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理永远不过时
只有真理才是永远不过时的,哪怕这一真理曾在某一时间内遭到误解或扼杀。原因非常简单,只要从人的内心生发出一点点光明,从外在吹进一点点自由的空气,那就会有人站出来宣扬或保卫这一真理,真理不是某些人所特有,具有头脑和思想的人随时会站出来宣扬和维护真理。
真理就像是磁石,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始终指向某一确切的、绝对的方向,而谬误的理论学说就好像是指路牌子——它的任务是指示另一块指路牌的方向,一旦缺失了后者,那么这一块指路牌也就会失去它的一切意义。
二、警惕犯错
在这一世上,无论是谁,都得为自己的错误遭受惩罚,至于惩罚的方式,因人而异。
三、承认自己的无知
如果我们知道一些事情的同时,又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那么我们的所知就有了双倍的分量和价值。这样一来,我们知道的东西便不会招致别人的怀疑。但如果我们非要称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为知道,那么就会招来别人的嘲笑。
四、不要忘记自身所具有的普遍人性
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定义成这种或者那种类型的人,由此可以推论出人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素质,大家却很少想到自己根本就是普遍意义上的人,有着普遍人性。
五、没有人能在任何时刻都保持理智
“没有人能够总是理智的”。这仿佛告诉我们:我们的脑液有其特定的潮汐时间,或者说,脑纤维也有其张弛之时。
但是,正当脑液涨潮之时,如果一些新奇、深刻的见解不期而至,那么我们一定要将这些见解牢牢记住,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想法和念头的活跃度。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六、不要逃离现实世界
我们不要作太多的阅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自己的头脑不被其他人的头脑所代替,不荒废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换句话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重蹈覆辙、蹈袭前人,才不会因为跟随别人的思路而疏远、偏离原本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
另外,我们绝对不能单纯为了阅读而彻底逃离现实世界,因为当我们观赏现实世界时,我们会发现许多引发自己独立思维的外在机会,并且适宜思考的情绪也会比在阅读时产生的更快、更多。
七、经验不能代替思考
纯粹的经验同阅读一样,不能取代思考。纯粹的经验与思考之间的关系就像进食与消化吸收。当经验吹嘘只能通过自己的发现才可以促使人类知识的发展时,那么无异于嘴巴吹牛说:“整个身体的生存都是嘴巴的功劳。”
八、培养直截了当的气质
真正的思想家具有一种特殊的标记,那就是他们在做出判断时所表现出的直截了当、绝不含糊。所有他们要表达的东西都是经过自己思考的,甚至连他们表达自己见解的方式也可以显示出这一点。
所以,这些思想家在思想的王国里具有一种王者般直截了当的特点,而其他人则是迂回拐弯、顾左右而言他。
九、必须要懂点历史
一个人只有通过认识历史才能对自己的民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历史就可以被称作人类的理性自我意识;历史对于人类就相当于以理性机能作为条件的协调统一、回顾反省的意识作用于个人。
作为一个智者,懂点历史是必须的。
十、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观察者
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观察者,他必须做到:第一,具有把自己的内在表现于外的天赋才能;第二,拥有足够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生动的虚拟场景和事件,以便把自己的内在本性更有力地刺激、召唤出来;第三,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经验和修养,用以恰当地理解人的性格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
十一、怎样消除沉闷与倦怠
