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维特根斯坦:道理都差不多,但深浅程度有别

Wittgenstein: The Truth Is The Same, But The Degree Of Depth Is Different

2023-06-02 23:33

最近精力都花在工作上,下班回到家看书的时间也有少了。但看得越少,就越想着从书架上找一本书读,哪怕时进十二点也要看看。

仿佛,夜越深,我就越属于自己。这恐怕是无数熬夜人都会有的心理。

我在书架上站了一会儿。最终决定读英国作家蒙克的《维特根斯坦》。我读的是第二十四章《一种面相的转变》。我在其中再次感到维特根斯坦作为生命哲学家而不是作为学术哲学家的魅力。

维特根斯坦:道理都差不多,但深浅程度有别

“智慧是灰色的,另一方面生活和宗教则充满色彩。”维特根斯坦这个思想明显有歌德的痕迹。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但即使看起来维特根斯坦是在类比使用歌德的思想,它仍然是维特根斯坦式的思想。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这是很有意思的,风格属于他自己,相比之下,他的一些思想其实看起来很普通。正如作者所说,维特根斯坦“感到自己身上也有我们时代的典型缺陷,也需要同样的治疗:信仰和爱。”当读到他对当时还是剑桥本科生本理查兹的同性之爱时,我惊讶于维特根斯坦那旺盛的爱的火焰。或许这就是维特根斯坦不能算作学院派哲学家的原因。他内心燃烧着太炙热的感情,而学院派哲学家或者说传统的大部分哲学家,都是上帝般的视角俯瞰感情。这也符合我们对哲学家的惯常预期。可是老年维特根斯坦的爱却像情窦初开的年轻人一样热烈。这让他在哲学家中显得非常独特。

但是当我们通过文字去理解维特根斯坦的爱欲时,可以发现他真正独特的不是他的爱欲,而是他对爱欲的表达。

维特根斯坦日记里的这些表达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安、痛苦和矛盾,而因为他自身特有的不安、痛苦和矛盾,使他的思想染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我认为这很明显地形成了他的风格。我们一定要注意他的表达,比如“可怜的魔鬼”一词,魔鬼这样邪恶强大的东西都在爱里变得“可怜”,可见爱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这样的表达,一个人内心没有极度强烈的感情,是不可能挖掘出来的。我以为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风格中最显著最本质的东西。

维特根斯坦:道理都差不多,但深浅程度有别

在他的话语之下,一切事物,哪怕是世间最普通的事物都染上了深沉的色彩。歌德曾说我们能想到的古人都有想到,我们思考的古人也都思考过,所以我们已经很难甚至不可能完全思考出的新的东西。但歌德接着又强调,我们能做也该做的,就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思考。就此而言,维特根斯坦就是思想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