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最好的小说家,三十年没写小说了”丨聂华苓

Shen Congwen Is The Best Novelist In Modern China, And He Hasn't Written A Novel For Thirty Years丨Nie Hualing

2023-05-30 23:35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最好的小说家,三十年没写小说了”丨聂华苓

乡下人沈从文,1984

聂华苓

1980年4月,我和Paul到北京,在中国作家的晚宴上,突然回到年轻时光。

回到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也回到冯至的《南方之夜》:“……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这时我胸中忽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

也回到沈从文的《乡下人》:“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从容地各在那里尽其生命之理。”

那时光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现在,我和Paul一走进大厅,卞之琳、冯至、沈从文就在眼前。我恍惚了一下子,只见一张发光的脸,微笑望着我们。

我立刻知道那是谁,跑过去不断叫着:沈先生,沈先生,没想到,没想到!

他握着我的手,仍然微笑着。

我转身拉来和人寒暄的Paul:你猜这是谁?

Paul两眼盯着他。

就是那个在衙门口辕门上、云梯上看到许多人头、一串串耳朵的小男孩!我说。

沈从文!沈从文!Paul惊喜大叫。他双手捧着沈先生的手说:我在华苓的《沈从文评传》里,读到你小时候去看杀头的情景。

每逢他讲到中国人的处境,他就会讲那小男孩看到的那一串耳朵。我告诉沈先生。

他仍然淡淡地笑着。

那天,我举杯畅饮,一连干了几杯酒。Paul吃惊地望着我,对在座的人说:华苓从没这样子喝过酒。

两桌人酒酣耳热,谈笑风生,好像各自都有可庆祝的事。只有沈先生没说话,也没吃什么,只是微笑着坐在那儿。他的脸特别亮。

沈先生,怎么不吃呢?我正好坐在他旁边,为他拣了一块北京烤鸭。

我只吃面条,吃很多糖。

为什么呢?吃糖不好呀。

我以前爱上一个糖坊姑娘,没成,从此就爱吃糖。

满桌大笑。

Paul听了我的翻译,大笑说:这就是沈从文!

我说:小说家又编故事了。沈先生,海外许多人喜欢你的作品。我在台湾有你的《湘行散记》,一位好朋友忍痛割爱送给我,封面很可爱,有个小虎花园,还有几笔小孩画的树木、小屋……

小虎是我儿子。他开心笑了。

那本书传来传去,书页都散了,有的一碰就碎了,我放在卷宗夹子里。离开台湾,我只带了那本书。

我的书都落伍了。

落伍了?

沈先生没有反应。

沈从文的小说,是我六十年代从中国台湾到美国以后才一篇篇细读的。五十年代在台湾,朋友之间私自流传《湘行散记》和《从文自传》,再也找不到沈从文的书了,凡是留在中国大陆的作家的作品,都是禁书……

1964年,我到美国以后,遍寻沈从文的书。斜靠床头,读乡下人的小说,嗑五香瓜子,瓜子壳撒了一地,又回到故乡的土地上了。沈从文在《习题》一文中写道:

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他对一切事照例十分认真,似乎太认真了,这认真处某一时就不免成为“傻头傻脑”。

沈从文说过,他能够在一件事上发生五十种联想,这大概不是夸大的话。他的作品有四十多本,题材广博,包括各种各类的人物:小科员、大学教授、年轻学生、潦倒文人、军阀、官僚、政客、土豪、姨太太、妓女、私娼、野鸡、军官、老板、猎人、走私犯、刽子手、土匪、大兵、小商人、农夫、船夫、工人。上、中、下九流人物都出现在他的作品里。

他写得最好的还是乡下人,土地上和水上的人。

沈从文的文字似乎是平铺直叙,但那是经过艺术家选择安排之后,和具体意象组织而成的文字——诗的文字,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叫人五官一起用来欣赏它。沈从文说:“文字在一种组织上才会有光有色。”他把自己的文章叫作“情绪的体操”。又说:“一个习惯于情绪体操的作者,服侍文字必觉得比服侍女人还容易。”

