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这个长期戴着“失去的xx年”帽子的亚洲国家,今天,再一次被世人所关注。
10月9日下午,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化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约翰·古德伊纳夫以及日本化学家吉野彰摘得本年度的奖项,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突出贡献,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

是的,又有日本人得诺贝尔奖了。这已经是2000以来,日本获得的第19个诺贝尔奖了,相当于日本每年有一个人得诺贝尔奖。
2000年,白川英树,化学奖。
2001年,野依良治,化学奖。
2002年,田中耕一,化学奖。
2002年,小柴昌俊,物理学奖。
2008年,小林城、益川敏英,物理学奖。
2008年,下村脩,化学奖。
2010年,铃木章、根岸英一,化学奖。
2012年,山中伸弥,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物理学奖。
2015年,梶田隆章,物理学奖
2015年,大村智,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大隅良典,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8年,本庶佑,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9年,吉野彰,化学奖。
同时根据2015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汤森路透》发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业创新排名TOP100,全球创新企业TOP100 :日本40家;美国35家;法国10家;德国4家;瑞士3家!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美国第一名,2014年之后被日本超越。
再看看技术研发方面的状况,日本有4个指标名列世界前茅:
根据汇总的资料,日本公司在半导体、机器人、工程机械、机床、显示及碳纤维等八个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其中多个行业日本公司要么控制50%以上的份额,要么就是掌握了高端核心技术,对产业链影响很大。这些日本企业,有全球闻名的百年老店,还有一个个不为外界所知的隐形冠军,市场占有率极高,称霸各个领域。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比如三星,intel,苹果,高通等等,都要采用日本的高精度设备,配件,解决方案,就连iphone里1000多项核心部件就有一半以上来自日本)。
为什么日本能够在诺贝尔奖的竞争中,创造了惊人的纪录?
原因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不过,从一些很小的细节中,我们也许可以看出日本人在诺贝尔奖上硕果累累的一部分原因。应该说,日本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
1、日本国民崇尚教育,尊重知识,教育和科技工作者受到了全社会的崇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看过日本的纸币?
一千元日币上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学家;五千元日币上是樋口一叶,日本著名文学家;而最大面额一万日元上那个目光坚毅、面色严肃的人,是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
野口英世

樋口一叶

福泽谕吉

日元上的人物,全部是在教育,科学,文化界为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并通过这种潜在影响无形中告诉日本民众,应以学者为骄,他们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是值得全日本人民崇敬和怀念的。
一位日本人曾说,把这些人物印在纸币上,就意味着日本人可以天天和这些先贤人物在一起,长此以往,这些国家英雄就会深入人心,成为日本人民思维的一部分。
2、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科研人员安心创造。
从2005年到2015年,日本这十年的科研经费平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居发达国家首位,而2016年美国为2.8%,约4650亿美元。日本比美国投入比重还要高!步入科技大国的行列。
即使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面对着泡沫经济崩溃之后严峻的经济形势,日本政府也依然不吝啬于科研投入。
但是,绝不只是足够的科研经费那么简单。
在日本,高校老师不会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科研成果而担心受到冷落或失去饭碗,在研究过程中,也很少受政府和社会的诸如考核、评价等干扰,可以长期潜心从事研究。
3、日本的国民教育,重视孩子们好奇心和创造精神,鼓励全民读书的风气。
大隅良典总结自己的探索经历,有一段话充满了画面感——
对大自然和周围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是引领诺贝尔奖获得者从小走进科研世界的重要原因。

鼓励“全民读书”风气,更是让诺奖获得者受益终身。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在《直言教育》中写道:“在我的整个初中、高中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阿维尼翁的动物》、《橄榄树上的伞菌》...他于我可以称为心灵之师,对我的人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以下为全文↓↓↓
可怕的日本
无情到令人感到恐惧!

“无情”的家长
在日本日本的公共交通上
你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孩子们独自一人或三三两两
穿过列车车厢
找寻空位

日本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很小的时候
都会结伴一起上学
这在中国式家庭中好像不常见
都说日本的孩子自己独立性很强
都是有原因的

“无情”的教室
除此之外
日本的无情还体现在教室上
在中国好的幼儿园基本约等于
好的师资力量
好的教学环境和好的设施

但是在日本幼儿园不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
他们的课室都极为简朴
看不到一点“豪华”和“现代化”的影子
教室中最硬的设施可能就是
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和收录机
这跟国内的“五幕一体”的设施比起来
差的很远

“无情”的重量
除了设施之外
国内和日本的教育方式
也有很大的差别
在日本你会看到孩子除了书包之外
还会拿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包
这些包里有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
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
....

