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之父,他与弗罗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阿德勒曾经追随佛洛依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佛洛依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后来阿德勒自创了个体心理学派,除了提出“自卑情结”的论述,还强调“创造性自我”和“社会意识”。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创作的有关个体心理学研究的经典作品,这并非一本纯粹讨论心理学现象的书,而是一本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自我、关注生命意义的作品。
书中,阿德勒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
个体的最大意义存在于和他人的交互作用中,人的价值不是以自己为标准,也不是以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准则的,而是是否对他人做出贡献。对于他人有意义,才是真正的意义。
“
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克服自卑感是人类成长的原动力。
阿德勒1870-1937
”
01
羞涩的人和傲慢的人都有一种“共性”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看起来内向羞涩,说话做事总显得小心翼翼、局促不安。又或者你也曾遇到过拥有截然不同个性的另一种人,他傲慢自大,稍有不顺意的地方便要歇斯底里或情绪激动,不允许任何人看轻他,而你对他的行为基本束手无措。
如果想找到与这两类人相处的更好模式,或者帮助他们解决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找到造成他们行为个性的更深层原因。
这两种看似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其实存在一种共性——自卑。
羞涩局促很容易显露出自卑感,这类人往往自觉无力面对困境、改变现状,因而丧失信心选择认命。傲慢自大的背后实际上也隐藏着自卑感,这类人并非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而是内心难以忍受困境带来的压力,选择采取行动(情绪化表达、强调等)去说服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甚至凌驾于困境之上,没有真正解决障碍。
日常生活中,我们太容易遇见带有“自卑感”的人了,尤其是身处这样生活节奏加快、压力益增的时代,想保持心态平和越来越难,人们内心深处的紧张、焦虑、失落、欲望等四处爬蔓,几乎人人或多或少都携带“自卑感”。
“自卑感”看起来像一种“负面情绪”或“精神疾病”,它从何而来?又在生命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悦读想和大家聊的书,就是一本关于“自卑情结”论述的书——《自卑与超越》。
02
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思考“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总结出了人生来便面临的三大约束:
第一,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之中,这个家园的资源是有许多局限的,我们该如何在其中找到赖以生存的方式?
第二,没有谁是人类中唯一的存在,我们无法隔绝他人而生存下去。我们该如何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以便与他人达成合作并享受合作的“益处”?
第三,人类由男女两性构成,人类延续依赖“爱与婚姻”,个体与集体生活的存在必须考虑这一要素。我们该如何调整自我以达成更好的爱与婚姻?
这三个人生约束,提出了三个问题,对应的主题便是“职业、交际和两性”,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而这三个主题无一能脱离“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意识”。
阿德勒认为,个人化的意义其实毫无意义,个体的最大意义存在于和他人的交互作用中,人的价值不是以自己为标准,也不是以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准则的,而是是否对他人做出贡献。对于他人有意义,才是真正的意义。
人们或许会怀疑,如果生命的真实意义在于对他人做出贡献、关注他人及合作,那个体呢?一个人永远只考虑他人,不是一定会损害自身的个性吗?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总得有某些人为了谋求发展而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吧?
