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傅佩荣:读书依据哪些原则?为什么说你读的书很可能毫无意义?

Fu Peirong: What Principles Do You Base Your Reading On? Why Do You Say That The Book You Read Is Probably Meaningless?

2023-06-03 00:08
傅佩荣:读书依据哪些原则?为什么说你读的书很可能毫无意义?

若不读书,心灵迟早会有饥渴之感,只是这种饥渴感是没有快餐可以化解的。

​​现代人的休闲项目越来越多,唯有“阅读”是被忽略的。

读书的用处究竟何在?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阅读呢?

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两位学者的读书观,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蒙田:读书必须活用

蒙田是法国作家,饱读经典作品,下笔犀利反讽,论述则发人深省。

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人们不读书,而是读书不消化。

他说:“植物会因太多的水而溺死,灯会因太多的油而窒息;

同样,人的思想会因饱学装满纷繁杂乱的东西,以及理不出头绪,压得弯腰驼背,枯萎干瘪。”

“饱学”原是好事,但是所学的知识必须活用。

否则,“那些知识口耳相传,不过用来作为炫耀、交谈和引经据典的资本,有如一枚毫无意义的钱币,除了计数或投掷外,再没有其他的用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半句所指的情况即是如此。

能思考,才有判断力。

希腊有一句名言:“判断力不强,学问再高也无用。”

所谓判断力,一方面是针对具体生活中合乎情理的状况而言;

另一方面则是指“做人处事的道理”,由此使自己日趋善良。

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自从出现了有学问的人,就再也没有正直的人了。”

这话说得尖酸,但是意思接近孔子所谓的“文胜质则史”。

亦即批评那些虚浮者,懂得说些漂亮的门面话,甚至引经据典来装饰,却欠缺一份真诚的心意。

人一旦缺乏真诚的心意,在德行上必有所偏差,时日一长,就会慢慢“变坏”。

傅佩荣:读书依据哪些原则?为什么说你读的书很可能毫无意义?

2 梭罗:读书就选最好的

美国作家梭罗,以《湖滨散记》而知名于世。

他想体验“从容不迫地生活,只要对付生活所必须的最基本要素”,就在28岁时离开家乡,到华尔腾湖畔隐居,在那里住了两年两个月。

他暂时避开了社会与人群,但是心灵并不孤单,原因就在于有阅读的陪伴。

他在为自己建造屋舍时,整日忙于工作,但是始终没有忘记把荷马的史诗《伊利亚德》放在桌上,一有空闲就翻阅几段。

梭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书本是世界的珍宝,世代与国家最优良的遗产。最古老最好的书,很自然也很合适地放在每一间茅屋的书架上。”

这里所说的书,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经典作品。

经典是超越时空的,当然具有永恒的价值,但是我们能否只读经典呢?

梭罗的主张是,要读就选最好的。

他说:“不要终身坐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室里。许多人能读就满足,或听到人家阅读就满足。”

对此,我的看法比较温和,就是“下学而上达”。

所“下学”者,是为了助人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道理;

但是这种道理终究必须“上达”于经典作品,才能得到完整的呈现与根本的启发。

然而,现实终究是“下学”者众而“上达”者少。

梭罗曾怅惘地说:“假定一个人刚刚读完一部最好的英国书,你想他可以跟多少人谈谈这部书呢?

再假定一个人刚刚读了希腊或拉丁原文的古典作品,就是文盲也知道颂扬它的;可是他找不到一个可以谈谈的人。”

这让我们想到了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

意思是:若不学《诗经》,将没有说话的凭借,或者说话没有内涵与水平。

但时至今日,情况可能变成“学诗者无以言”。

一个人学诗之后,反而不知如何说话,或者找不到可以交谈的人了。

梭罗的感叹使人心惊。

他说:“我们真是一些小人物,在我们智力的飞跃中,我们可怜得只能飞到报章新闻那样高。”

今天大家习惯从电视、手机上获得各种新闻、资讯,并视之为“精神食粮”,不是正好应了梭罗的感叹吗?

傅佩荣:读书依据哪些原则?为什么说你读的书很可能毫无意义?

3 读书要把握的原则

蒙田与梭罗都是善于读书与写作的人,所定的标准自然较高。

但是,假如一个人想要使自己的心智成长,若不取法乎上,又该效法谁呢?

因此,关于读书,我们要把握这样几点原则:

首先,要经由阅读与理解,直到领悟知识的乐趣;

其次,是在生活实践中与知识互相印证,使自己拥有更大的自信与主动能力;

接着,则是“变好”的要求,亦即在品德方面向上看齐。

三者之外,还有纯粹欣赏的余地,作为生活调剂与休闲项目。

读书,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心灵的必需品。

若不读书,心灵迟早会有饥渴之感,只是这种饥渴感是没有快餐可以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