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
就要学会自己整理东西
每个包是干什么的都要牢牢记住
然后使用完还要把东西
再放回每个包中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
让小孩子拿这么多东西
累着孩子怎么办???
在日本
孩子的独立能力更像是一种习惯
如果从小不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种意识
到长大了再培养
会很难

包括他们跟家长一起出游的时候
孩子也是自己背着包
就包括
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儿园
即使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包包
这可能就是日本式教育想要表达的观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东西自己拿
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

“无情”的老师
背着包到了学校
孩子们就要面临另一个挑战
就是换衣服
对于2~3岁的孩子
每天都要重复那么一套换衣程序
老师都是站在一旁看着
从不伸手帮忙

每天到幼儿园后
换衣服、放联系手册
自己贴当日的sticker、挂手绢等
这些都要靠孩子自己完成
如果你觉得这样已经够无情了
那么你就错了

“无情”的午餐
在本还有更无情的事情
就是吃饭
很多学校都会提供营养午餐
但是孩子们
都还是会带着餐垫和环保筷

在日本,学校食堂的卫生标准
要高于普通餐厅
里面的厨师们也个个都全副武装
就拿一所普通小学的午餐来说
学校一共682个学生
加上老师和教职人员
5个厨师要在三小时内
做出720份食物
每天也是不小的挑战
菜色当中有土豆泥

这就是日本无情的地方
土豆泥的土豆全部都是由学生自己种出来的
这绝不是一间学校的特例
而是日本政府一直以来的鼓励做法
学生亲自下田耕种
这样才能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
才会更加珍惜

学生吃完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拆牛奶盒
在日本有午餐值日生
他们除了分发食物之外
还要收集大家拆开的牛奶盒
清洗干净之后,还要晒干
第二天再送去学校的回收站


有人说
吃个饭为什么还要搞得这么复杂
这其实是为了让孩子
在劳动与合作中
培养起最初的责任感

“无情”的运动会
日本的无情还体现在运动会中
即使不到1岁的孩子入幼儿园
也要参加运动会
而且很多人辛辛苦苦准备运动会
都是为了得到冠军
但是在日本的学校很多是没有个人冠军的

因为比赛都是团体赛
没有个人赛
最终只有胜利的团队
这就跟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一样
以后工作也好,生活也好
要以“大局为重”

“无情”的体育课
说起运动
日本的体育课和国内的可是有很大的不同
国内的体育课很多时候都是自由活动
但是在日本却不是

日本中小学每天都有体育课
学生放学后
还有规定的1小时锻炼时间
这才是硬碰硬的“家庭作业”

来我们来看看日本的体育课是什么样子的
▽
侧空翻

▽
叠罗汉

▽
跳马
“无情”的自由活动
动画片中的场景全部都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日本学校的自由活动时间
和中国的也有很大的不同
很多的日本学校都有
属于学生的“小花园”和“动物园”

学校会设有“保育员”的工作
是大家轮流来照看植物或者小动物
既培养了爱心也锻炼了耐心

无情的规则和礼仪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课本
没有数学、拼音这些课程
有的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图画书)
那么教什么呢?
"教孩子们学会微笑待人和说谢谢!"

在日本无论你走到哪里
你都会发现和你说话的人都是面带微笑的
而且在日本你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
这已经成了日本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从幼儿园阶段开始
孩子们被要求遵守许多规范
包括遵守排成一路纵队行走等交通规则
不能在电车或公车上吵闹等礼仪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从小教育儿童在过马路时要高举自己的手臂
让驾驶员叔叔看到自己
每个儿童都要做到
否则就会被老师批评教育

这也就是在日本
为什么会没有人插队
为什么会没有人闯红绿灯
因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
这样做是不对的

在很多家长看来
有些要求可能是“苛刻”的
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从小苛刻的要求
公交上没有人给孩子让座
父母不给孩子背书包
孩子两三岁就能自己出门买东西
孩子从小就知道不依赖别人

虽然每个地方的教育理念不同
但是有时候
还是要学会“放手”
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
写了这么多,希望有助于大家打开眼界,看一看真实的日本!一个弹丸之地,却能够取得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每年一个诺奖,背后的人生百态,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