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嘉湖教士,舒生综合整理
在中国人的语言里,“面子”是最有力,同时也是最有趣的词汇之一。它的意思并不是描述居住在这个国家的4亿人当中任何一个人的面容。它所表示的观念渗透到了整个社会。可以说,它是一个戏剧因素,使得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戏子,使他自己的生活成为戏台,他就是在这个戏台上演出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的闹剧和喜剧。
有一种激情始终支配着中国人,即要在同胞面前看上去很不错。成功做到这一点就是“有面子”,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失面子”。
“面子”一词在中国人眼里有着丰富的内涵,但粗略来说,它大致包含两种意思。一是指荣誉和名声,例如一个人由于提供了某项公共服务而接受了很高的荣誉。他的名字被印在《京报》上,关于他的功绩的消息传遍全国。人们就会说,这个人很有面子,足以让他举世瞩目,也让一个遥远省份的偏僻村庄里本宗族的成员很有面子,足以持续未来的好几代。
“面子”一词所包含的另一个观念是自尊或尊严,这种东西,中国人在一切环境下都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加以维护。不管他是对是错,都一定不能把他置于一个会让他自己脸红的境地。他的面子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加以维护。
例如,一个苦力听说他的外国雇主对他感到不满,正打算解雇他。他会立即编造一个让他的雇主一头雾水、貌似有理的故事,并交上自己的辞呈。后者是一个外国人,看不出这里面的名堂,他做梦也想不到,在这件事上这位苦力有什么面子要保全。辞职后,这位苦力会在朋友中间昂首阔步,朋友问他为何辞职,他答道:“我再也受不了他。他没有礼貌,没有优雅的举止,我觉得继续跟他一起会损害我的品格,因此我辞职了。他恳求我留下来,甚至提出要给我涨工资;但你知道,钱并不是一切,于是我离开了他。”朋友则回答:“当然,你只呢个这么干。”他们一脸严肃地看着对方,仿佛他们都是认真的,其实并非如此。
朋友并没有上当受骗。他知道,对方是在演戏,为的是保全自己的面子。以中国人特有的本能,他也入戏了,演得跟真的似的,仿佛自己完全被蒙骗了。
在中国,“面子”是一个被扩散得十分普遍的观念,以至于人们经常把它跟人类生活之外的很多事物联系在一起,他们小心翼翼地不侮辱它们,以免它们在公众面前失面子。特别是官老爷的面子,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精心维护。
要是我们的外交官认识到面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时多么重要的因素,那该多好。那样就可以防止英国的威望在这个国家一落千丈,也可以避免对日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使这个国家蒙受如此大的羞辱,并在未来许多代人当中摧毁了它的面子。
中国人保全面子的热情并不总是消极的,它具有一种效果,能够在人们对彼此的感情中培养细腻而精致的影响。一方面,对于周围有可能把最轻微的阴影投射到自己脸上的任何东西,人们十分敏感;另一方面,他们似乎也十分注意保全旁人的面子,以免他们的脸面被蒙上任何羞愧和慌张。
中国人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幽默储备。要是没有这种幽默感,他恐怕承受不了辛劳、饥饿、悲痛,以及无穷无尽的烦恼。要展示这种幽默感,提供机会最多的,莫过于“保全面子”这个最有趣、最普遍的习性。要“面子”的观念起初纯粹是自私的,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在践行这一观念的努力中,逐步拓宽了它的范围,使得这一观念既包括了自己的“面子”,也包括别人的“面子”。
阅读本文,
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