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闵学勤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教授)
在自我和集体中保持有序
一天,我在微博中贴出一张清晨看书的图片, 附上了一句德籍哲学家沃格林在他的《城邦的世界》一书中的一句话:“存在的秩序,只有那些灵魂井然有序的人才看得见。”有网友留言问:“人的灵魂何以能井然有序?”
日常生活、言行举止、社会运行等,在这些中保持秩序是容易理解且能够做到的,但灵魂如何有序?我想,灵魂有序的前提是,你必须相信灵魂的存在,在夜深人静时能触摸到灵魂,然后我们再谈灵魂有序的问题。
因而现在,我们不妨先谈谈,作为一个高等学府的学生,如何在未来三四年中保持有序。我以为,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课程学业多繁重、多忙多累,都不要忘了初衷,忘了梦想。否则,虽眼前看似有序, 却很难避免内心和未来的失序。
第二,正如所有老师都将会叮嘱你的一样, 不要忘了读书。除了必要的规定书目外,一定要读自己选择的书,坚守你自己的偏好,才会成就有序的、被自己欣赏的你。
第三,如果你是硕士生或博士生,不要一味牺牲自我来满足导师的需要,这恰恰是一种失序。导师不是万能的,要让自己的未来不可限量,前提必须是你自己掌舵。就像北大哲学系汤一介教授,在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的:“走了30年弯路,后来决定‘我只能听我自己的’。”
有同学可能会问:保持自我可以,但如何让集体有序?
我想,一个良序的集体、组织或社会,是在遵从大家认同的规范下,保持个体的独特性,这样的组织和社会才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保持有序地前行。只有每个精彩的个体组合起来,才能让大学乃至社会保持有序的竞争力,充满无限可能。
所以,当你融入集体、参与社会的时候,别忘了多读书、多思考,想想如何建构自己;在你低头读书或看手机,沉湎于自我世界的时候,别忘了抬头望望远方,想想他人和社会。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有序。
美德是长期德行累积的品德
什么是美德?我如何拥有美德?太过善良、美好是否会吃亏?……我们来看古希腊的五大传统美德:勇敢、节制、正义、虔诚、智慧;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亦如是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也就是说,有美德,即会有获得。
美德是长期德行累积的品德,我想,对于大学生活而言,每一言一行的初衷是善意的,行为中始终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我的肯定、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那么结果就自然是美的、善的、正义的。
最可怕的莫过于,你看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文章、见了很多人、考了各种证、实习了各样工作, 却不知道美是什么、善是什么、正义是什么,最后沦落为一个糊口的工具。
仅仅有小圈子、小群体里的美德远远不够。美德之所以和正义、勇敢、智慧等相连,显然它有更大的舞台,特别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有了更大的存在、表达和展示空间。
每一天,你如何遴选进入视线的信息?如何把瞬间对美的认知和对善的理解用文字图片传达?应该选择何种方式,与世界上的何种人一起编织社会网?如何与同伴共同推进社会整体的美德?……
这些问题,等不及老师上课解答,等不及导师开书单指引,等不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来了解,从你踏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你就要开始思考,并且行动。当下你不做,就相当于放弃——放弃与美好、与理想的结合。
正如亚当·斯密所言,“最聪明的头脑同最美好的心灵合二为一”才是美德,所以,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你即将开启的理性的求学过程,只有与美德同行,才有价值才有未来。
良好的秩序让人生发美德
一个人的美德,即便是一个群体都拥有高尚的美德,没有良好的秩序,仍然无法奢谈社会。美德是内在层面的,个体层面的,秩序是执行层面的, 集体层面的。
老实说,刚刚经历的一整个暑假里,我脑子都盘旋着“秩序”两个字。从日常起居、看书写作到外出旅行,无时无刻不想到“秩序”,至今每天想起这两个字,都会有新的解读和感悟。
这缘起于一篇网络文章,大致意思是:中国人见面时通常互问“吃了吗?”,德国人见面时却互问“秩序还好吗?”。尽管这个内容的真实性有待求证,但假如它是真实的,哪怕有些夸张,仍然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秩序那么重要?失序很可怕吗?
