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白先勇:黛玉之死

Bai Xianyong: The Death Of Daiyu

2023-05-31 19:02
白先勇:黛玉之死

宝玉听了《醉打山门》之后,大有启发,到最后他说,我也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黛玉听了《牡丹亭》的“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听得黛玉惊心动魄。我们都知道《牡丹亭》的故事,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到了那个地步,情简直是一种形而上的(metaphysical)、隐喻式的力量,所以它比西厢又高了一层,变成爱情神话了。《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西厢记》当然对于汤显祖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更是启动了《红楼梦》。曹雪芹好几个地方都引用《牡丹亭》里的曲及回目,元妃点戏也点了《牡丹亭》。汤显祖对于情的解释与设计影响了曹雪芹,《红楼梦》更往前走了一步,对情的解释更广、更宽、更博。

黛玉听曲,她是特别有慧根的人,一听,心中有所感。她一直能感受到自己命运的。她是绛珠仙草到这个世界上来还泪的,这一点她冥冥中似乎感觉到了。她的感悟,到二十七回,她重要的一篇自挽诗出来了,那就是《葬花词》。她从花感悟到生命的局限,所以她要葬花,她又听到这段【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本来一片姹紫嫣红,杜丽娘一进去的时候,只看到断井颓垣。可能在这所有人物里面,林黛玉跟杜丽娘这女孩子最相近了。

第一,两个人都很年轻;第二,对爱情的追求非常执着,甚至可以死。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为了这个情,最后把自己烧掉。杜丽娘也是为情而死。不是元妃点了四出戏吗?中间有《离魂》,就是暗伏黛玉之死。林黛玉跟杜丽娘最相近的,就是对于时光、青春、生命流逝的敏感,杜丽娘年方二八,已经感受到这个威胁,感受到自己芳华虚度,所以才有春末游园的感慨。这也就是我们中国抒情诗的一个大传统,伤春悲秋。从一开始到现在,不用说唐诗宋词,就是到了明朝的传奇,这个大传统一直持续,尤其在《牡丹亭》里面,又往前推了一步。

《惊梦》的折子,它有许多曲牌连起来,《寻梦》那一折,更是有十七个曲牌连起来,讲的就是伤春悲秋,一步一步,写得好极了,写得美极了!把宋词又往前推了一步。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寻梦》那几折,莺声燕语落花纷飞。在《惊梦》的时候,女主角的梦中情人柳梦梅出来了,一开头就唱 “则为你如花美眷” ,像你那么美的一个人,很可惜啊,“似水流年” 。我想黛玉听了这一句非常警觉,无论多么美的如花美眷,抵不住似水流年,再好的鲜花也挨不过秋冬。黛玉一听“ 心动神摇 ”,刺激到这个地步。最后讲荼靡花, “开到荼靡花事了” ,春天已经没有了,最后的收尾是惜春、伤春,欢乐底下一种暗暗的哀伤。

我想,黛玉听的这个曲子,乾隆时代是这个调调,现在还是这个调调,不要小看这个曲子,我十岁的时候就是听的这个。那时在上海看梅兰芳跟俞振飞演的《牡丹亭》,演的就是《游园》中【皂罗袍】这一段,十岁的孩子听进去了,我大概没有心动神摇,但也深深印在脑子里了。几十年后我就制作了青春版《牡丹亭》。

《葬花词》不光是黛玉的自挽诗,也是挽一切美好短暂的东西,挽那些落花,也代表对所有短暂繁华的一种哀悼,对文明高峰将渐渐走下坡的哀悼。伤春悲秋的抒情诗传统,到了这个时候,可能是个顶点,再往后,可能找不出一首这样的诗。从汤显祖的《牡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那个系列下来,到了《葬花词》,又翻起一个高峰,这是抒情诗的传统特别动人的一章,因为它又涉及了黛玉的一生,有一出戏剧在里头,所以我们念起来,感受特别深刻。

黛玉常常会有感身世孤零,这个时候她就作诗,借着诗来叙述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葬花吟》、菊花诗,秋夜写的感怀诗,一直一直过来,每一个阶段都指向她最后的悲剧,指向她的死亡。

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了以后,黛玉跟他的感情又深了一层,之前,两个人已经交心了,此刻更进一层,等于有了信物。

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 :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 ;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 ;又来了悲喜交集! 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 ;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 ;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馀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写道 :

湘江,潇湘妃子,这些诗讲的是一个字 :泪!记得吗?太虚幻境里面,不是说她“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是来还泪的,所有的情都在泪里。宝玉给了她这个手帕,她在上面写了她自己的生命。