一连串的纯粹和谐的和弦令人腻烦、厌倦和空虚,就像所有的愿望在得到满足以后常常会产生的那种沉闷与倦怠。虽然不和谐音扰乱人心、使人不安,甚至让人感到痛苦,但我们不得不引入这些不和谐音,其目的就是经过一番折腾之后,让这些不和谐音重新化为和谐音。同时,将倦怠与沉闷消除于无形。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十二、小心把自己读蠢了
如果一个人几乎每一整天都在进行大量的阅读,空闲的时候只是稍作不动脑筋的娱乐消遣,长此以往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好比一个总是骑马的人最终很可能会失去行走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遭遇到了这种情形:其实,他们是把自己读蠢了。
这是因为他们一有空闲就马上进行持续的阅读,这种行为对精神思想的伤害似乎更甚于持续的手工劳作,毕竟在从事手工劳作时,我们还有机会处于自己的思想之中。
正如弹簧受到持续重压最终失去弹性一样,我们的思想会由于别人思想的持续入侵和压力而失去其应有的弹性。正如吃下太多的食物会损坏我们的肠胃甚至损害了整个身体,同样,太多的精神食物也会令我们的头脑堵塞和窒息。
十三、劣书是毁坏人们精神的毒药
劣质的书无论如何少读也总嫌太多,而优秀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总嫌太少。阅读更多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短暂,时间和精力也是极其有限的。
十四、复习的重要性
“复习是学习之母。”凡是重要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才行。其中一个原因是在进行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我们会更好、更充分地理解书中所讲内容之间的整体关联,而且只理解了书的结尾才能明白书的开头;另一个原因就是再次阅读的时候,我们所处的心境、情绪已经与第一次阅读时有所不同。
十五、挥霍是一种罪过
这样的挥霍行为或许只是为了填满那空洞、愚蠢的孤芳自赏和得意傲慢,以及博得路人对其豪华阵容的惊叹和艳羡。黏附在他身旁的寄生虫表面上对他一副点头哈腰、鞠躬尽瘁的模样,但私下里,从他身上得益的狐朋狗友对他除了讥讽嘲笑以外,实无其他。
因此,对这样的人我们应像躲避瘟疫病人一样的与之隔绝。一旦发现这种人的劣性,我们就应该迅速和他们保持应有的距离,避免与其接触。
十六、节俭的原则
吝啬节俭所依据的正确原则就是:一切的快感逸乐所产生出的作用都只是否定的;所以,这种快感积聚的幸福只是一组幻灭的景象而已;而苦痛凄凉却是肯定和真实存在的。所以,悭吝之人抛弃了快感享受,就是为了更能安然地避免苦痛。
十七、金钱本身没有价值
金钱属于消费物品,它们是那些有用、真正的物品的代表,并非这些物品本身。其实,钱币是假的,它们本身没有价值,其代表之物才有价值。
十八、生活就是一场化妆舞会
认识到生活就是一场化装舞会——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无法弄清楚其他事情,甚至会茫然失措。
在这场化装舞会上,苹果是用蜡制成的,鲜花、金鱼都是由丝绸和纸板做成的,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所有的笑谈都不能当真。我们还应提醒他们:当看到两个人非常认真地讨论某样事情时,其中一个人一定是在出售假货,而另外一个则是在支付伪币。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十九、上好发条的钟表
有些人就如同是钟表样的机器,只要上好了发条就走,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走。
二十、沉溺于赌牌是思想破产的象征
如今社交界最主要的职务是玩牌,我觉得玩牌不但毫无价值,而且还是思想破产的象征。因在玩牌的时候,人们不是思考,而一心想去赢别人手里的钱。这是多么愚蠢的人啊!
有人以为玩牌可以作为进入社会和商界的事前准备工作,因为人们可以从玩牌过程中学到:如何巧妙地运用一些偶然形成但又不可逆转的情况(例如玩家手中分到的牌),并且如何取得最好的效果;如何假装,比如在情况恶劣时要摆出一副笑脸,这些都是人在步入社会时的必要手腕。
但是,我认为,正因牌戏是教人如何利用伎俩与阴谋去赢取别人的东西,所以它是道德败坏、不予提倡的。这种从牌桌上学来的东西,一旦扎下根,便会渗入到现实生活中,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和平日所发生的事都视为牌戏,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会无所不用其极。
二十一、只贪图个人安逸的人,毫无深度可言
那些只图个人安逸的人生就如同一幕拙劣的戏剧一样,虽然有广度,但却无深度可言。
