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邓安庆:我喜欢的十部中短篇小说集(附推荐书单)

Deng Anqing: A Collection Of Ten Novellas And Short Stories I Like (with A List Of Recommended Books)

2023-06-03 02:00
邓安庆:我喜欢的十部中短篇小说集(附推荐书单)

我对中短篇小说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写长度在三到五万字左右的小说。这个长度,一来不算短,人物、情节可以从容铺开来写;二来又不算长,不用耗费很长时间在上面,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写完。

但我感觉中短篇小说对一些小说家来说是个短期存放的仓库,其最终目标还是长篇,那些零碎边角料先用中短篇的样态存着,不出意外的话,常能在他们完成的长篇中看到这些嵌进去的片段。

这种中短篇,有些读起来“过满”(放在长篇的篇幅中无碍,中短篇体量撑不住它),有些“过瘪”(没有完整的架构支撑,过于散乱)。

另外一个是短篇小说的自洽问题,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其中涉及到对于“短篇小说究竟是什么”的理解:

1:古典式的短篇想必就是这样自洽,前面的有头,后面必有尾,信息既然产生必然被消耗,这的确是源于它的起源,无论长篇、中篇还是短篇,区别仅在于体量,而结构却是圆融的。

2:现代式的短篇却自有它的‘短篇精神’,短篇就发挥长篇与中篇所不能有的优势,它可以是片段式的,不需要这样非要结构完整,也可以是无情节的,完全是意识的流动,总之可以尝试的很多。

我认为中短篇小说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体裁,很多杰出的小说家都创作出了非凡的中短篇杰作。

下面是我这些年来读过的且非常喜爱的一些中短篇小说集,跟大家分享一下:

《母与子》

(爱尔兰)科尔姆·托宾 / 柏栎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1-9 / 25.00元

科尔姆·托宾的小说圆熟流利,细微的情感捕捉,舒缓从容的节奏,很容易让人融入进去。不错。

《父亲的眼泪 》

(美)约翰·厄普代克 / 陈新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2-4 / 27.00元

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进入晚年的厄普代克,"生命在时间里"成了一再书写的主题,年轻时候的事情一再拿出来在晚年的时光中重新咀嚼,然而物是人非,只有时间沉淀下来厚重的粘稠的感触。

《人性的因素》

[英] 毛姆 / 陈以侃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8-1 / 62.00元

每次读毛姆的小说,总是特别愉悦的。这本书多数小说以"我"的限知视角来讲述,但并不严格遵循,有时候"我"不在场,故事还在进行,忽然变成全知视角。这个视角过渡毛姆懒得处理。再一次叹服毛姆圆融流畅的叙事技巧,张弛有度的节奏感,看起来容易,写起来难。

《到十九号房间去》

[英] 多丽丝·莱辛 / 杨振同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0-10 / 65.00元

莱辛骨子里是一个知识分子,所以她不论对男人、女人的两性关系,还是对政治议题等都有自己的深层思考和关注。

诺奖颁奖词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能概述她的特点,就是"描述之清晰"。 我觉得莱辛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清晰,她的短篇小说里面写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事件,都是以非常清晰、有力的笔触写的。

《哀歌》

[日] 远藤周作 / 赵仲明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8-6 / 49.00元

对于长篇小说型作家来说,中短篇小说往往是他们练笔用的过渡之作。《哀歌》就是作者在写《沉默》之前的练笔,因而可以看到关于宗教信仰的内心挣扎和历史故事,是反复出现的。

撇开这些,单就这本书而言,中晚年多病多灾,夫妻情感淡漠,人与人之间暖意稀薄,读来十分哀沉,时常让我想起杜甫的一句,"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动物园》

[日] 乙一 / 张筱森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6-8-1 / 49.80元

很好读。看的时候有矛盾心理:

一方面觉得构思好精巧,氛围营造和节奏把控都很棒,每一篇小说都重新建构一套世界法则,并沿着这个法则发展出一个精致的故事;

另一方面又忍不住问"会不会太好读了?"乙一在构思某些机关时会往有利于情节的推动来设置,我会觉得有些太过轻易,感觉是否可以"涩"一点"难"一点,这需要作者在细节处胶着……

不过这样也违背了他流畅干净的文风了吧。

《跳舞女郎》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 钱思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6-3 / 37

阿特伍德长篇和短篇的处理方式有区别,长篇更重情节延续和细节铺陈,作者是隐身的,但短篇作者扎实细节之中,有敏锐复杂的女性意识和精妙妥帖的比喻,作者也不隐藏,锋芒毕露。

《你一生的故事 : 特德·姜科幻小说集》

[美] 特德·姜 / 李克勤、王荣生、Bruceyew / 译林出版社 / 2015-5 / 36.00元

由科学领域的某个理论、猜想,作为生成小说的引子,好看的倒不是故事性,而是这个引子推演下去,会呈现出怎样的情况。

小说的矛盾点常常是:理论可以达到的程度与人类自身的局限所形成的张力。作为文科生,对科学领域纯粹是白痴,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也不能充分深入地体会。

《鸽羽》

(美) 约翰·厄普代克 / 杨向荣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5 / 45.00元

晚上读密集厚实的小说真是催眠利器,那种阅读的愉悦感与舒适的倦怠感绞缠在一起,读着读着睡着了,过一会儿,又怀念那种感觉,就爬起来再看。

一而再,再而三,终于抵抗不住了,终于昏死一般地睡过去,那真是一觉睡到天亮的好觉啊。

《亲爱的生活》

[加]艾丽丝·门罗 / 姚媛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14-5 / 39.50元

在愤怒、羞耻、高兴、难过、伤心这些明确界定情绪状态的词语之间,还有很多没有命名的中间状态,现实生活我们能感受到,但无法用言语说明。门罗的小说经常会去捕捉和命名这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