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经济学家提醒:你以为的精致生活,或许只是一场洗脑而已

Economist Reminds: The Exquisite Life You Think May Be Just A Brainwashing

2023-05-31 19:34

近两年

仪式感成了时髦的词

甚至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与意义

经济学家提醒:你以为的精致生活,或许只是一场洗脑而已

哪怕再窘迫也要注意细节精致

是这样吗?

你为了精致生活付出了哪些代价?

01

有一份关于精致生活的调查:你为了看起来精致,做过哪些认为理性的消费?

有三个案例记得很清楚。

第一个故事

在上海,8000块钱一个月,做广告行业,严格来说,工资不算高,果腹而已。

但是这个姑娘,花了4500块钱在市中心附近,租了一个单间,精装修,有巨大落地窗。落地窗外,白天可以看见高架桥和人流,晚上可以看见霓虹灯和月亮。

“我不是冲着这个房间来的,我是冲着这扇窗来的。”

她说,每次下班回来,她坐在落地窗前,不喝红酒,只喝凉白开,她也会有一种独立而精致生活的体验感。

为了这份体验感,即使短暂而虚幻,她愿意付出超过一半的工资,压缩生活的其它开支,做个月光族。

经济学家提醒:你以为的精致生活,或许只是一场洗脑而已

第二个故事

在一个中部省份的省会城市,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工资不算高,刚好当地的平均线低一些,3000块一个月。

他有个习惯,每天下午要喝一杯咖啡,必须要星巴克的咖啡,30块钱一杯。

有朋友问他,工资也不高,为什么不喝肯德基里的咖啡呢,更便宜些。

他说:“我就是喜欢手捧星巴克走在办公室里的感觉,它不仅是咖啡,更意味着一种生活状态,优雅、精致。”

甚至不是为了想喝咖啡,只是为了抓取到这种生活状态,即使是片刻,他也愿意付出这每个月900多块的花费,工资的三分之一。

经济学家提醒:你以为的精致生活,或许只是一场洗脑而已

第三个故事

一个在广州工作生活的姑娘,月薪4000,为了让自己省去做地铁和公交的麻烦,她每天花60块钱打滴滴来回上班。

每天打车来回,虽然花费多,但这让她有一种在广州这样一个一线大都市里活得很体面,很踏实,很精致的感受。

“我喜欢这种让自己看起来体面、精致的感受。”

这种精致的感受,成本也很高,每个月光交通费就是1800,占了工资将近一半。

02

这三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

为了某种看起来很向往的生活状态,花费很多钱在上面,甚至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

类似体验,很多人都有。

为了去抖音上特别火的网红民宿睡一晚,存了半年的工资几天时间全部花掉;

新版苹果机出来了,即使借款,甚至贷款,都要去买,觉得用新版苹果机打电话,气场都不一样。

那件产品,于你而言,未必是必需,但你就是痴恋那种体验感。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中国年轻人一代人的消费,超过60%青睐大品牌,贵的,好的,网红款,哪怕一件衣服客单价成百上千,说掏钱,就掏钱,不含糊。

03

那么:你的收入,

够得上你的精致吗?

很多人是够不上的。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显示,中国超过55%的家庭是零储蓄。零储蓄啊,意味着全家月光,发下来的工资,就买东西买了。

很多年轻人,完全是透支未来在消费。校园贷、裸贷、现金贷,各类贷款渠道拿钱消费。

银行的一份数据显示:

2017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315194亿元,同比增长25.8%,为历史最高增量。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68041亿元,同比增长37.9%。

经济学家提醒:你以为的精致生活,或许只是一场洗脑而已

这些消费行为,可以有很多理由——富养自己,善待自己,工作这么辛苦,多花点钱,住好点,省力省时点,给自己更精致的生活状态。

都是理由。

并且基于这种理由,你认为,这并不是冲动消费,而是理性消费,因为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有理有据。

04

真的是理性消费吗?

不是,你以为的理性消费,

其实是被洗脑了。

经济学家提醒:你以为的精致生活,或许只是一场洗脑而已

法国经济学家塔尔德专门研究人类的“种草心理学”。

对于人类很多消费行为,他有非常精辟的论述:

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的习惯,而这种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在消费行为上,人类社会存在三种模仿定律:

第一个,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

第二个,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发生,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第三个,人类对本土文化的模仿总是优于外部文化。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很多消费行为,花起钱来有理有据,你自己看,是理性消费,是必需的,其实都是因为被洗脑了。

经济学家提醒:你以为的精致生活,或许只是一场洗脑而已

你花500块钱买一条毛巾,很可能是听说李健为了选一条毛巾,走了好多国家,最后买了一条很棒的;

你贷款60万买一辆牧马人,很可能并不是喜欢户外,只是看到胡歌开着牧马人在草原上,怦然心动。

按照塔尔德的说法,在消费上,所有超出你生活必需的消费,都是模仿行为。

05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人设经济学”。

所谓“人设经济学”,就是商家捧红一个人,打造某种生活方式的人设,并不断向社会传递这种生活理念,让你在心底接受,并完全认可,然后就可以乖乖让你掏钱了。

为了这种人设的社交形象,你疯狂消费。

很多人消费,根本不是生活所需,而是为了打造自己的社交形象。

06

唯有回归生活

才能理性消费

何谓生活,《华盛顿邮报》曾做过一份调查:“你认为世间最奢侈的物品是什么?”

评选出来的结果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没有一件是类似奔驰宝马、LV等奢侈品。

这10件东西是:

1、生命的觉醒和开悟

2.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

3.走遍天下的气魄

4.回归自然

5.安稳平和的睡眠

6.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7.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

8.任何时候都真正懂你的人

9.身体健康和内心富足

10.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