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The 94-year-old Man Chooses One Thing For His Whole Life, Engraves The Flavor Of The Year In 70 Years, And Carves Time

2023-06-03 01:02
  • 来自匠心之城

01

1928年的冬天

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村出了件大事

杨盛德一开自家大门

迎接他的竟是三支匣子枪

土匪劫走了刚满周岁的婴儿

为了赎回孩子

杨家倾尽所有

花了整整三千六百块现大洋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当时

有高人送给被赎回的孩子一句话:

今天因画遭灾

日后因画而盛

这孩子命中有画啊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这个“命中有画”的孩子

就是杨洛书

高人的话成为预言

锁定了杨洛书一生的宿命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7岁拿刀

14岁做学徒

30岁接管杨家埠年画

70多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被誉为“中国年画王”

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

第19代传人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02

杨家埠木版年画

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兴于明朝

至清代咸丰年间达到鼎盛

曾行销大半个中国

一度出现

“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与天津杨柳青

苏州桃花坞年画

三足鼎立

成为名噪一时的

中国民间三大画市之一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杨洛书的同顺德画店里

珍藏有3000多块画版

几乎成为了中国之最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1993年

杨洛书将50余块明清画版

无偿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

经专家考证

其中一块刻于明朝弘治年间的

方贡笺木版年画画版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质年画画版之一

堪称无价之宝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03

在杨洛书的刻画生涯里

最耀眼的代表作莫过于

四大名著的画册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不过在介绍前

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下

木版年画祖传技艺的大致流程

第一步,制版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第二步,画稿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第三步,贴画稿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第四步,刻板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第五步,印线稿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第六步,套版印刷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

其中

最关键的是刻板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雕刻是一道非常复杂的工序

一般会用到

刻刀、立刀、挖刀

打刀、圆刀

以及锯、铲、刷子

等十多种工具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在木板材料上

要选择质地坚硬

木纹细密的梨木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刻板时需反着雕刻

这样印出来的年画才是正的

线条必须一步到位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一旦刻错一刀

整板就得作废

且雕刻线条必须清晰

否则印刷出来的年画会模糊不清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而雕刻的板子

又分为线版和色版

色版分为每个颜色各一块

每块版子只雕刻相同颜色的部分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这样年画的各个色块之间

才能合理衔接

空白部分才不会被染色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一般说来

我们看到的年画

上面有几种颜色

就需要刻多少块板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04

改革开放后

工业化飞速发展

机器印刷对手工年画作坊

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技艺

杨洛书便推出了

手工木板年画挂历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让人惊喜的是

挂历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此后

杨洛书便决心创作经典题材

1995年

为了创作水浒108将

杨洛书赴梁山遗址实地考察

搜集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一般来说

1幅人物需要刻5块刻板

108人总计540块刻板

经过1年多的努力

水浒108将

在香港回归前夕集结问世

成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的一份厚礼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接着

杨洛书又陆续创作了

《红楼梦》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三国演义》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西游记》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在创作《西游记》时

杨洛书还打破了以往

以单一人物造型为主的传统模式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详细呈现了整个西天取经的故事

画面不但有人物

还有山川、河流、风云等背景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人物多达三四千

蝇头小楷近5000字

虽然年近百岁

但杨洛书的笔锋仍苍劲有力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05

为了推广年画

杨洛书还不断参加活动

应邀到日本和美国进行文化交流

接待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

和夫人莫尼克公主等众多外宾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CCTV10《人物·故事》

对其进行过报道

而在那部让高晓松和梁文道争相推介

林志玲献声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并斩获多项纪录片国际大奖的

《了不起的匠人3》中

杨洛书也赫然在列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目前

其所在地区的中小学校

也已开设年画相关课程

杨洛书多次应邀进校讲解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为了传承年画

家传之外

杨洛书还广收门徒

当地政府也将其工作室

挂牌为“杨家埠木版年画传习所”

以民间艺术传习所的形式

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06

70年刀耕不辍

杨洛书创造了

“刀头具眼、指节灵通”的刻版术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并逐渐形成了

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古拙质朴的雕刻风格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70余年的刻板生活

对杨洛书的身体造成了不少伤害

脊椎变形、肩膀倾斜

由于常年握刀

他的三根手指再已无法伸直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尽管如此

为了保证年画质量

杨洛书至今仍坚持手工刻板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如果说《一团和气》是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标志

那么各种各样的《灶王》《门神》

则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代表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如果说桃花坞木版年画

是年轻人的继承与摸索

那么杨家埠木版年画

则是杨洛书

对传统年画技艺的坚持与守望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07

2003年

作家冯骥才发起了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并将抢救木版年画作为

工程的龙头项目率先启动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在抢救工程中

冯骥才拜访杨洛书

并为其出版的木版年画集作序

冯骥才问:

人们还这样爱年画吗?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杨洛书听后

忽然变得很激动

他说:

没有年画就过不去年啊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是啊

遥想当年

也包括现在的村庄

岁首之前

家家户户都会把房前屋后

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并将买来的年画贴在大门上

刹那间

家里便添了喜庆、热闹与吉祥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如今时隔境迁

虽然很多城市居民

不再进行这一习俗

但年画依然是人们

精神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是除福字、对联外

普罗大众心中

与春节一脉相承的

文化符号与装饰艺术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70年沧海桑田

如今

94岁高龄的杨洛书

依然以刀耕不辍的毅力

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94岁老人择一事终一生,70年复刻年味,雕琢时光

如同这诞生于

乡野之中的艺术一样

老人家的生命

也因此而显得

热烈浓郁

馥郁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