阿德勒举了个例子:
如果一个人根据他总结出的生命意义行事,希望有所贡献,而他的一切动机也都直指目标,那么自然就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他们将根据实现个人目标的要求打造自己,武装自己,解决生命中的各种问题,磨炼自己的才能。就拿爱情与婚姻来说,如果我们关心自己的爱人,如果我们想竭尽所能的令自己的爱人生活舒适富足,那么自然会努力呈现最好的自己。再往广了说,如今我们继承的一切都来自祖先的馈赠,他们留下的农田、公路、房屋等历历在目,祖祖辈辈的经验、哲学、科学、艺术以及应对各种人类境况的技术都传递给了我们。所有这一切都是对人类福祉有贡献的人留给我们的。
而那些失败的人——罪犯、酗酒者、自杀者、变态者等——之所以“失败”,正是由于缺乏同伴感和社会兴趣。在处理有关工作、交际、两性问题时,他们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作来解决,他们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是完全个人化的,即“无人可由他人的成就中获益”。他们所追求的成功,事实上仅仅是一个成就虚幻的个人优越感的目标,而他们的成就也只对他们自己有意义。
像这些从不合作、只关心“我能从生命中得到什么”的“错误意义”的人,在整个生命中碌碌无为,甚至不被其他人所需要,终究不过是灰飞烟灭、了无痕迹。
在现实情况中,绝大多数人对生命意义的解读源于过往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而且很大程度上这种解读离不开儿童时期形成的对生命意义的原初理解。哪怕这个意义大错特错,哪怕面对困难和任务时一再被误导,总是摆脱不了苦恼与不幸的纠缠,人们还是不会轻易放弃它。要纠正我们观念中对于生命意义的误读,唯有重新审视造成这一错误认知的环境,回头寻找到错误之所在,最终完成统觉框架的修订。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有人被歧途导向的严重后果所迫,自行修正了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成功调整了自己的处事方式。
因此,通过研究人们如何领悟“生命的意义”,并知晓各种意义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乃至命运的,我们就找到了解密他整个人格的钥匙。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最初的错误,并引导其找到一个更为恰当的“生命意义”。
生命的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事物是联系的。同时,我们一直是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的,事物是主观的。
03
生命的三大问题
升华于个体差异之上,有三大问题涉及了人生的主要内容。
“我与地球”:此乃第一问。我们依附在地球之上。我们必须要善待地球,延续自己的生命。我们心中所认为的重要的、合适的、可能的、有希望的事情都是什么?而这些所有的解答都受限于“我们是人类”、“我们生存于地球”的事实。
“我和他们/种族”:此乃第二问。人类个体的局限决定了每个人都无法单独完成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必然要与他人发生关系。如果我们选择了孤独,就等于选择了死亡。
“我和他”:此乃第三问。爱情与婚姻,男与女。就像命运无法回避。
具体来说,这三个问题可以具象为:在地球有限资源限制下,为了生存,我们该如何工作?为了与人合作,我们应该获得怎样的定位和身份?面对爱与婚姻的事实,我们怎么调整自我?
04
真正的生命意义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人们对于这些问题,对于人生的意义,往往有着共同的认知——一个人没有爱情,朋友甚少,工作平平,他的生活一定是痛苦的,而如果一个人事业有成,交友广泛,爱情甜蜜,他的生活是丰富的。失败者,往往不愿寻求他人帮助,对于社会缺乏兴趣和安全感,将个人意义独立于相互联系的社会。而事实上,意义是存在交互中的,对于他人有意义的,才能算是意义。
宗教领袖向教徒宣告下周三就是世界末日,教徒信以为真,抛弃一切。而末日却没有如期而至。此时,领袖却狡辩说“我之周三非彼之周三”,这便是用个人意义脱逃谴责,并非真正的“意义”。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于交互,在于与他人合作。