沈从文是相信自然生命力的。他小说里的人物多半是那种和自然相融合的人。元气淋漓、生机活泼的自然,和文明、理念都没有关系的自然。“从容地各在那里尽其生命之理”——那就是维持中国人在战争、杀戮、死亡中活下去的自然生命力。

自然也可变成毁灭的力量。沈从文在某些作品里也写出与自然相悖逆的人——在战争、现代文明、机器、不幸的命运(好像什么地方有毛病、不合理的那种不幸)各种大力下压抑的人。在那些人物身上,“自然”就有毁灭性了。

中国人是顺应自然的民族。中国人的性格中有山明水秀的平和,也有狂风暴雨的野性。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就是那样的。那些乡下人的爱、憎、欲望、死亡、青春、残暴,全是赤裸裸的自然,是文明人所不认识的自然,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切规范和他们没有关系。因此,他们在文明人眼中是荒谬的。乡下人认命,安于命,安于死亡。他们没有未来,没有希望,没有幻觉,绝不退却。他们都要活下去,因为活着是很好的。他们都有些荒谬。

例如沈从文在《夫妇》那篇小说里所写的,就是被文明、习俗、法律所摧毁的自然。故事是从一个叫“璜”的不敢吃带血炒小鸡的城里人的观点来讲的。他到乡下去为了要治疗神经衰弱症。听见有人叫“捉了一对东西”,他以为是“捉到了两只活野猪”。村民围着看热闹。

原来所缚定的是一对年轻男女。男女全是乡下人,皆很年轻。女的在众人无怜悯的目光下不作一声,静静地流泪。不知是谁还把女人头上插了极可笑的一把野花,这花几乎是用藤缚到头上的神气,女人头略动时那花冠即在空中摇摆,如在另一时看来当有非常优美的好印象。

这段文字是《夫妇》这篇小说中最重要的一段文字。那一把野花是小说的基调,在小说里一再出现。野花、活野猪都是自然界的“东西”,那一对年轻男女也被叫作“东西”。他们两人和野花、野猪一样是“自然”的生命。他们两人体现的自然,就被作者不着痕迹地暗示出来了。

那一对年轻人大白天在山坳撒野,被一群汉子捉来示众。为什么必须捉来,被捉的人和捉的人皆似乎不甚明白。

璜又看看女人。女人年纪很轻,不到二十岁。穿一身极干净的月蓝麻布衣裳。浆洗得极硬,脸上微红,身体硕长,风姿不恶。身体风度都不像个普通乡下女人。这时虽然在流泪,似乎全是为了惶恐,不是为了羞耻。

女人那一身打扮,叫人想到月亮的蓝,叫人闻到浆洗得极硬的衣裳透着的太阳气味,叫人摸到麻布衣裳的粗糙。那些感觉全叫人联想到自然。自然是不知羞耻的。

有个满脸疙疸再加上一条大酒糟鼻子的汉子,像才喝了烧酒……从人丛中挤出来,用大而有毛的手摸了女人的脸一下……主张把男女衣服剥下,一面拿荆条打,打够了再送到乡长处去。有人扯了这汉子的裤头,说有城里人在此,他才停住了。

属于自然的欲望是美丽的,就像女人头上插的那一把野花和那喝了烧酒的汉子经过刺激的肉欲是一对照。

一个军人模样的人出现了。大家喊他作练长,是本地有实力的人物。他吆喝人站开,向城里人炫耀威风,用税关中人盘问行人的口吻,盘问那一对年轻男女。

那女子不答,抬头望望审问她的人的脸,又望望璜,害羞似的把头下垂,看自己的脚,脚上的鞋绣得有双凤,是只有乡中富人才会穿的好鞋。这时有人夸奖女人的脚的,一个无赖男子的口吻。那练长用同样微带轻薄的口吻问:“你从哪里来的,不说我要派人送你到县里去!”

