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Mr. Tao Xingzhi's Famous Educational Saying: Come With A Heart, Don't Take Half A Grass

2023-06-02 22:00
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言

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 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 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

◆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先生谈为师——教学合一

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资料图片(《光明日报》发)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所以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二理由。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

总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了这样的联络,然后先生学生教能自得自动,教有机会方法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先生谈培养——激发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资料图片:陶行知(右)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团结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光明日报》发)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如何激发儿童创造力?

第一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第二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在爱迪生时代,美国学校的先生也是非常的顽固,因为爱迪生喜欢玩化学药品,不到三个月就把他开除!幸而他有一位贤明的母亲,了解他,把家里的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了解,才一步步的把自己造成发明之王。那时美国小学的先生不免也阻碍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希望保育员或先生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

第三要解放小孩子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

第四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第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

(一)需要充分的营养。小孩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而至于夭折。

(二)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否则必定要困于日用破碎,而不能够向上飞跃。

(三)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先生谈自省——每天四问

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资料图片(《中国教育报》发)

首先,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我们必须建立“健康堡垒”。要建立健康保垒,必须注意几点:

1、科学的观察与诊断。要用科学的卫生方法,好好地调节自己的身体,不致生病!

2、“饮食的调节与改进”。德国有一位大学教授,对自己儿子的营养,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为什么有这样好的身体,可以担任这样繁重的事情?就是我的父母把我从小时候的营养就调节配备得很好,所以身体健康得像钢筋水泥做的一样”。

3、“预防疲劳的休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固然不对,但是过分的用功,过分的紧张劳苦工作,也于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有妨害。妨害着脑力的贫弱,妨害着体力的匮乏,甚至于大病,不但耽误了学习和工作,而且减损于全生命的期限!所以我在去年早已提出“预防疲劳的休息”问题,希望大家时时提示警觉,预防疲劳。天天能在兴致勃勃中去工作学习,健康必然在愉快中进步了。

其次,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和源泉”。现在我想到五个字:

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

第二个,是“集”字。集是“搜集”的集。

第三个,是“钻”字。钻是“钻进去”的钻,就是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宝贝。

第四个,是“剖”字。剖是“解剖”的剖,就是“分析”的意思。

第五个,是“韧”字。韧是坚韧,即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性战斗”的韧。

再次,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

第一点是要“站岗位”。各人所负的责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岗位,各人应该站在各人自己的岗位上,守牢自己的岗位,在本岗位上努力,把本岗位的职务做得好,这是尽责任的第一步。

第二点是要“敏捷正确”。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错弄坏事情的。

第三点是要“做好为止”。

最后,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

先说“公德”。一个集体能不能稳固,是否可以兴起来?就要看每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能不能顾到公德,卫护公德……我们在每一个行动上,都要问一问是否妨碍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再说“私德”。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成为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