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教育的知识和工具一直在迭代翻新,但教育思想却似乎一直保持着恒久不衰甚至历久弥新的价值和魅力。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今天的我们就能更好地从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这里受益。
作为传统中国教育的图腾级人物,孔子的教育思想早已融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里。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提倡个性化教学、以学为本、学主教从的今天,更具有老树绽新花的丰富内涵。
1、何为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教育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具体情境(包括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出发,进行有差别的、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有时侧重发挥学生的长处,有时侧重于弥补学生的短处。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在大的人性方面,人与人的差别是很小的,之所以后天差别巨大,主要是由后天的习俗悬殊造成的。
那么塑造习俗的根本力量又是什么呢?一次,弟子冉有问一个国家温饱解决后该做什么,孔子回答:“教之”。目睹社会“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夫子忧从中来,而他改变这种症状的途径除了从政就是收徒讲学。即使进入仕途,主宰一方,他心心念念的也是怎样施行仁政,教化苍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教育改变社会的推崇。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的隐含前提,实际上是认为只要教育得当,每个人都有成圣成才的潜质。这个教育理念,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有教无类”。这在那时的教育界是很前卫的;即使在今天,也毫不过时。
当时社会盛行的是“学在官府”,这意味着如果你不是官家子弟(像我这种寒门子弟),受教育的大门基本就向你关闭了。而孔子收学生不分贵贱,不看地位,不分种族,不分国界,所有人只要给一定的“师礼”都可以来听他讲课,比如,他的学生,来自贵族阶层的有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等;出身闾巷人家的有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以国别而论,来自鲁国的有颜渊、冉求,卫国有子夏、子贡,宋国的有司马耕,吴国的有子游,楚国的有公孙龙等;以天资而论,天生鲁钝而成大器的学生有高柴和曾参等。弟子们的背景如此复杂,夫子还高举“有教无类”的旗帜,着实是一大创举。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具体的落地途径就是“因材施教”。
2、夫子如何“因材施教”?
- ⑴一样的问题,不一样的回答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的一大体现就在于,面对不同弟子的同一个问题,给出的回答都是有差别的。之所以有这种差别,是因为夫子夫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充分考虑到了弟子的实际情况。
同样问“闻斯行诸?(意为:有意义的事,明白以后应该立刻行动么?)”,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则说“闻斯行之(意为:有意义的事,明白以后应该立刻行动么?)”。见此。弟子公西华糊涂了,问孔子:“先生说有父兄在,不能冲动;冉有来问,先生却说不能犹豫。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回答:“冉有懦弱小心,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勇猛冒进,所以我让他谦退。”
短短一两句话,孔子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两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并给予了不同的指导,不愧是因材施教的高手。
再如弟子们问仁,孔子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樊迟说“爱人”,对司马牛说“其言也認”,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子张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对子贡则说“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回答虽然不一样,但都是针对弟子的疑惑而回应,可见圣人之教,随材而教,活泼泼,不死守教条。
即使是同一个学生,不同的时段或场合,夫子也会有不一样的点拨。比如樊迟问仁,夫子除了说“爱人”外,在有记载的另外两个地方又有不同回答,一次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另一次是“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弟问政、问孝,夫子也从学生实情出发,问同答非,却是“对症下药”,活像一位包治百病的老中医。
- ⑵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培养方向
除了问同答异,孔子因材施教的另一大体现是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培养。
孔子的教育分为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身边的弟子都可以学习,但夫子并不要求弟子门门精通,而是各有侧重。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等弟子以德行著称;宰我、子贡等弟子以擅长辞令享誉四方;冉有、季路等弟子精通政事;子游、子夏等弟子则以文采闻名遐迩;……总之,在夫子的门下,学生们一方面共同进德修业,一方面又各学所长,这与夫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
孔子有位熊学生叫宰予,个性很张扬,爱问问题问得夫子很头疼。比如他当堂发问:"有个人掉进井里了,另一个人看见了,他是救人还是不救人好。救人他自己会死,不救会被人说见死不救。怎么办?"孔子听了很不高兴地回答:"为什么要跳下去救人呢,他可以在井边救人,但不能盲目跳下去,人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无理愚弄。"大概,夫子是觉得自己被这熊学生给“愚弄”了才说这一番话。如果说宰予爱问是情有可原,理所应当,该上课时在家睡大觉,那就太不把老师当回事儿了。难怪一向脾气温和的孔子大骂宰予“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但就是这样一位曾让夫子气急败坏的学生,最后他的宗门地位却为“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可见夫子对熊学生,生气归生气,完了还是会因材施教,悉心栽培的 。
- ⑶因材施教,把握好度
孔子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教育弟子,都非常注重中庸,也就是说,他注重凡事有度,力求恰到好处。当弟子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时,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弟子再问"然则师愈与?"夫子就说"过犹不及”。
孔子教育弟子很讲方法,其目的也是为了把握好教育的度,否则,过度教育或放任不管,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子路是个很粗狂的人,不善弹琴。孔子就笑他说,“子路,你弹瑟还没有入门呢!”这话传到其他学生那里,学生们就有点瞧不起子路了。孔子看到这种情景,就补充道:"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你看,这样一方面肯定子路的水平,一方面又指出不足,可见他对学生感受的照顾既走心,又高水平。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是本着知人论世的中庸立场。这不同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自私圆滑,而是不露痕迹、春风化雨般地为对方着想。这种因材施教的做法,没有极高的智慧境界,是不可能驾轻就熟的。
3、夫子为什么能因材施教,培养众多杰出弟子?