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他著名的《正义论》中说道:“美德只有在良序社会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因为在良序社会中,我们的道德情感可以合乎一般心理规律地发展出来。”
这其实在一个侧面上回答了苏格拉底没有回答清楚的问题:美德是否可以教授。有序不仅可以让社会本身良性运行,更主要的是,它可以滋养每个人,让每个人自觉自愿地从内心、从一言一行中生发出美德。
从美德和秩序着手,建构社会
最后谈谈社会。我不能说现在的社会无良、无序,但这个社会需要我们一起来解构和建构的东西确实还有很多。作为一名接受良好教育的学生,你在拥有美德、保持秩序的同时,无论如何要时时想起社会。
你会说,这样一个微弱的个体,如何成就社会?或者会说,社会自然就在那儿,我们能做什么?
18世纪,在人类还没有了解自然、摆脱无序时,康德就提出“自然如何可能?”的命题。到了20世纪,全球虽然发展不平衡,但陆续已进入工业化、现代化阶段,齐美尔仍然要问:“社会如何可能?”在中国,“大政府,小社会”,国家的深度卷入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社会的生长,但其实, 社会学界和人类学界一直都有“小地方,大社会” 之说。有时候,当我们嵌入社会有无力感的时候, 不妨从小处着手,从美德和秩序着手,从能观察到的、能触摸到的地方着手,来参与社会。
我的论文《社区的社会如何可能——基于中国五城市社区的再研究》曾受两位社会学大师的启发。一位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先驱吴文藻先生, 他在1935年指出:“我所要提出的新观点,即是从社区着眼,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社会是描写集合生活的抽象概念,是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体系之总称。而社区乃是一地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的。”另一位是德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他在19世纪就提出“人需要社区,也需要社会——个体从社区中获得地位和归属感,在社会中发挥功能”。现在的社区,小到家园、大到全球,社会镶嵌其中,如果我们不感知,谁来感知?如果我们不建构,谁来建构?借用上海交大陈映芳教授的话:“社会学就是为了社会的社会学,如同人性之于文学、生命意义之于哲学那样。”
我们有足够的权利和技术来建构社会、感知社会。例如,利用社会调查、社会统计来体悟社会、测量社会,甚至可以说,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广阔天地就是你的田野,所有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格局、社会未来及社会中你的存在、你的功能, 都应是你的关怀和所思、所想、所行。
也许你会觉得社会太过宏大,个人何其渺小。和你们分享一个亲身经历。前几年我住在玄武湖附近,经常去湖边散步,有一阵子玄武湖在搞亮化, 晚上散步时工程师带着许多电工在施工、试灯。我发现,桥上的灯光倒影在湖面特别像蛇皮袋上的颜色组合,而且有夫子庙的俗艳,就和工程师商量能否调整一下亮灯的节奏,凭直觉和他商量了几组比较现代的颜色组合,没想到工程师真听进去了,第二天晚上散步时就采纳了我的方案。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一经参与就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真让我欢欣鼓舞!可是没想到,一星期后就恢复了原样,我想肯定是领导来视察过了,当然这工程师我也再没见过。没有常规的参与通道, 甚至不认为普通公民的参与是有利于社会保持良序的、拥有美感的,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之后我写了很多关于社会参与、公民参与、女性参与的文章,也把参与作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写进了南京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南京幸福都市指标体系、建邺区民生工程指标体系,以及栖霞区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中,我会将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作为社会治理的行动纲要之一。所以,你只要保有社会关怀,社会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身边, 无论路有多漫长、多艰险。
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年轻人,我有这样的期盼,期盼你们时常想着这样三个词:美德、秩序和社会。无论是面对个人、小群体还是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时常问问自己:美德、秩序和社会,如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