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频繁跳槽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
有句话很残酷:有些人选对了公司,但是选错了工作;也有人选对了工作,但是选错了公司。
有时候,其实不是你不行,而是你还没找到属于你的位置。知乎有一个提问:“你身边一年换 N 个工作的朋友,现在过得怎么样?”
一位高赞答主在一年里换了5份工作,每份都不超过两个月。奔波劳累,生活和收入都极其不稳定,每个月都没什么余钱。
最终,她在第六份工作做了一周后,又打算找“更心水的工作”……
她频繁地跨行业跳槽,5年来毫无经验积累,一直在做基层工作,而那些早早明确了职业方向的同龄人,已经做到了管理层!
当初成绩比她差的人都混得比她好,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连续几个月无法安然入眠。
其实,在没有搞清自己的职业定位前,职场难题不是辞职就能解决的,频繁跳槽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是致命的。
人的职业生涯有30-50年,但最重要的是前3-5年。
根据职业发展“成长—探索—确立—维持”的规律,你错过了在哪个年龄该做的事,就错过了好的时机。试想3、5年以后你一起毕业的同学都工作稳定,甚至做到管理岗位,你却还在试错。
很多工作需要持续的积累,才能建立竞争力。如果你频繁跳来跳去,经常换领域的话,积累往往就没了。
没有哪个企业喜欢一个频繁跳槽的求职者。把1万小时定律用在职场上,一个人做同一职业没有3-5年的积累,基本是没有商业价值的。
所以不要觉得你什么行业都接触过,什么职业都做过是个优势。现在企业更需要在某方面又专又精的人才。
面对五花八门的行业和职业,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选择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在适合的领域取得成就,3-5年晋升管理层?
其实,答案早已写在你的“职业性格”里。
//
内在职业性格,决定适合什么工作
//
不论是正在走进职场的毕业生,还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都可能有以下困惑:
- 我性格内向/外向,适合什么工作?
- 哪些职业正好匹配我的性格?
- 以我的个性从事什么行业好?
- 我性格中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 我是不是该继续现在从事的职业?
回答不了这些问题的人,大多数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心理学早有研究。
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认为:每个个体在出生时,就带有先天性的气质和功能上的偏好。
而这种先天的性质会形成不同的性格类型,会影响你的终身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麦克兰提出一个素质冰山模型:把职业人员个体的不同素质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就是你未知的职业性格,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这部分素质,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很难察觉得到,但一经挖掘,潜力巨大。
如果你还没充分了解自己的潜在能力,就被急匆匆推进千篇一律的工作模子里,这样很危险。
你跑到了别人的主场上,自然只能做个陪跑者,5年后、10年后,再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和勇气。
相反,根据内在性格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你才会具有稀缺性,挖掘自己的潜力,你的价值才会更高,才会更容易不断突破自己,不断获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