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李佳欣 | 文本细读《装在套子里的人》

Li Jiaxin | Text Reading The Man In The Sleeve

2023-11-26 01:30

摘要:经典小说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其形象塑造丰富,故事情节曲折感人,非常吸引学生。而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很多老师对其的理解过度模式化和标签化,忽视了文本细节,从而导致课堂的呆板无趣,小说教学处于泥沼状态,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反倒使学生们产生了厌倦情绪。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文本细读这种分析小说内容的方法也被带入到了课堂上来,变成了教师处理小说教学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阐述了自己对于该小说文本细读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促进语文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实现经典小说与文本细读法深度融合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本细读;环境;人物形象;叙事模式;《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何为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最早由英美新批评派于20世纪初提出,原本是针对诗歌提出来的一种批评方法,新批评既不分析作者,也不考察读者,而是深入文本本身。它忽略了文本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导致其存在局限性,但他对文本的仔细深入挖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近些年来,文本细读概念在中国日益受到重视,不少的老师和专家都将其应用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但这里的文本细读不仅仅指在文学批评概念下的文本细读,更多的是和课堂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这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的让学习者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课文,能够分析文章,提高课堂效率。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其形象刻画细致,叙述手段精妙,反映的问题也极为深入,不过正因为它太过于经典了,在被众多名家教师进行诠释以后,给目前的师生身上也套上了层层“套子”,被禁锢在了教学条条框框之中,无法更进一步的深入文本,其教学内容也无法在课堂中进行全面呈现。所以我将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研究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有助于学生能够比较理性的鉴赏小说,进而为学生学习小说开启了一扇窗,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更瑰丽的文学世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李佳欣 | 文本细读《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细读《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细读环境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环境的描绘,“环境与人物、情节是分不开的,所谓情景相生,就是指环境描写可以渲染一种气氛,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展开创造外部环境。”别里科夫生活的环境非常古怪,他的居室像一个箱子,床上围着帐子,门窗总是紧闭,睡觉都要蒙着头,给人压抑的感觉,他把自己隔离起来,他所生活的环境既是他自己的生活状态,也是整个社会大坏境的反映。这种坏境描写使得别里科夫因循守旧,害怕变革,畏首畏尾的性格得以展示。

而小说也塑造了典型的社会环境,就是别里科夫所在的小城,他的悲剧正是在这里发生的。这个城镇的人们“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这可能吗?全城的人难道都被一个普通的老师影响到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作者这样写全城人的状态,就是想要表达人们生活在沙皇的阴影下,惊慌、恐惧占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其实和别里科夫一样害怕沙皇制度,他们被钳制而不自知,自以为被别里科夫所恐吓,实际上是内心深度的奴性在作祟。这个小镇实际上就是当时俄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社会革命兴起、沙皇政府加强反动统治,整个社会被恐怖的气氛所笼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别里科夫一方面“自愿”装进套子里,腐朽且固化、不愿做出改变,终身做守法的“良民”;另一方面“被迫”装进套子里,高压的政策和统治下,遵循统治政府的原则和准则,以便保护自身安全。典型的社会背景造就了典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他不仅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可恨之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造就的畸形人、一个可怜的牺牲品。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细读,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小说的主旨内涵。

(二)细读人物

1、外貌

果戈里曾说过:“成功的形象刻画,是了解角色个性的一把钥匙。”,可见外貌描写对于人物理解的重要性。纵观契诃夫的作品,如《变色龙》《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万卡》,这些都没有人物外貌描写,而《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角别里科夫的形象却特别显眼,他在晴天穿着雨鞋,带着雨伞,穿着棉大衣,带着黑色的眼镜,穿着羊毛衫,连耳朵眼都要用棉花堵住,他的用具都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这样一个人把自己装在这种有形的套子里,隔绝人世,胆小孤僻,活得惶恐不安,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不寻常的外貌描写,吸引我们兴趣,同时也引出了有形的套子,为下文无形的套子做了铺垫。

