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罗尔·德韦克
自古以来,人们想的不一样,表现的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所以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人们会存在不同?为什么一些人更聪明或者品行更佳——是否有某种东西让这些人永远和别人不同。
关于这个问题,正反两方都有很多专家支持,他们有些人认为,确实存在物理上的特性,正是它们造成了人与人之间这些无法避免也无法改变的差别。包括头骨上的突起(颅相学)、头骨的大小和形状(颅骨学)还有如今我们所说的基因。
相反,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造成人们身上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人们背景、经历、接受过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可能让你感到很震惊的是,这个观点的支持者中最有名的是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智商测试的发明者。
他通过对几百名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孩子进行研究后总结道:
一些现代哲学家断言个人的智力是一个定量,这个定量是不会越来越多的。我们必须同这个残忍悲观的结论进行对抗。通过练习、培训,以及最重要的——方法,来设法增加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以及判断力,让自己切实变得比以前更聪明。
到底谁才是正确的?
如今大部分专家同意,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个天性和后天培养相对立或者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相对立的问题,在概念上,这两者通常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事实上,在我们的发展的过程中,基因和环境不仅仅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基因更需要环境的帮助来更好地运作。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了解到,人类在终生学习和大脑发展这一方面比我们自己想象中更有潜力。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先天遗传的才能。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人类会展现出不一样的气质和才能,但很清楚的是,个人经历、能力培训以及个人努力会对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一开始聪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后还是最聪明的。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会使你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只拥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德,以及普通的个性——那么,你最好证明你自己能够在这些方面达到正常水平,不能让自己在这些基本的特征方面看上去或者给人感觉不足。
我们当中有些人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训练成这种思维模式。我们按照智商从高到低安排在教室里的座位,只有智商最高的同学才能举旗、拍黑板擦或者给校长写报告。
我见过的太多人都抱有这种要证实自己的强烈目标——在课堂上,在工作中,甚至在他们的个人关系中。每种时刻都需要他们对自己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证明。每一个时刻,他们都在接受评估:我会成功还是失败?我看上去是聪明还是愚蠢?我是会被接受还是被拒绝?我看上去像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可我们的社会不就是会对人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评估吗?希望拥有这些品质难道不正常吗?是这样的。
但是,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中,这些品质不是你非要打且不得不打的牌,你不需要总在担心自己手里只有对十的时候去说服大家和自己,你手里的是一副同花顺。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你需要打的牌不过是你成长的起始点。
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是不是说,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每个人想做什么都能成功?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的积极性并接受过适当的教育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贝多芬?
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们相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也是不可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你是否知道,达尔文和托尔斯泰在小时候被看作很普通的孩子?本·霍根,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童年时完全肢体不协调?摄影家辛迪·谢尔曼几乎登上了评选20世纪最重要艺术家的全部榜单,却没有通过她接受的第一个摄影课程的考试?还有杰拉尔丁·佩奇,最著名的演员之一,曾经因为缺乏天赋而被建议放弃演员梦想?
你可以看到,这种认为“人的才能可以发展”的信念如何给人们带来了学习的激情。
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的杰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它们?为什么要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进你成长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搭档?为什么要去找那些自己屡试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选择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来做呢?
即使是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这种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身上的标志。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