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赴龙场。龙故在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瘴疠蛊毒之交错。夷人鴃舌,语言不通。无居舍,始教之范土架木为小茇,己就石穴而处。从行三仆,以历险冒瘴,皆病,先生躬析薪汲水,作糜以饲,百方慰解之。目同旅行者,父子主仆骈首死焉。为文之,而自为石槨以待。盖先生于时,因衡动忍,不惟得失荣辱胥已解脱,即死生一念亦为拚置。端居澄默以思,倏若神启,大解从前伎俩见趣,无一可倚,惟此灵昭不昧者,相为终始。不离伦物应感,而是是非非,天则自见。
——耿定向《 新建伯文成王先生世家》
至农场……先生始悟格物致知。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魎,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侯命面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酒酒。而从者皆病。
自析薪取水作糜伺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先生三十七岁,在贵阳)
——《王阳明全集•年谱一》
王阳明的“龙场之悟”,
与其说悟,不如说是磨炼出来的,
亦或说是被“逼”出来的。
当时的贵州龙场,
可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
王阳明刚去时,没有房屋,只能住石穴,
同去的人则病的病死的死,
环境之恶劣可见一斑。
而阳明的可贵处在于,
即使在蛮荒之地也念念不忘圣人之学,
最终才有了“圣道吾性自足”的顿悟。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不也是天理所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
请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让我们一起精读阳明心学,
一起为生活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