2、神态

别里科夫的神态有几处经典的变化,漫画事件中他的“脸色发青,比乌云还阴沉,嘴唇也发抖”,在骑车事件中则是从发青变成了泛白,与科瓦连科的较量中,脸上带着惊恐的表情,面色更加苍白,通过这三处神态变化,体现出别里科夫被拉出套子的恐慌、痛苦。

3、语言

别里科夫最常说的一段话就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他用他的这句论调成功征服了学校的所有人,他的压制渗透在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这个乱子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归纳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方面是他人的乱子,诸如他看见中学生顽皮生事,看到女学监傍晚陪着军官玩,这些事情都会让他心慌意乱,别人的活动本不关他的事,但别里科夫是一切旧制度的忠实拥护者,他害怕这些举动会动摇他所拥护的统治,他害怕一切的“变”,凡是有可能引起改变的都让他感到惧怕,他对沙皇专制统治感到畏惧,但这种统治也是保护他的套子,所以他钻进去不愿出来,抗拒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抵制新生事物的产生,这样又让他成为沙皇的拥护者,他力图让所有人都保持不变,以求得自己的安稳。另一方面是自己的乱子,如漫画事件,他和科瓦连科的争吵。“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这句话,反映出来别里科夫的胆小怕事,他的恐惧和提心吊胆,在面对变革时,选择顺从逃避,突出了这个人的奴性。

4、动作和心理

文中有一段叙述了别里科夫上床的状态,“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传来不详的叹息声”,让人感到十分的的压抑恐怖。在文中有几处经典的心理描写,在漫画事件中,他感到很尴尬,在骑车事件中,他心神不宁的搓手,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他人所嘲笑的对象。”正是这样自卑,胆小谨慎的心理状态,造就了别里科夫的悲剧。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紧密结合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进行赏析,《装在套子里的人》原文中有一幅主人公“别里科夫”的画像,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创设导入情境。在正式教学之前将这幅图片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首先让学生描述图片上的内容,如:热辣的太阳下人物的影子投射在大地上,图片中央的人物穿着“雨鞋、棉大衣”、戴着“黑眼镜、棉帽子”、拿着“雨伞”,图画的角落里两三个人物边瞧着主人公边议论着什么;其次让学生形容对图片的直观感受,奇怪、好笑、或者疑惑。最后让学生想象图片上的人物此时如果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想对图片上的人物说些什么或问些什么?以图片情境进行导入,不仅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主人公别里科夫的特点,激起了好奇心,而且对主人公别里科夫产生了一系列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以及这一人物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知人先知事,因事知人,选择原文的主要情节“别里科夫的婚事风波”来进行演绎,由于这一情节围绕主人公发生了“漫画事件”“自行车事件”“吵架事件”三件事,因此可以选择三组同学进行不同事件的扮演演绎,老师可以进行提示和指导,让学生在演绎中特别关注人物特有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以及其细微的变化。师生一起观看过三组表演后,先让学生们自由投票选出最符合自己心中的“别里科夫”的一组,然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作出此选择的原因以及对表演的评价和建议,最后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上达到师生双方面的认同。

(三)细读小说叙事模式

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叙事学相关的理论,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和叙事时间进行解读,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加以掌握,深化小说内容,深入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

1、叙述者

首先我们应该把作家和叙述者分离,作家是整个小说的创作者,是真真切切的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本文的主人公是别里科夫,他承担着推动故事情节和深化主题的任务,但他却不是叙述者,他的存在要靠另一个人的引导,即布尔金,所以文章的叙述者是布尔金,他是由作者所虚构出来的。根据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的分类,叙述者可以分为“可靠叙事者”和“不可靠叙事者”。可靠的叙事者与作者的思想大体相同,而不可靠叙事者的观点看法则与作者相左。在布尔金的眼睛中,他对别里科夫这种套子里的人是充满了厌恶,他歧视别里科夫身上所表现出的畸形观念,这样看来他似乎是可靠的叙事者。但细细想来,他也随波逐流的撮合别里科夫的婚事,他自己也处于套子之中,他的思想也是有局限性的,这样看来,他似乎又是不可靠叙事者。作者通过布尔金的眼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他这类人就是隐藏起来但危害最大的人,生活中有太多的“布尔金”们,自己已经是“套中人”,却麻木不知反省,肆意嘲笑戏弄别人,主题再次得到升华。