而这种关注他人与发展自我并不矛盾。当一个人的理想与他人、与社会同向,他的人生自然朝着最能体现其生命价值的方向发展。所存在的职业、交际、两性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所以,奉献是生命的真谛。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祖先对我们的奉献。而那些只想着“我该如何逃避生活”的人,最终都将消散。因而,但凡伟大历史运动的发动,大都源自人们对社会利益的争取,宗教便是旗帜之一,而个体心理学亦致力于此。
心理学可以利用人们对于意义本身的理解,来影响自身的行为和发展方向,进而为人类谋取更大的福祉。
05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人生而不断追寻意义。人发展到五岁便开始形成固定行为模式,随后,感知慢慢深化成观念。经验会为人所接纳,进而依据已存在的意义认知进行诠释。意义可能存在谬误,所以诠释可能会带来痛苦、甚至会带来危险后果。
儿童时期所经历的不幸可以被赋予完全相反的意义,有时它是摧毁一切的罪恶之源,有时它是攀登高峰的痛苦之梯。因此,这些生活经历并没有太大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其的认知和意义。
先天残缺的孩子往往经历坎坷苦痛,所以极度需要有相似经历的人为其引导,形成正确认知。他们容易因为比他人不幸而自暴自弃,此时施以同情,反而会加重其自卑感。
倍受溺爱的孩子也容易出现错误认知——唯我独尊。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并非独一无二,并非世界的中心,痛苦便会袭来。他们容易倾向于索取,不懂合作,认为他人如果不与其同阵线,便是“背叛者”。这样的孩子也不会得到完善的发展。
被忽视的孩子是第三种容易出现错误认知的人群。他们不懂得求助,认为世界是冷漠的,他们不相信别人,因为连自己都不可信。而一个人对外在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这些被忽视的孩子便很难得到培养和展现。
06
童年记忆的重要价值
人的人格在梦中与清醒时是一致的,在梦中由于外界束缚减弱,反而更为真实。而记忆,哪怕只是零星,都有助于了解个体赋予生命的意义。每段记忆,都记录着“这是你期待的事情”、“这是你想要逃避的事情”、“生命就是这样的”……
童年的记忆是个体对自己和环境的初印象,是个体主观意识的起点,是人生的起点。
有个35岁的妇女描述她的记忆:“3岁时我走在黑漆漆的楼道中,突然,比我大点的堂兄朝我走来,我被吓了一跳。”由此可以看出,此女幼时不喜与人玩耍,尤其不喜与异性独处。果然对方35岁了依旧单身。
更高层次的社会感来说:“我妈妈让我推着妹妹的婴儿车,陪她玩。”显示出她喜欢与比自己年纪小的孩子相处,对母亲存有依赖。同时,以大带小是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良好教育方式。记忆与人的生命意义紧紧联系,一一对应。
07
合作的重要性
常有人说人性无法改变。我却认为,如果找到了人性曲解的初始,并配以有效疗法,人性是可变的。这里的有效疗法指的便是个体与人合作的勇气和精神。
合作是防止神经症的唯一保障。妨碍任何形式的合作,都会导致不好的后果。如果太过娇宠孩子,孩子在社交中可能会自私、独我。愈大愈难以合作,所谓责任感、独立性、合作重要性统统无力回天。此时,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重新学会与人合作。生活离不开合作,而合作都要以人类利益为前提。
唯有如此对症,缺失社会感的孩子才能终有一天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人生的机遇。从“生活给不了我什么”转向“我需要过好我自己的人生,这是我的责任。”乐于合作,面对生活,人类文明进步才会生生不息。
08
心理和身体的联系与冲突
精神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支配精神?不同于一直难以达成一致的唯心或唯物观点,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身心的动态关系。我们认为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将二者视为整体,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
生命在于运动,而精神的精髓则在于通过预知来指导行动的方向。植物即便有感觉——“有人来了,他就要踩到我身上了!”也于事无补,因为它们无法动弹。精神设定目标,依靠身体完成,精神主导身体,身体反过来也会影响精神。
人尤擅活动,精神的目标性也越来越明确。由生至死,肉体与精神都相互合作,不可分割。身体一举一动,都深含精神的意义。精神之谬误将导致行动之歧途。我们看到某种表现或病症,若无法判断意义,最好将其视为简单的动作。如,窃者,非法占据他人财物。其目的在于偷窃者因自己的贫乏而想要获得安全感。其目的是正确的,只是精神替他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09
