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大概是今年春节档最大的惊喜,截至昨日《流浪地球》票房已经达到31.6亿,排名已超过《我不是药神》(31亿),目前位列中国影史的第五位。
围绕《流浪地球》产生了诸多讨论和争议,不过很多人也表示看过电影之后燃起了对科幻的好奇和热情。
下面这个科幻书单,从入门级到骨灰级,都是大刘亲自推荐,看过电影,来跟随这位科幻大牛一起进入科幻文学的世界吧。
“相对于其它类型文学,国内翻译出版和原创的科幻长篇小说数量不是很多,分成四个级别推荐有些勉强,只能按风格进行一个大概的区分。”
——刘慈欣
入门级
01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包括《海底两万里》、《从地球到月球》、《机器岛》等。凡尔纳的科幻作品尚未完全从欧洲的探险小说中脱胎出来,但科幻文学最具魅力的因素已经显现,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角色首次在小说中出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代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虽然小说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不是科幻而成为现实,但丝毫没有降低作品的魅力。需要指出的是:凡尔纳的作品风格十分独特,在以后的科幻文学中几乎没有再现。
02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包括《时间机器》、《世界之战》、《隐形人》等。威尔斯的作品在社会学方面比凡尔纳要复杂许多,同时也颠覆了凡尔纳的技术乐观主义,展现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凡尔纳相比,威尔斯对世界科幻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对外星人和时间旅行等的描写,对生物科学的描写等,都为以后的科幻小说提供了最初的范式。
职业级
阿瑟·克拉克
01
《天堂的喷泉》(阿瑟·克拉克),技术型科幻的典型代表,以技术构思为核心展开想象和故事。这种类型被称为坎贝尔式的科幻小说,迄今仍代表着最为大众认同的对科幻文学的定位。
02
《火星编年史》(雷·布莱德伯里),文学型科幻,但却不像后来的新浪潮科幻那样晦涩和前卫,这本书让你体会到科幻可以拥有怎样的诗意和美。
03
《一九八四》(奥威尔),社会学内核的科幻小说,对一种可能的未来社会形态进行全景式的描述。
明星级
1、《2001——太空奥德赛》(阿瑟·克拉克),电影和小说都是科幻文学中最经典的作品,展现了科幻想象和科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与拉玛相会》(阿瑟·克拉克),用科幻想象构建的一个宏伟而精巧的世界。
3、《基地》系列(艾萨克·阿西莫夫),用科幻构建的银河系人类史,很长,但为科幻迷之必读。
4、《沙丘》系列(弗兰克.郝伯特),同是科幻中的人类史,在文学上比《基地》更色彩丰富一些。
5、《机器人》系列(艾萨克·阿西莫夫),以严谨的科幻设定为基础构建故事的曲范。
6、《深渊上的火》、《天渊》(弗诺·文奇),最新视角下的太空史诗。
7、《安德的游戏》(奥森·斯科特·卡德),人类面对太空异族的成长历程,只推荐系列的第一本,后面的良莠不齐,可选择阅读。
8、《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古恩),一个内涵丰富的人类镜像世界。
9、《日本沉没》(小松左京),近未来科幻的经典,宏大而严谨,对大灾难的描写无与伦比。
10、《三体》系列(刘慈欣),一个中国人对人类和宇宙未来的想象,从文革到时间尽头。
骨灰级
1、《红火星》、《蓝火星》、《绿火星》(斯坦利·罗宾逊),最硬的科幻之一,像亲历一个超级工程的工程师写的回忆录,描述人类开拓一个新世界的伟大历程。
2、《城堡中的男人》(菲利普·迪克),架空历史的经典,故事隐晦细致而不动声色,背景在故事的进程中不为人察觉地展开。
3、《末日之书》(康妮·威利斯),时间旅行的经典之作,获星云雨果双奖,故事的在极其琐碎的叙述中缓慢推进,却充满了扣人心弦的张力,书中描写的黑死病肆虐的1348年的欧洲,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末日的场景。
4、《异乡异客》(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曾让无数年轻人为之疯狂的科幻小说,但只是西方的年轻人。感受本书的魅力需跨越文化的障碍,还需忍受那无休无止的说教。
5、《万有引力之虹》(托马斯·品钦),主流文学界有一个强盗的习惯:看到有在文学上很出色科幻小说,就把它们从科幻文学中拎出来,宣布它们属于主流文学,久而久之,科幻小说在文学上也就安于二流三流了。现在我们也效仿此伎俩,从主流文学的经典中拎出科幻小说来。这本书被奉为现代文学的顶峰之作,其实其内容很科幻,梦幻般的复杂情节中充满了物理学、火箭工程学、高等数学、心理学等科技元素,不过其后现代文学那凌乱晦涩的梦呓,以及八百多页的长度,是对阅读的一个考验。主流文学经典中能够抢到科幻这边来的还有《蝇王》、《发条橙》等。
6、《红色海洋》(韩松),壮丽而诡异的史诗,从一个前所未有的维度俯瞰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阅读体验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