2、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指的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角度不同,故事的呈现方式和情感的表达都会有所不同。按受限程度可以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客观视角。在课本范文,整体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真实,富有亲切性。在小说原文里,一开始采用的是全知视角,布尔金和兽医伊凡内奇深夜谈话,在谈起奇怪村长老婆时,布尔金给伊凡内奇讲述了同样奇怪的别里科夫的故事。随着故事的推进,视角逐渐发生变换,转向了要讲述的故事本身,读者开始被别里科夫的故事所吸引,而讲述完之后,又回到了布尔金和伊凡内奇的对话上,文章最后,伊凡内奇说了一句:“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通过时空的交换实现了叙述视角的切换,达到了小说主题的升华和深层次建构。在这种叙述视角的变化中,可以让学生直观又客观地见证别里科夫的悲剧。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原文和课本范文的一种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视角对于文章呈现的不同性,从而对小说能够有更加多样化的理解,更加把握人物形象。

3、叙述时间

通常学生所了解到的叙述时间有:顺叙、倒叙、插叙等等,而《装在套子里的人》很明显地采取了倒叙的方法。开篇交代了别里科夫已于两个多月前去世,设置了悬念,接着回顾了别里科夫惨淡的一生。开篇交代结局更加引发学生深思,学生就会想要知道:“别里科夫是谁?”“他为什么死了?”“他和讲故事人有什么关系呢?”“是什么导致他这样的结局呢?”通过思考这一系列问题,学生能够深入文本,挖掘故事真相,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主题。

三、阅读感受

《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别里科夫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畏首畏尾,害怕改变,他对外界的恐惧感就像腐烂的苹果,不断地向四周蔓延,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但作者又塑造了华连卡姐弟俩这样看起来与之很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敢说敢做,勇于拥抱新事物。这样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却要结婚了,讽刺和喜剧意味非常浓重,但在华连卡无意识的哈哈哈哈之后,彻底断送了别里科夫的爱情,从那之后,别里科夫再也不出门,他把自己包裹得更加紧实,他在这场滑稽可笑的电影中悄然退场,钻进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套子——墓地,走向了生命的终结,讽刺意味更加浓重,让人读完内心唏嘘不已。

作者也塑造了布尔金这样的“大多数人物”,他们在恶势力面前不敢抗争,一味的忍让,在自我麻痹中为自身增加了道德优越感。原文中有一段是“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只好忍气吞声,任人侮辱,不敢公开声称你站在正直自由的人们一边,只好说谎,陪笑,凡此种种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有个温暖的小窝,捞个分文不值的一官半职!”这才是作者想要批判的现实社会,他渴望所有人都能觉醒,推翻沙俄统治,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贺拉斯和瓦洛提出了有关“类型形象理论”,贺拉斯在《诗艺》一书中提出了人物的“类型形象”说,极大的丰富了人物形象理论的结构和体系。《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便是“类型形象”,这一形象在社会上有所映射,生活中的我们可能也像“别里科夫”一样困在许多“套子”中,社会的变化在瞬息之间,我们因利益或者舒适不愿做出努力来适应这些变化的环境,所以将自己封闭,用所谓的“套子”来麻痹自己,套住我们的“套子”一个又一个,金钱、权力、欲望、……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我们囊括其中却无力挣脱,一层层的套子蒙上来,我们模糊的看向他们,还庆幸自己没有和他们沦为一体,但我们看向镜子,镜中的人像是自己还是“套子”,我们都已经分不清了。许多被生活击垮的人往往不是面临什么大问题,反而是生活中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它们永无止境地摧残着人的神经和意志。如果不想成为像别里科夫一样的“套中人”,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初心,只有守住初心,才能不被这些“套子”改变,不会使我们成为“别里科夫”一样的扭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