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李敖的读书法:我读书心狠手辣,五马分尸

Li Ao's Reading Method: I Am Ruthless In Reading, Divided Into Five Horses

2023-05-30 23:35
李敖的读书法:我读书心狠手辣,五马分尸

人老了,不要那么贪心,觉得非要把事情做完不可,事实上很多事情可能不适合你把他完成,或者不适合现在把他完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该学的东西很多,我的生命有限,不知道就算了。

英国文学家、思想家、诗人Coleridge,他讲看书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海绵型,读书的时候他可以把看到的内容全部吸收,然后又几乎原样吐出来,当然有点荒腔走板,可是基本上能够消化吸收;第二种是沙漏型,过去用沙漏计算时间,沙子倒转过来会全部漏光,换句话说,他看了和没看一样,一无所获,只消磨了时间而已;第三种是滤袋型,精华的部分全漏走了,剩下的都是糟粕;第四种是大宝石型,他读书不但自己能够得到好处,还能把这个好处传播出去,使别人也受益。这种读者很稀少,很难得。

可是看了这么多书,如果你不能够驾驭它,看多了只是累赘,变成什么呢?大沙漏。换句话说,看多少流失多少,不能够把它保存下来。

一般人一本书拿起来看完以后,再看第二本书的时候,第一本书就离他远了一点;看到第三本书的时候,第一本、第二本离他又远了一点;到了第十本书,前面第九本书,尤其第一本书已经离他十万八千里了。所以宋朝人把这个现象叫作“渐行渐远渐无书”,“书”是书信,我离你越远越久,我的信写得越少,表示感情已经淡了。一个人读到第一百本书的时候,他还能记得多少第一本书里的精华?当时花时间看过,可是事后大部分忘记了。我李敖看书很少会忘的原因是我的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看的时候剪刀、美工刀全部出动,把这本书五马分尸。好比这一页或这一段有我需要的资料,我就把它切下来。背面怎么办?背面内容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两本都切开。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我分尸分掉了。

现在我看书以不影印为原则,因为影印很花时间,基本上我是一开始就买两本,看的时候按照正背面把它切下,虽然比较费钱,可是节省时间。切下来的资料怎么分类呢?我有很多夹子,在上面写上字就表示分类了,好比我写“北京大学”,夹进去的就全部是北京大学的资料。我不断用这种夹子分类,可以分出多少类呢?几千个类来,分得很细很细。一般图书馆的分类,好比哲学类、宗教类、文学类……宗教类又分佛教、道教、天主教等。我李敖分类分得比这个更细,好比“天主教类”还要细分,修女算一类,神父又算一类;神父里的同性恋算一类,还俗的又是一类。好比发生了一个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的新闻,我要发表感想的时候,把这个夹子里的资料一打开,文章立刻写出来!换句话说,一本书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完,我并不凭记忆力去记它,而是用很细致的分类方法,很有耐心地把它钩住,放在资料夹里,这样我就把书里面的精华逮到了,你这个资料跑不掉了。

有人说你李敖知道那么多,博闻强记,一定是记忆力好。我今天告诉大家,不是我记忆力好,而是我读书方法好。读书的时候一开始你就不能偷懒,不能说我舒舒服服躺在那儿看书,看完这本书以后纸上还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不对!这本书要大卸八块、五马分尸,进入我的资料夹以后才算真的看完了。如果一本书看完以后还是新的,不算看过,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你不能够有系统地逮住书里这些资料。可是照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的精华全都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土法炼钢”读书法,看起来笨笨的,可事实上是我的科学方法。

看起来我这种读书速度比一般人慢,可是我当场就能把书里的资料剪辑、影印、分类,把整个书的精华掌握住。我不需要靠记忆力来记它,而是靠技巧把它逮住、钩住,我觉得这才是求学问的方法。

爱因斯坦到美国去,在码头上人家问他一个物理学上的数字,他说凡是能在《百科全书》里查到的数字,我就不去记它。为什么?我不浪费我的记忆力,我训练的是我的思考能力、想像能力,这比死记知识重要。我李敖也是如此,为什么我要浪费时间去记它啊?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把它切下来,放进资料夹子,需要的时候随时一打开就用。

爱因斯坦说我们培养想象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六七十年以前,上海商务印书馆印了一本书《古今名人读书法》,把中国古人那些杂七杂八的看书方法,从孔子往后一个一个排出来。好比孔子的孙子子思说,做学问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求学的五个层次。他说得对不对呢?对。可是好不好呢?不好。为什么?啰唆。在我李敖看来,“博学之”里面就包括“审问之”——追问怀疑这些学问,包括“慎思之”——研究思考这些学问,包括“明辨之”——辨别它的好坏真假。换句话说,两个层次就够了嘛,不要那么啰唆。第一个我“博学之”,学的同时能够审问、慎思、明辨;第二个我“笃行之”,去实行它。一个是“知”的层次,一个是“行”的层次;“知”本身就涵盖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行”是实践问题。

“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是不用心读书,而是用心去会意书里面那些灵光一闪的思想。“会意”是心意相通,作者这段话的意思我懂了,而且懂得恰到好处,不做什么过度的解释,这就是陶渊明的境界。

把同类书摆在一起看,比对之下才知道哪一本该详细看,哪一本该忽略,并且很容易在对比之下记住书的内容。

书的行与行之间有种特殊的意义藏在里面,你读书的时候要能看到这个缝,找到这个缝,才能够透彻理解道理。如果找不到,说明读书不够深入,没有理解书里的真正意思。读书要贯通,知道上下文的意思,却不能拘泥一个字。但只看懂了内容,更要看到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在什么地方,他的真意在什么地方,掌握那个言外之意。这样出入自如,甚至深入浅出,能够把灵感来的时候记下来,下笔勤快是最好的。所以做学问,没有庞大的资料库背景,没有积累的知识做底子,学问是做不出来的。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代表八分之一,其他八分之七都在水底下,可是没有这八分之七,也浮不出那八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