、党派、利益集团是国家的一部分。
国家是一个持续存在甚至是一个永久性的实体,而政府、党派、利益集团是暂时性的、局部的组织,可以往复更替,也可以改革和重组。
政府是国家权威借以实施的工具。政府是国家在制定和贯彻国家政策过程中的“大脑”,使国家能够生生不息。
国家行使非人格的权威。国家机关的人员按照官僚制原则录用和培训,(通常)要求保持政治中立,从而使国家机关能够抵挡意识形态的狂热。
国家至少在理论上代表着社会的永久利益,即公共利益或公共意志。而政府代表的则是在某一特定时期掌权的党派的利益。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
迈克尔·G·罗斯金等著中译本《政治学与生活(第12版)》
鲍威尔等著中译本《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第十版)》
海伍德著中译本《政治学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