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Book List|The Imprint Of Family, Country And Nation

2023-06-02 23:33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万历十五年》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 黄仁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

这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作者简介

黄仁宇 (1918-2000) | 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既然如此,著者又何以把《万历十五年》题作书名来写这样一本专著呢?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问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 [ 英 ] 迈克尔.布斯 著
  • 粱卿 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

苛刻挑剔的不列颠视角,幽默之中包裹严肃探讨。北欧人,在信息网络无处不在的当下,依然被认为是这个世界上为神秘的一群,是“地球人中的奇特例外”。他们处于高信任度社会,可以毫不介意地将婴儿留在咖啡馆外的婴儿车里,而彼此之间要说出“爱”这个字眼儿,却千难万难。本书的英国作者身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上门女婿,比较之下,拥有独特发言权,就位居全球前列的幸福指数的成因和潜在走向,从社会经济制度、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移民状况等诸多角度,给出回答。

作者简介

迈克尔·布斯(Michael Booth) | 一个相距北欧五国有着最近地理与心理距离,又全然不失客观的观察者。如果你有足够好奇与耐心,一路忍耐这个英国人的诸多挑剔、泛滥幽默,他将如实诚恳地为你讲述一个远比想象更为接近真实的北欧。布斯已出版四本非虚构类著作:Just As Well I’m Leaving,获《爱尔兰时报》主笔提名;Eat, Pray, Eat,获2012年度英国旅行类出版物奖提名;Sacré Cordon Bleu上榜BBC Radio 4读书栏目; Sushi and Beyond获2010年度美食佳作奖,并被拍成纪录片。现与妻子和孩子生活在丹麦。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若干年前,我住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四月一个昏黑的清晨,我裹着毛毯坐在起居室,满心盼望着春天赶快来临。随手翻开当天的报纸,我惊讶地看到,根据莱斯特大学心理学系提出的生活满意度指数,丹麦,我的这个第二祖国的国民被评选为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报纸的日期:这天并不是愚人节。我立刻上网查看,发现这条新闻正作为头条,在世界范围广为传播。从《每日邮报》到半岛电视台,所有媒体都在报道这条新闻,就好像它是刻在石匾上庄严地传承下来的。丹麦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度。最幸福?就是这个地势平坦、阴暗潮湿、单调沉闷的小国家吗?如今我在这里成家立业,它只有为数不多的坚韧明理的人口,却有着全世界最高的税率。英国在这张榜单上排名第41位。既然这是大学里的学者评选出来的结果,想必有它的道理。

“唔,这里的人把自己的幸福感隐藏得太深了,”我这样想着,抬头向窗外望去,整个海港浸没在淅淅沥沥的雨水中,“我并不觉得他们有多欢快。”丹麦作为自行车王国久负盛名。窗外不远处,骑自行车的人和打着伞的行人相互挨挤,一起经过长桥(Langebro),他们都得小心地闪避过往的卡车和公共汽车溅起的水花。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二手时间》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 [白俄罗斯 ]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 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

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

作者简介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 1948年出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

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著有《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锌制男孩》《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等。

曾获得包括瑞典笔会奖、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 2013年和2014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2015年获奖。

译者:吕宁思 | 电视主持人和制作人、写作人和翻译人。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晚上九点,“一号”再次召集大家到他办公室开会。地区克格勃局长报告形势,他谈到人们的情绪。按照他的话说,人民是支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没有表现出愤怒,所有人都讨厌戈尔巴乔夫。除了盐巴,市面上什么都要凭票购买,伏特加根本买不到。克格勃人员在整个城市奔走,到处记录人们的对话。人们一边排着队抢购,一边还在争吵:“政变了!国家会怎么样啊?”“你家里还能翻出什么东西?只有一张空床了吧。还有伏特加。”“自由就是这样结束了。”“啊哈!自由就像香肠一样被切掉了。”“有谁还想嚼口香糖,还想抽万宝路香烟啊。”“早就应该这样啦!国家濒临崩溃!”“戈尔巴乔夫是犹大!他想把祖国拿去换美元。”“看来要流血了。”“我们不可能不流血……”“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党,我们需要牛仔裤、漂亮的女内衣和香肠,而不是坦克。”“想要过好日子?去你的吧!别想了!”(沉默)

一句话,人民在等待,等着看我们怎么做。党委图书室的侦探小说到晚上全都没有了,全都被拿走了。(笑)我们这些人本来是应该读列宁著作而不是侦探小说的。列宁和马克思的书,就是我们的圣经。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 [ 以色列 ] 阿里沙维特 著
  • 简扬 译
  • 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一部震撼人心的以色列建国史,也是百年来犹太民族的奋斗复兴史。作者阿里沙维特以自己家族故事为引子,通过亲身经历、深度访谈,历史文献、私人日志、信件等,通过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个体故事,试图描述出以色列的全景大历史,以引出更深层次的以色列国家思考,并对中东地区的纷争渊源进行了历史性梳理。

作者简介

阿里沙维特| 别人难以模仿、难以企及的作品,对他来说只是兴趣。以色列著名的专栏作家,中东问题专家。沙维特出生在以色列的雷霍沃特,后加入以色列国防军,成为一名伞兵,并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研读哲学。

在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为《Koteret rashit 周报》撰写文章,90年代担任以色列公民权利协会董事会的主席,1995年,他加入了《国土报》,并成为《国土报》的首席记者之一。沙维特同样也是以色列大众电视媒体的重要时事评论员。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1897年4月15日的夜晚,一艘小小的火轮悠悠划过湛蓝的地中海,从埃及的塞得港(Port said)抵达雅法城(Jaffa)。船上共有30名乘客,其中,有一队来自伦敦,途经巴黎、马赛、亚历山大港等地的21名犹太复国主义朝圣者。这群朝圣者的领头人就是我的曾祖父—可敬的赫伯特·本特威奇(Herbert Bentwich)先生。