情感影响发展
我们称人类对环境所做的改变为文化,它是精神指导肉体的结果。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身心都投入。
身心之间,我们更为关注心理上的目标,当然,它必须以生理学为基础。譬如研究焦虑或愤怒,我们关注其目的和结果而非神经的影响。焦虑可能是孩子为了引起母亲注意的方式,愤怒或许是控制一个人或一个局势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些感知、表现源自生理遗传,但是个体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运用这些来达到人生目标——感知与生活方式不是互相对立的,当目标确立后,感知会配合目标自动调整。而人类的活动主要就取决于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
感知配合生活目标,迎合生活方式。首先,感知是按需调动的,如果一个人是通过极大的痛苦获得优越感,那么,他并不会因为其目标的达到而感到快乐。而如果让广场焦虑症患者好好呆在家中,他的焦虑感就会消失。
其次,情绪的心智模式如同生活方式一样固定。胆怯的人永远胆怯,尽管他们有时会用弱小面前的盛气凌人、外物保护下的勇敢无畏来伪装,他的内心仍然是恐惧的。
性和爱情也是如此。一个人有了性的目标,就会有相应之感情。如若无法排除阻碍产生相应之感情,便会生出诸如性冷淡等症状。
人的感知迎合生活目标。精神指定了方向,但朝着这个方向却未必不会走错。我有一个病人,是家中次子。他的人生中,撒谎、陋习等常常存在,都会给他带来负罪感,向人坦诚之后他又会充满自责。
究其根本,兄长的优秀让他自卑,家中又看重诚实本质,因而他自己身上的负罪感可以让他觉得自己比他人更诚实,从而带来优秀感的补偿。最终发展到了排斥考试工作、甚至到了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的程度。尽管如此,他的感知与他的目的仍是吻合的。
人从出生便建立身心之联系,而后不断修正,以适应个人追求优越感的目标。五六岁,人格便可成形,此后他的心智模式便有了高度的稳定。因此我们可以观察个人的行为举止来了解其人——因为行为永远受到人生意义制约。
身体的不便会带来精神的负担,可能会导致个体成年后冷漠且缺乏合作能力。但这种障碍并非不可克服——如果思想积极、主动克服困难,获得更大的成功也未可知。反之,如果引导方式错误,比如向有尿遗症的孩子过份强调尿的问题,孩子可能会因此感到受重视,反而潜意识中不愿改正。
同理,很多时候,教师的孩子学习不优秀,罪犯常常来自抑制犯罪的警察家庭——因为这是一种表现自己,使自己受到关注的方法。而用这种方法的孩子往往是缺少关爱的孩子。不同缺陷的孩子的表达方式或许各不相同:哭闹、梦游、噩梦等等,但其动机是相同的。
精神还会影响身体的发育。长期来看,譬如,胆小的孩子往往不敢想象自己的强大,因而也不会去锻炼强健的体魄。人的体格往往就反映他的性格。短期来看,人的情绪是会表现在身体的神态动作上的。害怕时发抖,生气时谩骂乃至胃疼脸红头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都表明了心灵是如何应对它所评判的情境的。精神还能够影响大脑,大脑的某些受损部分是可以通过其他部分的训练来补偿的,中风者常有这种情况。
个体心理学的目标中,我们要发现精神定位错误的不善合作的孩子,推断其心智、行为模式,帮助他们在失败中总结教训。
10
身型、性格与心智
很多学者认为精神和身体之间存在一种固定的关系,但关系如何还未可知。克雷奇默认为人的体型与性格相关,但亦没有指出其具体关系。从经验来看,胖人符合我们对身体的看法,勇敢、自信、强壮但又不会对生活充满敌意。而神经质的人一般瘦瘦高高,长鼻子、尖脑袋——这样的人可能因为身体缺陷带来的压力变得自卑、内向,进而变得多疑。
除体型外,如果我们富有经验,我们亦可从个体的表现推算其合作能力。但现实中这种推测常有失误。人们本能地认为长相丑陋、身体缺陷的人具有不好的性格,难以合作。而这种偏见目前尚无法可解。
一个人五岁左右,精神和身体便会形成一个固定的联系,心智模式和人生态度基本成形。因此我们可以从行为特征中了解一个人,这样便有助于个体心理学来了解一个人合作能力的缺失程度。人的精神思想与人生态度相一致,若是发现某种情绪明显出现问题,与自身利益不一致,只摆脱情绪是不够的,必须从人生态度上进行改变,因为问题情绪也是某种人生态度的表现。
11
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每一位神经症患者都会有自卑情结,我们是无法仅凭这一点为病患诊治的。神经症患者大多无法察觉到自己的自卑,甚至他们可能有着深深的优越感,所以向他们提问是否自卑是无用之功。
