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认真想的核心书单: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的15本书

Core Book List For Serious Thinking: 15 Books For Critical Thinking And General Education

2023-06-03 01:50
认真想的核心书单: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的15本书

以下文章来源于认真想 ,作者李万中

每当有人希望我推荐书单时,我的头就开始胀痛,有时还连带着胃痛。

最近,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凑出了15本书。

要从成百上千本书里删到只剩下15本书,实在太累了。每当我敲击退格键,删去那些好书之时,心中有如割肉之痛。

不过,令人劳累与痛惜的工作都已经完成了,我也该一步到位,把推荐这15本书的理由都讲一讲。

上述书单按书名长度的排序,排名没有阅读先后的建议,更没有优劣之分的比较。

1.《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讲的是130多亿年的宇宙历史,重点当然是地球几十亿年的生命演化历史。重点中的重点,自然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就是因为它的跨学科本质。它横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综合性很强,能让人建立起一套体系化的完整世界观。

比尔·盖茨还为这个大历史教育项目捐了一大笔钱,建立了免费的网络公开课,大家可以在www.bighistoryproject.com这个网站上课,学习体验很不错。

2.《世界观》是一本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导论性教材,我喜欢称本书为历史、科学与哲学之间的三角恋。

它向我们讲述了人类世界观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往牛顿的机械论的转变过程,最后还讨论了相对论、量子力学、演化论给机械论世界观带来的新变化。

读完此书,你不会像狂热信徒一样崇拜科学,而是会像一个冷静的思考者,准确地理解科学在我们世界观中的重要位置。

3.《统计学》是一本很适合文科生或MBA的统计学教材。与其他统计学教材相比,它着重于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清楚理解,将数学公式的推导与计算放在了次要位置上。

我推荐这本书,重点是推荐统计学这门学科在批判性思维中的重要性。如果你发现市面上有更好的统计学书籍,那很好。网络上还有许多关于统计学的视频公开课,也很值得大家学习。

4.《理解信念》,作者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这是他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撰写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言简意赅,值得推荐。哪怕是一些思维已经很严谨的程序员们,抽空读一读这本薄薄的小书,也不亏。

5.《哲道行者》,作者李天命,退休前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哲学系教书。李天命的名字,我提到过很多次,他是当之无愧的鬼才。读他的书,不仅感叹其思维之犀利,更会喜欢他凝练的文笔和难以抑制的幽默感。

而且,我推荐的书,大多是中译本,语言文字上,自然不如汉语母语者写的书那么流畅。所以,要加入李天命这本思维方法论教材,供那些不喜欢翻译腔的朋友学习。

6.《逻辑基础》,作者王路是清华大学的哲学教授。这本书倒不需要多费笔墨来介绍,它是一本很不错的逻辑学入门教材,讲解得很细致,零基础的人也能学懂。

逻辑学是每一个想要把问题想清楚的人,都必须要掌握的工具。就算达不到专家级的精通水平,至少也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和应用。

7.《心智探奇》,作者Steven Pinker既是象牙塔内的一流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也是象牙塔外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推荐,这里选择的是一本关于人类心智运作机制的书。

说实话,这本书太厚了,以至于我本想用一本心理学导论教材来代替它。但本书夹叙夹议的风格与字里行间的趣味性,让我不忍割舍。

读完此书,你能或多或少理解,心智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令人惊奇的是,正是如此运作的心智让Pinker写出了这么优秀的作品,也是如此运作的心智让你能读懂他的作品。

8.《思维的利剑》,这是我写的书,自然会偏爱它一点。不过,就算是客观中立地讲,这本书也挺好的,它涵盖了大量重要的知识点,关键词都给出了英文原文,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关键词上网搜索到更多信息。

而且,我的遣词造句足够简单直白,有时甚至显得啰嗦,但对初学者来说,算是足够友好的。

9.《这才是心理学》,心理学界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本多么好的书。它不仅能让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还能让你明白什么不是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而市面上有多少流行的“心理学理论”,其实都是禁不起推敲的垃圾思想,除了污染你的头脑之外,再无任何用处。

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心理学最佳入门书。心理学是一门用途极广的学科,它探索人类行为与心理机制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甚至控制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知识的用武之地。

10.《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界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本多么好的书。它并不是社会学思想或社会学方法的入门介绍,而是作者米尔斯的不留情面的吐槽与发自内心的倡导。

