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微信朋友圈流行一篇叫《不要在该约炮的年纪谈修行》的文章,写得很犀利,一直没有忘记它。近来想到为公司自媒体原创,便想着把它改编成《不要在该练拳的时候谈修行》,旨在批评那些不踏实练太极拳而沉浸在“高大上”的太极美文里的习练者。昨天下午我进行了改编,结果写成讽刺杂文《这样的“太极高手”,可歌可泣!》,几乎完全背离了原来写作的初衷。我谈到这个事,并非只发生在昨天下午。类似的写作情况在我身上常常发生,几乎每一篇文章我都会受这种离题之苦。
我通常无法驾驭我要写作的主题。我写作中的失控状态是我意志软弱的表现,也是我放纵思维的后果。我总是想到那里写到那里,都说写作要懂得去掉多余的一切,简洁也被许多大作家奉为圭臬,但我恰恰不懂得删减。我习惯于信马由缰,让我沿着一个主题毫不旁逸斜出地跑,我还没有过成功的经历。这是非常糟糕的状态,这里自由写作并没有为作品增光添彩,相反,过分的自由导致文章成为不伦不类的畸形物。主题一会儿是批评,一会儿是讽刺;人称一会儿是“我”,一会儿是“我们”;语气一会是冷嘲热讽,一会儿是一本正经的批判,一会儿又是专断的说教;明明谈的是“该练拳”,结果却谈成练拳人的修养;该展开的地方一笔带过,该略述的地方啰啰嗦嗦;……
文如其人。我的作文,就像我的性格一样变态。这种表现只出现在日记中及任何纯粹的只为自我的创作中当然无所谓,毕竟你既然可以随便写,读者自然也就可以随便读。但在工作中,在任何希望赢得读者的写作中,就不能只顾自己天马行空,汪洋肆意了,除非你的天才得到读者许可。而我向来缺乏天才那样的东西,即使我勤于阅读写作,至今也不见得有什么实质提高。
我通过写作也认识到自己的笨拙。我从来没有未经修改就写成功的作品,也没有哪一篇作品完美到行家不能再改进;天才们的文思泉涌与我无关,许多时候我为一个主题冥思苦想,搜肠刮肚,仍然不能将写作推进一步;有时我脑子里装着一些自诩具有丰满象征的画面,却苦于无法付诸语言;写作前我会构思,先是一个奇特的念头,然后是一些零星的想法,再后闪烁着黄金般的智慧,最后似乎就要呼之欲出了,结果一提笔,一敲字,呜呼,变味了。我的写作就像一个笨拙的猎人,一直躲在小鸟背后等待捕捉的好时机,终于小鸟朝我走来,甚至来到我张开的手里,只需张手就能捉住。可我一握手,小鸟便“嗖”飞走了……这种劳而无功,我已在自己身上司空见惯了!
我还发现,单靠心里想,我无法进行深入思考。思考一旦开始深入,很快我又会回到思索的起点。在此我就像一个蹩脚的潜水运动员,努力往海底深处游去,但刚游一会儿,又被海水的浮力给拉回海面。
………………
怎么办?我对自己说:你需要进行写作的军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