同为开宗立派的大师,老子虽为道家圣人,墨子虽为墨家宗主,韩非子虽为法家祖师,但他们亲传的有分量的弟子却寥寥无几,甚至就根本没有弟子。当时与儒家并称于世的墨家,在墨子去世后便渐渐寥落,而儒家在孔子去世后,仍有子夏、曾子、子贡等一干弟子传承儒门衣钵,夫子的教育之成功由此可见一斑。
孔门弟子三千,而能培养出影响时代的“七十二贤”人,不能不说是教育史上的一大成果(奇迹)。对比一些老师教学一辈子,却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学生都培养不出,夫子的教学就更属难能可贵。许多教育者可能会问,我们也想像夫子一样因材施教,但没有这个才华,怎么办?其实,在这方面,像夫子一样努力和认真,也许都不用拼才华。
老师(管理者)要让学生(员工)信服,一般而言,不外要做好四点:一是才学过硬,二是道德高尚;三是善于教学;四是关怀学生。对照这四点,我们可以发现,夫子每一条都对的上,而且每一条都做得像教科书一样好。
- ①才学过硬
正所谓学高为师,夫子虽然不会炫耀自己有多博学,但如果他学识不高,又怎能让他的“三千弟子”信服?这些弟子还不是一般的学生,他们中多的是从政、经商或学术方面的人才,所以不难揣测,能做他们的老师,起码是那个时代的通才。照此而论,孔子倒是名副其实。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内的“六艺”孔子都是当时的能手。
今天,虽然老师不必在所有方面都精通,但起码要精通专业知识。作为老师,你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所以在这个强调“终身学习”的社会,不仅学生要努力学,老师也要不间断地学。贤如孔子年过半百尚且还在“韦编三绝”钻研《周易》,普通人怎能随便学学就能好呢!
除了学识,孔子的综合素养(或者说智慧)更是他的学生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单就仁义而论,他承认不如颜回;就口才而论,他承认不如子贡;就勇敢而论,他承认不如子路;就庄重而论,他承认不如子张。为什么弟子们还忠心耿耿地跟随他学习呢,夫子在《列子•仲尼》和《说苑•杂言》中这样给对此充满疑惑的子夏解释:“颜回是很讲仁义,但不太懂得变通;子贡呢,确实有很好的口才,可是往往又不够谦虚;子路的勇敢是没得说的,但他不懂得有时候需要退让;子张虽说很注意庄重,但是他有些孤僻,跟人合不来。他们都各有自己的一些长处,但也有自己的短处啊!所以他们都愿意再学习学习,来提高自己。”孔子能这样指出学生各自的优缺点,并令他们由衷信服,可见其智慧之圆融,难怪颜回惊叹老师的学问与德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末由也矣。”(意为: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 ②道德高尚
孔子不是因为要教书育人才道德高尚,他本人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君子。如果他只在学生面前才高尚,我们完全可以怀疑他只是为了扮演好老师这一角色;如果他表里不一、道貌岸然,我们可以说他是伪君子。但孔子教学的一大特色就是以身作则,率性而为。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孔子对弟子说这些话,既是在教育弟子,也是他自我修炼的结果。
哪怕在小孩子面前,夫子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如两小儿辩日,樊迟问种地种菜之类的事),他也不会搪塞或不懂装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夫子如此真诚的品德,当面对的是学生时尤其难得。
老师有才华,学生未必会喜欢;但老师若德高望重,学生就会打心里敬重,哪怕学生的才能已经超越了老师。子贡是孔子最会经商的弟子,据说富可敌国,还做过鲁、卫两国的相国,当时许多人认为他的贤德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但他却说:“能得夫子之门而入的,也许很少吧。……他人的贤德,就好像丘陵一样,还可以找到办法逾越过去,而孔子,就像日月一样,是找不到办法去超越的。”
夫子的学生,无不感佩于老师德行;即使一时有疑,最终也会为之动容。《中庸》上说“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它的理想人格就以夫子为参照。
- ③善于教学
优秀的老师除了需要德才兼备,还必须循循善诱,否则,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就没法落到学生身上。而在这方面,孔子则是庖丁解牛式的教育高手。他这些教学理念和方法,早已超越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
当然,教育这项事业,方法诚可贵,热爱价更高。夫子一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这才是他能循循善诱的法宝。
- ④关怀学生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在孔子与其弟子身上可谓再明显不过。在那兵荒马乱、礼崩乐坏的年代,讲学并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但纵使颠沛流离、游走诸侯国间,师徒间也总能从容中道、不离不弃。
当弟子颜回不幸早亡,孔夫子悲伤得连呼“噫!天丧予,天丧予”,有弟子劝慰他,他却说:“我不为这样的人悲伤,还为什么人悲伤呢?”要知道,两年前夫子儿子伯鱼去世的时候,他也没有哭得这样伤心。
讲到这里,孔子能因材施教的原因似乎更明朗了。都说“知子莫若父”,孔子与弟子们朝夕相处,每日坐而论道,行而践道,生活上彼此照顾,追求上志同道合。如此情同父子,理根一脉,就不难想见,学生的一举一动、一思一虑,他都会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爱在善诱里。或许,这才是因材施教的最上乘功夫。
愿天下教育者(管理者)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