用米尔斯本人的话来说,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解时代,理解宏观的社会,理解微观的个人日常经历,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理解值得每个人关心的公共议题。

拥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后,你就可以反思社会游戏规则,甚至去改变社会游戏规则,而不是不知不觉就被社会游戏给玩了。所以,社会学的想象力,你值得拥有。

11.《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教育界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本多么好的书。它是一本很好的经济学通识教材,如果你这辈子只打算读一本经济学书籍,那选择它准没错。

不过,当你读懂了这本书,那就很可能被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想要阅读更多经济学的文章和书籍了。其实,经济学在今天是一门显学,不用我强调,大家都会想要了解一些经济学常识。

但我还是要推荐这本书,因为你从别的地方看到的经济学常识,可能是披着经济学外衣的垃圾思想,而这本书则是系统性的大学教材,你能从中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碎的一知半解。

12.《人类活动中的理性》,作者司马贺,英文名Herbert Simon,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通才。他在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领域中,都做出了划时代级别的成就。

这本篇幅短小之书是他1980年在斯坦福大学三次讲座的合集,集中阐述了他对人类理性的理解。司马贺天才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社会文化之中,我就算不推荐此书,大家也能从别处得知了他的思想。

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读一读他的作品,了解他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他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并且反思一下,我们今天还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他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3.《批判性思维的教与学》,作者是从事批判性思维教学几十年的老教授,他将自己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点,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都毫无保留地记录在这本书中。

它的目标读者是从事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老师,可学生读来,也非常有收获。它能让学生大致明白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教批判性思维的好老师,也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批判性思维的教育这么难,而教师又会怎么去克服那些难点。这本书对于我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启发价值很大。

14.《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我原本想选认知语言学的教材,后来想想还是换成了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原著。

简单点说,这本书可以让你明白,“隐喻”对于我们的思维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多么容易被低估甚至忽视。

有学者估计,日常交流中的语言,至少70%都包含隐喻。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系统性类比,是我们身处其中的思维框架。

当我们忽略舞台背景的存在时,就会被不靠谱的细微隐喻困住,陷入隐蔽的思维陷阱中,无法自拔。

我们能选择的,只能是用更好的隐喻替代更差的隐喻。但如果我们都不了解隐喻,又怎么可能做到这点呢?所以,这本书值得仔细阅读,仔细反思。

15.Intuition pumps and other tools for thinking,直译作《直觉泵与其他思考工具》。作者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当代哲学家。丹尼特自己说,当你把蒯因和赖尔以及认知科学的知识混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他的思想。

这本书又算是对他的思想的串讲,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可以比作将丹尼特、蒯因、赖尔等哲学家以及许多科学家的思想下载并安装进你的头脑的过程。

丹尼特的学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很难不让人佩服。他的思想结论就算很不符合你的直觉,他也能用强大的逻辑分析和叙事技巧,让你心服口服。

以上15本书,都是值得交叉阅读、对照阅读、反复阅读的好书。

当然,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之书,每一本书都可以挑出毛病。

可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我眼中,它们都是西施,没什么好挑剔的。

大家可以先去网上找一找这些书籍的目录,看完目录后,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来读。它们都没有什么基础知识的要求。

一般说来,只要你的水平大于等于优秀的高中生或普通的大学本科生,就能读懂这15本书了。

这15本书,有的很厚,有的相对薄一些。有的需要你在阅读完以后,独立完成每一章节末尾的习题。

有的需要你和朋友们一起讨论,才能把握住那些细微的区别。有的需要你仔细撰写读书笔记,还要向闻道在先或术业专攻的老师请教,才能理解其全貌。

整个过程,绝不轻松,但我希望你能以乐此不疲的心态坚持下去。

我相信,每个人在读书之路上所付出的辛苦,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仅是个人的人力资本随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上升,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中卖出更高的价格。

阅读给你带来的回报,更多是世界观的渐进优化。它能让你更清楚这个世界是什么样,身处其中的你又是什么样,而你想让你自己变成什么样,你又想让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

我始终相信,思想就是力量,一股可以传递的力量。

作者从他的老师们那里学习,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完成一部批判性创新的作品,再交由自己的学生,不断传承与创新。

从柏拉图传承到康德,从休谟传承到蒯因,从亚里士多德传承到牛顿,从莱布尼茨传承到图灵。终于到了今天,这个大众传媒的工业化时代,知识不再是贵族的特权。

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将人类文明中最伟大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吸收进你的头脑,再将其传承给别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