正如前章所述,我们只需要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来判断。行为上表现得不可一世的人,内心深处往往藏着自卑感——就像一个矮个子的小孩在比身高时会努力挺直身子,一个行为上习惯指指点点的人,其实只是需要用这种外力来加深自己的说服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因为它是随着我们想要变得更优秀的目标而来。如果我们勇往直前,合理释放,便能逐步摆脱自卑。当一个人不再自信,他在受到自卑折磨时便不再是克服它,而是强迫自己沉醉于某种优越感中。他把问题搁置一旁,反而从表面看起来可以避免失败的事情中寻求安慰。
这种自欺欺人只会使得自卑感愈加强烈。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固定的情结,只要有相同的事情发生就会引起他们的自卑感,这就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每一位神经症患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逃避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们偶尔会用怒吼或哭诉来统治自己的领地,从而获得优越感。譬如,恋母情结的患者由于安全感缺失,不把兴趣扩展到熟悉的人之外,所以性欲问题也只能从家庭中寻求解决。而他们往往是被母亲过度宠爱的孩子。神经症患者同时会有行为受限特征。口吃、性心理障碍的人也都是有自卑情结。
哭鼻子和抱怨的软弱其实暗藏超越他人、好高骛远的目标,而自吹自擂也是有自卑情结的作祟。自卑本身无可厚非,它是进步的动力,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或许对于外星人来说,人类一切的文明科技是出于人类觉得自己是最为弱小的原因。从某些角度来说,也确实如此。婴儿十分脆弱无助,而每个人都曾是婴儿。因而人必须要学会合作。其实,若一个人自己一人便可无所不能,又多么索然无味!而神经症患者在初入社会时就遭遇了困难,致使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停留在低水平。
12
追求优越感
人生命的意义不同,追求的优越感也便是自己独有的。生命的意义是人在五岁左右便开始建立,一点点如盲人摸象般建立的。它像一首诗,超出了表面的文字意义,是一种追求,一种动力。没人能说清他所追求优越感的目标是什么。或许他知道自己的职业目标,但这仅仅是难以言表的优越感目标中的小小一隅,是用来补偿自卑感的方法之一。
一个人的具体目标,是可以轻易改变的,我们必须找到他的内在一致性,就是其人格的整体。这个整体我们无法从某一举止上找到,但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全部表现中看到他的内在。
我们无法说“当你完成某件事就能满足你的优越感。”因为人对优越感不是固定的,它因时而变,受到阻碍时,会调整方向。神经症患者才会固执不变。
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做超人。宗教、哲学总有这种神的追求,就连老师也总想把孩子培养成圣人。荒诞吗?不是的,只是人们会以更合乎常理的方式去表现这个目标,而不是直接去宣称自己成为焦点的欲望。
优越感的目标一旦被具化后,个体的生活模式、行为都会为此服务。纵然方式有误也是如此——他们总是按着目标来行动。一个孩子若是以成绩差来引起老师关注,哪怕对外人而言“成绩差”是不好的,但对他的目标而言却是完全正确的。
13
设立有意义的目标
行为与目标相一致,所以某种表现或某些病症是不能只从消除行为来改善的,必须从其目标出发。成绩差的孩子如果目标是为难老师或学校,纵然提高了成绩,他还是会有其他的方式来为难老师。
神经症患者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有偏头痛,头痛便成为他解决问题的手段,规避困难的借口。纵然治好了头痛,他还是会找到其他病症作为借口。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他选用这一病症的原因,以及这种目的是如何与获取优越感相一致的。
很多人的行为换个角度想便可以理解,他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获取某种优越感,这个目的没有错,只不过是他的方法选择有所偏差。除非说服他,他的目标不合适,行为才能有所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适应新目标的新方法。
我曾接待过一个六七岁开始偷窃,十二岁和男孩在外过夜的十六岁女患者。她生于父母感情冰点之时,两岁时父母离婚,她被母亲送去了姥姥家,姥姥对她很是宠爱。她其实并不喜欢偷窃,不喜欢和男孩鬼混,“只是因为我要让我妈知道,我比她厉害,她管不了我。”她说。她想要证明自己比母亲强大其实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母亲强大又不受母亲喜爱,因此感到自卑。不断制造麻烦不过是她证明优越感的一种途径。