二十二、通过自身的思考才能充实自己
讨论和比较别人曾说过的东西对我们获得对事物的洞察不会有特别的帮助,对丰富我们的知识也不会有怎样的影响,因为这样做不过是把水从一个容器注入到另一个容器罢了。
只有通过自身对事物的思考才能真正意义上充实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洞察,因为只有事物本身才是近在眼前、能够随时为我们提供认知的活源泉。
二十三、消除先入为主的偏见
对我们发现真理有妨碍的不是事物引诱人犯错的虚假外表,也不是我们悟性不足所致,而是由于我们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那些虚假的先验之物——与真理相对抗。
它们就像是逆风把船只吹向与陆地相反的方向——对此,船橹和风帆都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消除先入为主的偏见。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二十四、从直观上把握事物
有一些人在谈论事情的时候甚至连概念都不需要,他们只需搬弄字词,例如用一些学来的专业或技术用语,就足够应付了。相比较而言,想要真正明白某样东西,我们就必须先从直观上把握它,然后在头脑中获得一幅清晰的图像。
二十五、多读社会这本无字书
很多人还没有对这些说法作一番深思就相互间鹦鹉学舌,因为这些说法乍一听起来好像很有见地。
如果谁要是有幸与书为伴的时间比与人为伴的时间更长,那他就会以为知识、思想的交流很轻松、很容易,彼此心灵间的传达、回应很迅速。这样,他很容易就会忘记其实在现实的世俗人群当中的情形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因此,智者不会长期呆在书斋里,而是会尽可能地多读社会这本无字书。
二十六、虚名是靠不住的
虚名是很靠不住的,并且,只需稍微仔细思考一下就能发现:虚名其实也没多大的价值。
二十七、积蓄金钱,抵御灾祸
如果一个人有一笔颇能自足的财富,他便应该将此作为抵御他可能遭遇的灾祸与不幸的保障;而不应当把它当成在世间寻欢作乐的许可证,或以为钱就应当如此用。
那些白手起家的人,常认为致富的才能是他们的本钱,所赚取的金钱只相当于利润,因而他们尽数花去所赚的钱,却不懂得把一部分存起来当成固定资本。这类人大多数会再度陷入穷困境地:或收入减少,或完全没有进项,这一切缘于他们才能的枯竭,或是时境变迁,使他们的才能没了用武之地。
二十八、不要盲从权威
真正独立、自主思考的人与王国中的王侯毫无差别:
他在表达上单刀直入,从不躲闪、畏惧;他在判断上如同君王签发的命令,不仅是发自自身充足的力量,而且同样是直截了当的。
这是因为,这样的人从来都不会乖乖地采纳那些所谓权威的看法,就像君王从不接受命令一样;相反的,他仅仅承认经过自己证实了的东西。
二十九、人事的发展不会尽如人意
在生活中,人事的发展并不会随意向某一个确定的方向走去,而在戏剧里,一个好的结局应该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它容不得半点牵强附会。
三十、财富好比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
财富好比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名声也同此理。
除了第一次阵痛外,丧失财富并不会使人的习惯气质发生改变;如果人无法摆脱财产减少的命运,他将会自动减少自己的权利。当噩运降临,减少权利的确非常痛苦,可一旦做了,这种痛苦便会渐渐减小,终究没有了感觉,如同痊愈的旧伤一般。
相反的情况是,好运来到,权利越来越多,没有约束。这种扩展感令人快乐,却也是短暂的,当扩展完成,快乐也随之消失,习惯了权利增长的人们,便渐渐不再关心满足他们的财富数量。
三十一、不要试图用金钱来跳脱烦闷
金钱虽使他免于贫困,却使他陷入另一种人类痛苦的深渊——烦闷。这种烦闷的痛苦,令他宁可忍受贫穷——倘若这能使他有事可做的话。也因为烦闷,让他更倾向于浪费,最终致使他失掉这种自以为不值得去占的便宜。
很多人都是这样:当他们有钱时,就用钱来购得暂时的解放,以便让自己逃离烦闷感的压迫,而最终的结果是,自己又归于贫困。
三十二、人生的大梦
生活在人生的大梦里的绝大多数人其实与动物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有不同,也就只在于这些人和动物相比多了对未来几年的预见以及筹谋而已。
人类的处境的确是困难并且尴尬的!在短暂的生活时间里,不乏操劳和困顿、恐惧和苦痛,然而我们却一点儿不知道究竟是何来、何往、何为。
此外,人与人的相见、相交就好像是面具与面具的周旋;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就如面具甚至都不了解其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