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着浙江某考生的满分作文,网上掀起了滔天讨论。
一部分人惊为天人,叹为观止,以为妙绝。一部分人认为叠床架屋,尤其是不说人话,给这样的作文满分,不仅侮辱了语文教育,侮辱了汉语表达,侮辱了读者,也侮辱了无数的语文老师。
议论作文,包括争论都是一件好事,至少给语文教学或后来学生提供借鉴,但如果上升到人格侮辱和讨伐,那就有点过了。我们讨论的仅仅是文章,岂有他哉?评判是大家的事,但学生有权利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我手写我口,这不正是语文教育一直以来的倡导?
还是让我们回到事物本身,探讨这篇文章究竟怎么样。
一篇文章怎么样包含最基础的两个方面:第一是否切题,第二写得如何。
那么,这篇文章是否切题呢?
审题决定生死,如果不切题,写得再好也是白搭,故切题是第一因素。
我虽然愚笨,未必全部读明白,但细读下来,觉得文章还是蛮切题的。全文有自己的观点,要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为什么要生活在树上?作者紧扣“个人期望与社会期望的落差和错位”,从“蓝图和实践”,对应着“思考和体验”两方面论述,不蔓不枝,层层深入。
切题之后,我们再来探讨写得如何。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简单梳理一下文章。
文章第一段就提出自己的个人期望——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为何这是权宜之计呢?这就转入第二段,人有超越性的追求,从树上的生活,向往天上的生活,这是天赋人权,但当我们超越一切社会古旧的坐标,我们很可能会陷入虚无主义,越矩的结果就是与现有秩序产生落差和错位。这就是说人不能脱离社会的土壤。向往天空,但又离不开大地,那就暂居在树上。
为何离不开大地?第三段借麦金太尔一段话阐释“人的社会性是不会祛除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质。我的故事不是我的故事,是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即便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那也是借云之力,是共同体的故事。
第四段开始思辨,人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社会对接中的动态塑形过程,正因为是动态过程,所以“祛魅”和“赋魅”都不足取,否则就会失去外界所期,也会迷失自己。想要成为狮子和孩子,就不能“略去像骆驼一样背负遗产”的过程,陈年喜也不能把地底十六年降格为素材的桥段。
下面一段,从理念的思考到实践的分野。从种种蓝图的“思考”到实践的“体验”,又写出了一个新层次。这个实践的体验就是:我们塑造生活,但生活也浇铸了我们。这与上文中“人对自己的期望就是在家庭和社会对接中动态塑形的”一脉相承,前面是说动态塑形,这里是动态塑形的结果。
最后一段非常好,呼应开头,破译了树上的生活之内涵。人要永远追求理想主义的生活,既要居高声自远,生活在树上,但又不脱离现实的土壤,始终热爱大地,但又面向天空。
树上的生活,其实是特立独行的生活,是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生活。为什么生活在树上?因为与地下的生活格格不入,所以要逃离。
人的逃离有几个方向。把希望寄托在死后,在死后遁入天堂,故而寻找宗教,如克尔凯郭尔。从时间的层面,渴望逃回到古代,如孔子和庄子。逃离到未来,如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博内拉的太阳城。从空间的层面,逃离到地底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的《地下室手记》;往高处逃,逃离到树上,自由在高处。但树上的生活,仍然不是蓝图而是实践,是个人与家庭社会落差和错位之后妥协的结果。人塑造了生活,生活也塑造了人。逃离的过程充满着家庭和社会的落差。这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那么,最后的问题来了,这篇文章究竟能打多少分。
我觉得这篇文章既没有叹为观止,也没有侮辱语文,就是一个读书多还没有完全消化孩子的正常习作。
他引用的一些材料,比如对海德格尔、尼采话的理解未必准确,对《树上的男爵》主旨把握也有一些偏差,特别是有意识地用一些生僻字词,卖弄博学。
整篇文章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但这是一个读书的孩子,是一个读哲学的孩子,是一个很难找到同学对话和老师指导的孩子,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孩子。他的偏差和晦涩不是他一个人的过错。甚至也不是过错,而是他的标签。树上的生活,就是要与大地上的过不一样的生活,就是格格不入,就是特立独行,他的这种语言风格事实上就是他的人生信条。
说老实话,我很讨厌这种语言风格,不说人话,即便哲学也是可以写得明白准确的。但他却偏偏用一些僵死的词汇来设置障碍,这太可恶了。但他把这种晦涩的风格统一了,写出了学术味,并且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这也是很不容易的。
我是一个老师,毕竟还是要鼓励读书的。在我看来,一个读书读得有点偏激的孩子,要远远强于不读书的孩子。39分太少了,这不是一个用不知所云大概念骗分数的学生。
但绝对不能得满分。满分是标杆,是方向,是倡导。文章还有很多缺点,不能是标杆,这孩子的文章不是方向,更不是我们的倡导。我们倡导的是说人话,说大家都听得懂的话,简明扼要准确。
第二、第三个老师的判分55分稍显过高,我打52分。毕竟这是一个18岁的中学生,这是一个在应试时间的夹缝中的中学生,在短短50分钟时间里的命题作文,适当鼓励也未尝不可。
道理很简单,这孩子就像欧阳锋一样练九阴真经,不错,他的蛤蟆功练错了,走火入魔,倒着走路了,但结果怎么样?结果是他的武功还是提高了,的确能把很多人打翻。练歪了的九阴真经还是九阴真经。
既然效果是显著的,分数当然要超出普通人,但能否给他颁发华山论剑的满分证书呢?能否倡导大家都倒着来练蛤蟆功呢?肯定不能,不然大家都会走火入魔的。都倒着脑袋走路了,这世界不乱了?人间正道是沧桑。
对所有疯狂打低分的人我很能理解,很多人痛恨无病呻吟的学术类文字,我也是。很多人被不好好说话的学生气疯了,我也是。
但平心而论,有多少高中生头脑里空空如也,胡编乱造,语言无味,思想贫乏,文章低幼化到了惨不忍睹、人神共愤的地步。走弯路的孩子,要远远胜过不走路的孩子。假以时日,这个学生前途不可限量。
正如我朋友所说:“你看到了文章本身,我看到了文章背后的人;你看到的是当下的他所是,我看到的是未来的他所可能是。”你看,一不小心,我们也开始掉书袋了,指责别人总是简单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