幼时深受父母宠爱,长大后失去父母庇护的中年女人,工作屡屡不顺,靠亲人接济生活,不过是寻求一种重要性的表现。失踪了八天谎称被男人绑架的十五岁女孩,说谎的原因其实是她这八天呆在酒吧里,害怕父亲责罚,又想借此事伤害父亲,以证明自己的胜利。这些都是在寻求优越感时误入歧途之人。
面对误入歧途的人,我们应该引导他们:追求优越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是,只有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进,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奋斗,才能够超越生活,顺利获得优越感。人类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总是要以合作为基础。人各有所长,分工不同,每种目标都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错误存在,但人类社会总是在寻求多样化。正视自己,或许,在补偿自身缺陷的同时会实现一些原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呢?
14
克服自卑是成长的原动力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克服自卑感是人类成长的原动力。
这又要如何理解呢?
在上一部分,我们提到了自卑总是会带来压力和对“优越感”的补偿。只要一个人确立了他的优越目标,他的习惯和行为便会指向这个目标。
如果补偿性举动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本身,而是为了在心理上产生“凌驾于困难之上”的感觉进行自我欺骗,那对生命来说这些举动就是毫无意义的。比如问题儿童、神经官能症患者、酗酒者、罪犯等,他们的生活方式都以相应的行为得以体现,并以此来获得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优越地位”,哪怕这些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还有一种对生命来说存在意义的“补偿行为”,那就是保持勇气,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改善现状,让自己超越自卑,成为更卓越的人。
事实上,一个人越健康,越接近正常状态,就越能找到更为开放的奋斗空间,而不是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
对于优越感的追求是灵活的,也是人类所共有的。
那些在寻找优越感的道路上走岔了路的人所犯下的唯一错误,就是将力气用在了毫无意义的目标上。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接纳了这一不完美的自己,正视自己的缺陷与自卑,并被激发出了巨大的潜能,通过真正的行动(而不是“自我欺骗”)改善现状,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是对优越感的追求(即对“自卑”的补偿),激励着每一个人前进,整个人类活动都是沿着这条主线行进的——从下到上、从负到正、从无知到已知、从失败到成功。
然而,只有那些在自己的努力中展现出社会兴趣、合作和贡献的人,才能真正掌控生活并促进文明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自卑与超越》
结语: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寻着生命的意义,自我的意义。而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认知、态度与行为都暗含着我们对意义的诠释与解读。何妨将目光转向自己:我的幼时记忆是什么?我对待某件物、某个人的态度如何?我对待发生的事情是如何应对的?我又是为何记住了这些事、为何有这样的态度、为何做此反应而不是那样反应?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独立于自我之外观照万物,祝有所得。
自卑与优越,是相辅相成的一对。自卑并非难以启齿的弱点,在面对更加优秀、美好的事物,自惭形秽并不丢人。自卑是固有的,是需要去超越的。而寻求优越感是所有人的目标!许多看似令我们不解乃至不忿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便都是可以理解的。从他人的目标出发去谅解他们的行为,你会发现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