本特威奇是一名不同寻常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十九世纪末那个年代,大多数犹太复国主义者都来自东欧,而我的曾祖父却是一位英国公民;大多数复国主义者生活贫苦,而他则是一位家境殷实的绅士;大多数复国主义者投身运动是基于世俗的考量,而他却怀揣一腔虔诚的信仰。对于那个时期的大部分犹太复国主义者来说,复国运动是他们的唯一出路,而我的曾祖父踏上这条道路,却是自觉自愿。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赫伯特·本特威奇就已立志,要让犹太同胞再次安居于祖先的应许之地——犹地亚(Judea)。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汤姆叔叔的小屋》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 [ 美 ] 斯托夫人 著
  • 林玉鹏 译
  • 译林出版社

推荐理由

被称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索”,是美国境内除了圣经以外20世纪最畅销书籍。内容有关黑奴解放运动。了解美国的性格脾气,南北战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节点。你也许在青少年时期已经读过这本书,在今天再次重温,未尝不会有全新的发现和感受。

作者简介

作者:斯托夫人(1811-1896) | 美国女作家,生于北美一个著名的牧师家庭。19世纪20年代起,废奴制问题就成为美国进步舆论的中心议题,斯托夫人是废奴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也是废奴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著名代表作:《汤姆叔叔的小屋》。

彭长江,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翻译理论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翻译世界名著三部,编有对外汉语教材两册,汉英词典一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译者:林玉鹏 | 安徽宣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前院长,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文学翻译,重点是英美诗歌研究。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我看事情就这样安排吧。”谢尔比先生说。

“我不能这样做生意——绝对不行,谢尔比先生。”另一个人说着举起一杯酒,对着亮光端详着。

“嗨,黑利,事实是,汤姆不是一般的黑奴,在哪儿他肯定都值这个价——他稳重、诚实、能干,把我的整个农庄管理得像时钟一样精确,有条不紊。”

“你说的是黑鬼的那种诚实。”黑利说着为自己倒了一杯白兰地。

“不,我说的是真的,汤姆为人善良,处事稳重,明事理,很虔诚。他是四年前在野营布道会上人的教,我相信他真的信了教。从那以后我把一切都托付给他管理——钱、房屋、马匹,还让他四处自由来往。我发现他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很忠诚正直。”

“有的人不相信有虔诚的黑鬼,谢尔比,”黑利挥了一下手坦率地说,“但是我信。在上一批我运到奥尔良去的黑奴里就有一个——听那家伙祷告还真像在宗教聚会上听人布道呢,而且他性格温和安静。他还让我赚了一大笔钱,因为我从一个急于脱手的人那儿很便宜地把他买了下来,所以我在他身上赚了六百块。是的,我认为宗教在黑鬼身上是很有用的——如果他是货真价实的信徒的话。”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我在伊朗长大》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 [ 伊朗 ] 莎塔碧 著
  • 马爱农,左涛 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

以女孩视角,描述对于外人来神秘甚至封闭的伊朗,伊斯兰教义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内部的深刻纠结与王朝的陨落,乃至两伊战争给女孩成长带来的深刻影响。从这本书中,你能看到一个有血肉的中东古国。

作者简介

玛赞·莎塔碧(Marjane Satrapi) | 于1969年出生于伊朗雷士特。她在德黑兰长大,在那里的法语公立学校学习,之后去维也纳,后又去斯特拉斯堡学习插图艺术。她写过几本儿童读物,创作的插图发表在世界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包括《纽约人》和《纽约时报》。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人们谈起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总是将她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作为一个在伊朗长大的伊朗人,知道这个形象远非真实。

正因为此,创作《我在伊朗长大》对我来说才这么重要。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捍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玛赞·莎塔碧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旧山河》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 刀尔登 著
  • 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

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见人之所未见,引领读者去思考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对当下带来的影响。

作者简介

刀尔登 | 本名邱小刚,曾以“三七”的ID在网络论坛走红。1964年生于沈阳,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石家庄。已出版作品《七日谈》、《中国好人》、《玻璃屋顶》等。

▽▽▽

书单|家国与民族的烙印

北齐权臣和士开,曾经劝皇帝多玩乐,少操心国事,说:“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无为自勤苦也。”

奸臣说的话,当然是错的。但在那个时代,从正统的立场出发,要批倒批臭和士开,也不似想的那么容易。因为一旦话说到尽头,和士开只要轻轻一句,就能把正统人士噎住。他需要说的只是:人死万事休。

正统的老祖宗孔子,不愿谈生死问题。他老人家也重丧葬,也谈一点鬼神,那只是对习俗的让步,而非哲学的立场。孔子对死亡的哲学立场,隐藏得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怀疑,他究竟有没有这样一种立场。如果有的话,也许是不可知论吧。幽明永隔,死生在孔子那里是悬而未决的事,而他的后学如此之懒,这个问题就一直那么悬着。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既是正确的生活态度,也是对问题的一个搪塞。生活中的问题尚难以穷知,死的事,自然可以无限期地推后了。所以儒家对生死的讨论,止于死前的瞬间,无论是成仁,还是取义,是把死亡当做价值问题来处理。他们喜欢谈的是不朽,这不朽并不涉及灵魂,只是声名的不朽,也就是道家人士讽刺的“死后之余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