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康德:即便最严格的省察,也不能完全弄清隐秘的动机

Kant: Even The Most Rigorous Examination Cannot Fully Reveal The Hidden Motives

2023-06-02 22:04

康德:即便最严格的省察,也不能完全弄清隐秘的动机

今天的分享仍是阅读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摘抄笔记。为了方便理解康德原意,也为了表达本人见解,在摘抄笔记有一定的见解,由于是个人的看法,随意性较大,不喜欢的读者请跳过不读。下面是笔记(加粗黑字体)及见解部分:

1、实际上即便通过最严格的省察,也绝不能完全弄清隐秘的动机,因为如果说的是道德价值,那么问题并不在于人们看到的行为,而是在于行为的那些不为人看到的内在原则。

见解: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人心是个谜”。我想康德所说的隐秘动机,实际上已经触碰到我们灵魂的原始混沌处。在这原始混沌处,我们那些清晰明了的欲求因一下子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而变得不知所措了,同时这种不知所措又不是完全一无所知,而是隐含着一种难以说清道明的欲求。维特根斯坦说“对不可说的我们只有保持沉默”,估计就是针对这种原始混沌的欲求而言的,在此老子那“可道又不可道”的道也具有这种特征。而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康德所说的隐秘动机就很类似于人的潜意识。

康德:即便最严格的省察,也不能完全弄清隐秘的动机

现代理性的一大特点是人行为动机的清晰明了,比如学生时代以考上好学校为主要目标;工作后以挣钱或价值实现为最大目标。这种动机并不抽象,这是正常人都能理解的,也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理智特点。但在这种理智的表象背后,仍有些隐秘的动机难以把捉,比如人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对永恒的渴望,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无论在哪个社会哪个时代,都必然有部分人会自觉地追去哲学、宗教、神秘科学,甚至迷信。

2、人们能够给道德出馊主意的,也莫过于想从实例中借来道德了。但每一个表现给我的道德实例,本身都必须事先按照道德性的原则来判断,看他是否配被当做范例来用。即便是福音书中的圣者,在人们把他们认作圣者以前,也必须事先与我们对道德完善性的理想进行比较。

见解: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好人时,仅仅因为他是好人吗?当然不是。如果我们心中没有一个关于好人的概念(通常以某好人的形象出现),就无法对一个人之好与不好形成一个明确的判断。而根据康德的意思,我们心中的好人概念恰当与否是无比关键的。比如,我的好人概念是谁对我好谁就是好人,所以一向对我很好的父母就是天底下的好人。在此,我的关于好人的概念恰当吗?不需多说,答案是很明显的了。

康德:即便最严格的省察,也不能完全弄清隐秘的动机

3、模仿在道德领域根本不成立,实例只是用做鼓励,也就是说,它们使法则所要求的东西的可行性不受怀疑,它们使实践规则更为一般地表达的东西变得直观,但绝不给人以权利把它们存在于理性中的真正原型置于一旁,只按照实例行事。

见解:应当是实例为道德服务,而不是由实例来决定道德,我想这样说就好理解了。

4、应当先把道德的学说确立在形而上学上,在它站稳后,再通过通俗性使它易于接受。但是在原理的一切正确性所取决的最初研究中就已经想顺从通俗性,这却是极其荒唐的事情。不仅是这种行事方式绝不能要求一种真正的哲学通俗性的罕见功绩(因为如果人们在这里放弃一切审慎的洞识,就根本不存在让人通俗易懂的技巧),而且它还暴露出由拼凑起来的观察和半玄想的原则所构成的一种讨厌的杂拌。

见解:谈道德的形而上学,实际上就是谈道德的最高原则。一个理性存在者应当从最高原则出发将道德降回到日常事务的判断中,否则的话,道德的实践就很可能因为我们一时的喜好,偶然的机会,欲望的冲动以及外界的诱惑而扭曲变形。

康德:即便最严格的省察,也不能完全弄清隐秘的动机

5、自然的每一个事物都按照法则发挥作用。唯有一个理性存在者具有按照法则的表象亦即按照原则来行动的能力,或者说具有一个意志。

见解:在自然中,一切都是按照特定规则而必然发生的,因此自然是宿命论的。而理性存在者虽也按一定的规则行动,但这个规则不唯由外在强加,而主要是由内在原则来决定,因此人具有行动的自由,而由于人具有行动的自由,他就得承担与其自由相应的风险。

照此看来,你是一个合格的理性存在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