一本杰出的小说,一定有几场非常有力量,可能是作者处心积虑安排、剪裁的。其实从黛玉葬花开始,就一直在铺排她最后的结局,后四十回写黛玉之死,的确是前面的设计,在这里实现了,发挥了它的力量。黛玉之死,一步一步安排很多征兆,大家记得中秋夜她在联诗的时候吗?最后一句是“ 冷月葬诗魂 ”,点出了最后焚烧诗魂的结局。晴雯死了,宝玉写了《芙蓉诔》祭悼,无意间对她讲一句 :“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注意,茜纱窗是黛玉住的潇湘馆的纱窗,祭晴雯变成了祭黛玉。到了闻秋声抚琴的时候,“嘣”的那个君弦断掉了,弦断人亡。这一连串下来,都在准备这一场,如果这一场接不上前面的铺陈,那就失败了,整部书就要大打折扣。

焚稿断痴情,我讲了那个手帕有用处,那么早的时候出现了,中间大家还记得吗?“感秋声抚琴悲往事”那一回,她在翻旧东西的时候,又看到这两块手帕,很感触他们小时候那种很亲近的感情,掉下泪来。那等于又提醒读者一下,这两块手帕的存在。这个时候发挥最大的力量了。

这就是好小说,黛玉要表现她自己的那种决绝,怎么表现呢?哭喊不出来,吐血也没用了,这个时候就是焚稿,用火烧诗稿,也就是焚她自己,自残,自焚,自己烧掉,一点不留,“我的情在这世界上通通不留”,这个时候你会觉得,黛玉不再是那么柔弱,这样一个弱柳扶风的女孩子,她要维持她的尊严(dignity)。她的爱情被这些人这样子捉弄,爱情对她来说是神圣的,是唯一的,是胜过生命的东西。她的爱情被践踏,贾母、王夫人不了解她、唬弄她,怎么宝玉也不出来为她辩护、说话?这世上再没有人了解她这份情了,要把它烧掉、焚掉,她是决绝的,突然间你会感觉这个人物变大了,她的层次(dimension)丰富了,不再光是柔弱无助,她掌握自己的命运了。自己焚掉稿,自己了掉这段情,黛玉的个性在这个地方一转,写得好!而且是用那两块手帕发挥作用。

黛玉之死是这本书的大高潮。我们回到第五回太虚幻境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等于是对金陵十二钗的挽歌。

第一首〔终身误〕,讲宝玉、黛玉、宝钗三个人的关系和命运。“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虽然是金玉良姻,宝玉心中最恋的还是木石前盟,就是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缘定在灵河畔的前世盟言。“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虽然是对着薛宝钗,雪就是薛。“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还是忘不了黛玉。“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人生的美中不足现在信了。“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虽然宝玉跟宝钗是一段美满姻缘,像梁鸿、孟光夫妇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可是心中还是有遗憾的。

第二首〔枉凝眉〕,讲的是宝玉跟黛玉之间的缘分。“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指绛珠仙草、神瑛侍者。“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没有奇缘怎么偏偏又遇他呢?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如果有奇缘,最后又是一场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他们两个那一段情终是镜花水月。“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这是哀悼他们两人之间以泪还情、泪尽就人亡了,这眼泪哪禁得起流那么多啊!第五回的时候那两首挽歌,哀挽宝黛之间的爱情如水中月、镜中花,最后还是一场空。

好,后四十回收网了,那些故事的情节一个个收尾,才能自圆其说,整本小说才有比较完善的架构。当然很多红学家研究,说曹雪芹这本书后四十回不是他写的,是高鹗续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得到认可的一个理论是,后四十回曹雪芹早有了稿子,这稿子佚失了,后来程伟元他们又去一点一点收回来,可能有一些未定稿,是由高鹗修订完成的。我比较偏向这个理论,我觉得不可能是另外一个人写的。另外一个人写的话,第一,这个千头万绪处理得那么好 ;第二,人物的语气笔调接得那么顺,哪个人该那时候讲那话,能够连贯。第三,有几回写得那么样精彩,比如黛玉之死,我觉得那个感情应该是原来的作者写的。

曹雪芹写这本书,现在已经肯定有很深的自传成分在里头,所以他写起来等于是一本《追忆似水年华》,前面写得兴高采烈,后面写得满腔悲哀愁绪。某一种了悟之后,他对人世间有那么深刻的怜悯(compassion),如果是另外一个人,没有实际经历过像曹雪芹家里的事情,后面四十回哪有可能跟他一样,有那么深层的感情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