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道德经》被后世篡改700多处,160多句发生重大变化!

The Tao Te Ching Has Been Tampered With By Later Generations In More Than 700 Places, And More Than 160 Sentences Have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2023-06-02 23:34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50多部失传两千多年的帛书,其中有两张分别抄有《德》和《道》,与传世的《道德经》极其相似,学者们根据这两部帛书成书年代的先后,将它们分别称为帛书《老子》的甲本和乙本,统称为帛书《老子》。

经研究发现,帛书《老子》的下葬时间距今2170多年,比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河上公版本的《道德经》约早50年,而且帛书《老子》的成书时间都比下葬时间更早,大致估算,应比《道德经》至少早100年。

在这之前,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河上公本,一为王弼本。河上公本为道教所尊崇。据道教传说,汉文帝时有老人隐居河滨,世人号为河上公,精通《道德经》,汉文帝曾前往请教,河上公授以《老子章句》二卷。该书分《道经》、《德经》两篇。

这样说来,河上公本就和出土的帛书二卷对上了,也就是说,这部经本不叫《道德经》,而是《德》和《道》两卷;而王弼本是三国时期的王弼注解的版本,也就是所谓的通行本,流传最广,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就是这个版本。

《道德经》被后世篡改700多处,160多句发生重大变化!

用帛书《老子》与通行本《道德经》对照,发现后者对前者的篡改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中有160多句发生了重大改变。

如果说这两个版本孰真孰假不好辨别,那么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出土的战国竹简则是为帛书本被篡改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只可惜这个版本损毁太严重,现已无使用价值。

《老子》篡改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为了避讳汉代几位皇帝的名字。

在通行本的《道德经》中,为避讳刘邦、刘恒、刘启、刘勶和刘弗这五个皇帝的名讳,将全文中的“邦全部”改成了“国”、“恒”全部”改成了“常”、“启”全部”改成了“开”、“勶”全部”改成了“彻”、“弗”全部”改成了“不” 。

例如《道德经》最知名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老子》的原文则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常’和‘恒’虽意思接近,但还是‘恒’字理解起来意思更加明确。

《道德经》被后世篡改700多处,160多句发生重大变化!

帛书《老子》中的“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弗敢弗为而已,则无治矣”,意思是要一直让人民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如果让他们只是不敢去做而不做,那就完了; 而今本的《道德经》则改成了“常使民 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意思全变了。

今本的《道德经》中,所有的‘弗’都改成了‘不’ 。这使得‘弗’和‘不’变得无法区分,而这两个字的意思是有区别的。‘弗’和今天所理解的‘不’很象,如‘弗为’指不去做;但《道德经》中的‘不’ ,一般是指不讲什么,比如”上德不得“,”天地不仁“ 等等。

如果说为了避讳,勉强也能理解。但最可气的是帛书本的这句:“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被篡改成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直接把‘今’改成了‘古’ ,使意思完全相反了。 不用想,这一定是一些腐儒干的。儒家推崇古礼,提倡古道,效仿先人,而这正是老子所极力反对的。

《庄子》中记载,孔子向老子问道时,老子说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意思是你所说的那一套,都是已经死了好久的人说的。那些东西就像古人用鞋踩出来的脚印,你能拿着脚印当鞋用吗?所以不要死抱着那些东西不放。

通行本中的“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在帛书本是:“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不知知这个很难理解,不知不知就很好理解了。意思是认识不到自己的无知,还自以为是,这人就有问题了。知道自己有问题,就说明这个人没问题。

《道德经》被后世篡改700多处,160多句发生重大变化!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被改为“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被改为“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五色使人目明” 竟然被改成了 “五色令人目盲”

本来很好懂的句子被改成这样,却非要把人搞糊涂了。

还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后面竟凭空的多了一句:”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我说之前解读起来怎么这么别扭!

《道德经》被后世篡改700多处,160多句发生重大变化!

被篡改的内容还有很多,甚至很多都已经被我们用的朗朗上口了。比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原文则是:“水善利万物而有静“。静,这里应该是默默无闻的意思,虽然也含有不争之意,但这个‘静’字所含的意思更多。

还有“大器晚成” ,这个成语被误用了2000多年,其实老子说的是:“大器免成”。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显示这个‘免’不是错别字,从语境中看,也应该是‘免’而不应是‘晚’ 。‘大器晚成’没什么内涵可言,而‘大器免成’ 则让人回味无穷。

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智慧中最杰出的代表,不想竟被后世篡改的如此严重,实在让人惋惜。

不过不论怎么改,老子的思想始终是和每个读他的人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