两个月以后,我们从外地回北京,他患风湿的两腿行动已不便,也衰老一些了。他仍然微笑着,笑得那么自然,那么恬静,无挂、无虑、无求。(1980年6月,北京)

大家提出各种处罚的办法。喂尿给男子吃,喂牛粪给女子吃——那一类近乎孩子气的话。那一对男女都不作声。

作者写到这儿,小说的主题完全发挥了:人性中的自然和文明、法律、习俗的对比。

那时作练长的裁判官最后才知道:那一对年轻乡下人原来是一对夫妇!新婚不久,一同回娘家,走在路上,天气太好,两人就坐在新稻草堆旁边看山上的花。风吹,鸟叫。他们就想到一些年轻人做的事,就被人捉到了。

1980年4月,我和Paul在北京见到沈从文先生后,又去了十几个地方。两个月以后回到北京。在我们离开北京返美之前,一定要去看看沈先生夫妇。沈先生作品里写到“黑里俏”,也许当年的张兆和是个黑里俏的美人。眼前的张兆和仍然俏丽,俏中透着沧桑。

那时从美国到北京,必须经过香港。在香港就有朋友告诉我,沈先生的处境好一些了,以前只有一间小屋子,现在搬到社会科学院新宿舍了。4月见面时,沈先生脸色红润。这次见面,他两腿已患风湿,行动不便。仅仅两个月,沈先生就衰老一些了。沈先生改善的家有两间房。室内陈设简单,一张镶嵌波斯人玩球的古雅木柜,也就特别显眼。那才是写出《静》那样精致小说的沈从文所欣赏的艺术品,我盯着那柜子如此想。

我以前收集的东西很多,在“文化大 革 命”中全丢了,沈先生说。他仿佛已体会到我的怅惘。

我转头看靠墙的书架,上面摆着一些书。

我的书,在“文化大革命”中,论斤论两卖掉了。

我告诉沈先生,六十年代美国传文出版社(Twayne Publishers)计划出版一套世界文学家评传的丛书,约我写《沈从文评传》,我到处找他的书。跑遍了几所大学的图书馆,在香港旧书店布满灰尘的旧书堆挖掘,才收集了他的部分作品。

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沈先生说。

您是我最佩服的现代中国小说家。

沈先生谦虚地笑笑。

您不写了,是中国文学一大损失。

我的小说过时了。

好的艺术品永远不会过时。

现在研究古代丝绸,不是写作的心情了,也写不出来了。

沈先生夫妇带我们走进内室,到处堆着资料。他俩捧出一叠厚厚的本子,上面全是古代服饰,丝绸锦绣纹样。一片片精美厚朴的锦绣,明暗交织着细致的色彩,就和沈先生一篇篇小说一样。那是他在漫长艰苦的日子里,用另一种方式而凝炼的艺术匠心,是否用笔写出,也就无所谓了。

我和Paul惊叹得说不出话了。

沈先生微笑着,笑得那么自然,那么恬适,无挂,无虑,无求。那微笑透着摸不透的禅机。

这么一间小屋子,这么多的资料,怎么工作呀!我说。

屋子在大街上,来往车辆太多,太吵了。沈先生说。

这些丝绸锦绣,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甚至有实用价值。

很对,可以仿造,增加外销。我建议了。

有结果吗?

没有办法。他摇摇头,仍然微笑着。

我们离去时,沈先生夫妇送到楼梯口。

我说:下次来北京,再来看你们。

走出公寓大楼,我对Paul说: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最好的小说家,三十年没写小说了。现在,我觉得他并没浪费三十年,他保持了人格和艺术的尊严。

我完全同意。你不知我有多感动。他是中国的国宝呀!……

四年以后,1984年6月,我一人到北京。沈先生在头一年已中风了。本不敢去扰他,但是,再不去看他就来不及了。老一代逐渐凋零了。1980年,去看茅盾先生,他刚从医院回家。见到我和Paul说:我很想见你们。离去时,他坚持要送到大门口。我们拦住他。我永远也忘不了他喘着气拄着拐杖站在天井里,向我和Paul频频招手的神情,依依不舍——不舍他最后尚存的生命。我们一步一回头。他不断招手,微微地,依恋地。走出门外,我很久说不出话……

我终于决定去看沈先生。他还可以站起来,但不便行走。当天下午他还得去医院检查。我没久留,也没多说话,只是要沈先生知道,天涯海角有那么一个人,在为人和写作上,沈从文是她仰望的天空。离去时,沈先生坚持拄杖送我,未必他知道那就是最后一面了?一个中年男子扶着他,送我到楼梯口。那就是我捧着读的《湘行散记》的封面上小虎花园的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