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少写原创文章了,像我这种笨拙的人,似乎每一次都会尝点呕心泣血的滋味,所以心若不静,不能产出起码是让自己满意的文章,我宁愿不原创。但是头条号的“青云计划”激励了我。
写作需要情怀,也需要钱。我并不是说自己非得靠写作发家致富,但写作,起码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对我来说,“青云计划”的奖励无疑是一大诱惑:
不得不承认,我现在是“文章都为稻粱谋”。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丢文人风骨的。我本算不上文人,能把文章写通顺就是我的理想,我至多只能算个书生,如果把我当才子看,那完全是误判我了。再说,现在一切都在专业化,写作也不例外。靠卖文为生固然不是多高大上的事,但也不可耻。倘若有人说好的写作就不能有丝毫的功利心,我一定会搬出英国大批评家约翰逊的名言来怼回去。他认为“只有傻瓜才不为钱写作。”本人大概是一直处于“赤贫”的缘故,对此深以为然。我担心的是没有能力以此为生。
毕竟想靠键盘码字为生,就得证明自己在文字领域的专业性,最起码在自媒体领域,你需要具备产出受欢迎文章的能力。这种迎合网民的能力可能为一干专家学者所不屑,但是我们的处境不一样啊!如果我衣食无忧,毫无经济压力,那我也能心平气和地从事“纯文学”创作,而当你不得不用你的专业谋生时,你就不可能完全随心所欲了。
根据我的自媒体写作经验,我发现懂得迎合读者对作者的写作能力大有帮助。这些帮助既能改进我们的写作技艺上,也能加深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写作说到底是一项需要灵魂参与的事业,只有让读者产生共鸣,他们才会唇齿流香,回味无穷,进而甘愿分享转发。这一点不也是一切伟大作品的共性吗?《红楼梦》《三国演义》如果不走心,怎能风靡后世?你可能反驳说像曹雪芹这样的作者当初并没有为迎合读者而写作,而是完全诉诸肺腑之言。抱歉,对此我没法完全苟同。
曹雪芹即使不会有意识迎合他的读者,也必然下意识或潜意识地迎合他的读者。陶渊明那些田园诗如果完全排除掉迎合读者的动机,也就排除了写作的可能;排除了写作的可能,也就排除了我们认识陶渊明的可能。
我不相信存在纯粹为了抒怀而进行的写作。作家可能会憎恶某些读者(如肤浅粗俗的读者),但绝不会憎恶所有读者。即使作家向世人宣布说他只是为了宣泄情志而写作,或者作者本人提起读者就辱骂攻击,那也绝不意味着他们会把所有读者挡在门外。相反,许多时候作家对读者群体的冷嘲热讽其实正是以说反话或类似反话的方式向读者呼吁真诚,或者是暗自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从而觊觎更高的作家地位。
先不管作家的动机如何吧,至少我不认同那种不顾读者、只管自己埋头苦写的作风。我不认为一个只顾自言自语的作家能写出走心的作品。一些自媒体作者(也包括我自己)忍不住抱怨,我的文采不输那些写作大咖,为什么文章发出去总是阅读惨淡呢!对此我们这些“玩”文字的不妨多问问自己:我的文章实用吗?能引发共鸣吗?表达接地气吗?……如果自己察不出问题来,那就多找身边的人征求意见。
即使读的人也是自以为是地理解作品,我们仍然有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就算有读者无理取闹,也尽量不要惹恼他们,跟他们和平相处才是上策,毕竟,在你的读者群里,你就是位举足轻重的公众人物。再说了,我们都是人,都会犯错误,在遣词造句方面我们可能是老手,但在其他领域就未必有任何优势了。
所以不要苛责你的读者,哪怕他们确实在某些方面非理性过了火。这不是为了迎合他们,而是为了彼此共赢。所以说到底,写作也好,做人也好,善良都比才干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