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南桑子
今天偶尔读季老的一篇写人的散文,却读到了以上这段题外话。因为,他此文是要写他的一个故友李长之的,顺手介绍了一段他小学时读“闲书”经历。读到以上这段,我窃笑良久。一是没想到日后的一代国学大师、北大著名教授,小时候不仅不爱念书,还专好打架。二是仿佛看到一个不识半箩筐字的小学生却孜孜不倦地读了那么多书,熬是可爱。
于是,也想借着这点由头谈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这一点常识大家都有,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总得先“输入”才能“输出”。可是,为什么我今天偏偏要推崇“闲书”呢?
何谓闲书?
统编教材规定学生初中三年要阅读36部名著,其中的很多作品都曾被家长判定为“闲书”,比如《镜花缘》,有些家长翻阅了一下,感觉胡扯八扯的,是什么呀?我知道,对这36部作品,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评判,可是,一旦被编到教材中去,一旦被立为中考必考范围,试问,还有多少人会认为这些作品是闲书呢?
由此要见,所谓闲书就是家长认为考试不考的书。看这些书没有直接的收效,不能直接转化成分数,所以家长们不鼓励或是反对孩子读。
刚拿到这套教材的时候,我没有为教材推荐这么多名著而喝彩,虽然我是主张孩子们多读名著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所推崇的学生多看一点闲书,就是充分考虑到所谓“闲”,就是以学生阅读兴趣为主,兼顾作品的优秀。有时候,人是很奇怪的,本来是喜欢的东西,一旦强行规定,就有可能变成不喜欢。假如我们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每天必须打游戏3小时,必须打到多少级,打不打规定级别责令重打,直到达标为止。接下来发生什么情况,我们是可以想见的,原本他们的“最爱”可能一夜之间变在“最怕”。
倘若把学生自己选择读本来阅读看作是自由恋爱,那指定学生阅读读本就是包办婚姻。所以,我一直觉得统编教材规定阅读名著的量太大了,学生光是读这36部名著都有点应付不过来了,哪里还有什么机会去自己和某些好书“谈恋爱”呢?
作为老师,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本来自己也有一些特别喜欢的作品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如果让我指导学生读这样的作品也特别有激情。可是,对于教材规定的名著,老实说有些自己也不太喜欢,导读的热情也就大打了折扣。推己及人,我想学生阅读的感觉也是这样吧。
学生学业的负担一方面是物质的,另一方面是心理的。只要和学业不硬挂钩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就特别轻松,甚至可以把阅读当成是一种休息。在这过程中,他们会不知不觉习得了写作的技巧,丰富了写作的内容,拓展了思维的深度。
当然,让学生多读点闲书,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老师也要在大方向上帮助孩子甄别书的好坏,选择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书来读。在阅读的策略上,也可以给予一些指导。然后可以用“写随笔”的方式让学生把他的“个性化阅读”的“闲书”和他们的“写作”结合起来。仅此一策,一个班学生的写作就必然是万紫千红,各有特色。不至于千人一面,大家都像老和尚一样念同样的经啦。
当然,写作还是要教的,但经此“闲书”滋润的作文,和此前凑字数的写作必然大不相同。
老师们,孩子们,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